中小型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其继续发展的问题。例如,所有权和经营权难以分离,内部产权不清,家族化管理弊端等等。股份制改革在中小型企业中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改革在企业中的进行,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股份制;产权
  在发展中,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出口创汇、技术创新、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于2014年,根据现行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43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 以上,占GDP的55.6%,占工业新增产值的74.7%,占社会销售额的58.9%,占税收的46.2%,占出口额的62.3%,占就业岗位的75%以上。因此如何使中小型民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施股份制改革是一个经历很多企业验证的相对成熟的方法。本文重在探讨中小型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主观上,中小型企业有进行股份制改革的需求和意愿。首先,通过明晰企业的产权,解决企业中的利益冲突和决策冲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每个人的投入不同,对企业的贡献也不同,就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利益冲突,二是决策冲突。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作用就是明晰产权。其次,通过筹资,壮大企业实力增强企业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崛起且已初具实力的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在前几年成长较快,但由于受到单个资本投入的限制,融资难题一直制约期进一步发展。进行股份制改革,一方面可以增资扩股壮大企业的实力,有效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问题;另一方面,机制的改造可以增强企业的活力。最后,通过将企业社会化,降低经营风险。通过股份制改革,将企业资产和家庭资产分开,从而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二)客观上,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对企业的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小型企业因为规模有限,很难做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筹股或发行股票的形式做大企业。这是企业发展筹资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制约中小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因素
  (一)经营者自身的问题。由于私营企业家创业过程中的“传奇色彩”,使其极富个人魅力,追随者往往将他们视为“经商天才”,从而在企业中形成对企业家个人依赖性过强的特点。所以在中小型企业中,创业者的性格、学历、知识和素养都决定了企业的走向和决策倾向,对企业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经营者往往存在以下三种问题:第一视野局限,安于现状,不愿改革,不愿分散决策权;第二自身素质不足以进行改革;第三无法平衡企业内部势力,无法进行改革。
  (二)产权制度规范问题。1.股权多元化引起控制权的争夺和企业短期行为严重。首先,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是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企业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会面临控制权的重新分配,造成决策权的分散。其次,股权过于分散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人人持股的结果,是持股份额少,而为数众多的员工股东们,对投入的资金回报极为关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却不甚关心,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企业原有的战略规划,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2、股权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创业者之间利益的冲突。由于每个人的投入不同,对企业的贡献也不同,进行股权分配时往往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如何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平衡各方势力,关系到股份制改革能否顺利的进行。而且股权结构是否合理还会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决定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走向。企业需要将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这一问题,提高到战略的层次上谨慎对待。
  (三)家族式管理的问题。由于中小型企业管理层多存在血缘、朋友、同学关系,致使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管理规则常常失效,管理需要服从血缘,朋友关系的限制。由于管理层多存在血缘、朋友、同学关系,外部投资者很难融入企业中去。在企业日常的管理生活中也容易和企业原来的管理层发生冲突,所以外部投资者不愿意对企业进行投资。
  (四)企业信息对外披露的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外界投资者很难了解企业本身的资产、负债、财务等真实经营状况。同时,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缺乏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而很难对企业的行为予以约束,加上信誉、财务、业务状况等信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且变化大,使得投资者很难信任中小型企业,进行投资。
  三、解决措施
  (一)提高经营者自身的素质。为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经营者应加强学习,客观的分析股份制改革在企业中的利弊。根据企业特点,应用科学的方法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一味的根据自己的经验、直觉对市场机会进行判断,制定决策。经营者应走出自己企业经营的地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观察、评价自己企业的管理和制度。经营者还应多与管理方面的专家接触,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规范产权制度。首先,以个人股权为基础,同时吸收外部法人股权。股权多元化最重要的是个人股权,私营企业应以个人股权为基础,同时吸收外部法人股权。其次,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合理的关键是个人股、家族股与其它股权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应为多少的问题。如何使股东之间避免利益争夺,是股权结构合理化的核心问题。根据中国的情况,首先保持家族控股,不分散决策权。然后根据员工的贡献和重要度,分配股权。最后,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的特点,在各方的博弈中,确定个人股权和其他股权所占的比重。
  (三)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存在不足和外部投资者不愿进入等问题。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二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三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前提,织制度是保证,管理制度是基础,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世界各国的实践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都证明,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委托代理制,走向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今中国中小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四)中小型企业之间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原经营单位存在,各自出资组建一个新企业。各方按约定认缴一定股份,可以以资金、工业产权、专用技术、实物等入股,形成企业股本。入股各方按各自股本多少派人参加董事会。这种方式,解决了产权明晰的问题,各个企业联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同时避免了改制对原有企业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65~168,181~182
  [2]辛然,叶华.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
  [3]张宽政,陈跃.国企改革本质与股份制利弊探微.中国市场,2005,(35):26~30
  作者简介
  杨初(1984年1月),男,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跟风产品是糟糕透顶的,搞跟风概念同样是问题重重:在潜在顾客的心智里,两家公司不可能共享相同的概念。当竞争者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已经有定位时,所有试图再去占据相同定位的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多种渠道的商业流通模式,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加剧了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渠道冲突,如何促进实体销售渠道与网络
本文体现2012年5月新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的新意义、新的特点和与旧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比中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的权利的保护。  女职工是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职工的利益和权力包含在所有工人的整体利益和权力之中,女职工工作包含在整个工会工作之中;但女职工工作又有不同于一般工会工作之处,即有广泛性又有独立性,她的独立性体现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这是由女职工生理和心理上
[摘要]中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竞争环境与更多的竞争对手,对于目前的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中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大型企业怎么规划和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制定合理的电子商务策略,用电子商务让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规划;管理供应链  1、构建基于电子商业的企业信息系统  1)能够符合集团信息共享的要求。如今的企业处于网络时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地域和时间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国力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期间,货币政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不管是在宏观调控上还是在微观执行方面,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效力具有一定的限度.rn
期刊
“好评返现”是近期以来在淘宝网等网购平台中不断滋生蔓延的新型营销手段,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限性,难以对“好评返现”的不正当竞争属性进行认定。文章提出完善立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能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文章借助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探
有人说,文学宛若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人生的花红柳绿:有人说.文学犹如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有人说.文学好似一首歌,用音乐传递着人生的千回百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