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化自信,在小学语文综合性 学习中渗透广府文化的实践探索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广州市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更应在教学工作中渗透、传承与发扬广府文化。因此,本文以华阳小学“穿‘粤’时光”班级特色课程为例,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广府文化,从而让广府文化的优秀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广府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意义
  (一)文化传承的使命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是中华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的、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
  粤语,虽是广州本土语言,却呈式微之势。方言保护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方言爱好者或在实践层面进行方言教学,或从理论层面进行方言研究,均取得一定影响,提升了方言文化自信。越是植根于本地沃土的文化,在世界上越能走得远。作为广府文化重要载体的粤语,以及广府文化的优秀代表粤菜、广府民居、越剧等,自然需要大力继承和保护,且要寻找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这也是广府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二)学校教学的需求
  广州市的小学生,一大半是新广州人,他们不会讲粤语,甚至听不懂粤语,但是他们都希望学会粤语,深入了解广府文化。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粤菜和广府民居,然而学生对它们的了解并不全面而深入;粤剧,在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受众范围小的困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粤语、了解广府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窗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广府文化的内容,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班级开展“粤文化”特色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是学校特色课程教学的需求。
  (三)家长的支持
  学生家长很多也是新广州人,对粤语在日常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学习粤语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广州这个他们生长的城市。因此,家长对学校开展的粤语学习的教学活动表示支持与赞同。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也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学生在用粤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既是粤语的学习者,又是传播者,家长受益其中,便积极响应粤语推广活动。
  广府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有强烈的学习需求,也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基于此,华阳小学2013级6班将班级特色课程命名为“穿‘粤’时光”,将班级命名为“穿‘粤’6班”。“穿‘粤’时光”的意思是:通过对广府文化的多种形式的体验、感知、阅读、探索等,产生对广府文化的浓厚兴趣,爱说广州话,乐说广州话,以此来获得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广府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实践—“穿‘粤’时光”特色课程案例分析
  (一)课程目标
  “穿‘粤’时光”特色课程贯穿小学中、高年段,课程目标的设计要宏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课程特点。
  因此,可以将四年级的课程目标设置为:结合学校“经典诵读”大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用粤语进行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粤语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的课程,应在粤语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广府文化产生一定的了解,产生对广府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能较熟练地使用粤语。
  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年,学生已经经历了前两年的学习积累,六年级的课程需要学生对广府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有传承与弘扬广府文化的使命感,熟练使用粤语进行听、说、读、写。
  (二)课程实施流程
  第一,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明确学生与家长的需求。
  第二,制定特色课程方案,初步实施,逐步完善。
  第三,深入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兴趣,获得快乐体验。
  第四,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推动大阅读。
  第五,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阶段
  1.前期:穿“粤”经典诵读
  诗文朗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采用普通话的朗读形式。粤语,因其独特的音律美而倍受穿“粤”6班师生的青睐。在四年级时,穿“粤”6班师生尝试用粤语朗诵课文、经典文章,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并用粤语吟唱诗歌,用粤语表演课文,设计情景对话等,这一系列朗读活动把传统文化引进了课堂,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2.中期:穿“粤”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包容性极强、学科间互相交叉的课程。五年级时,穿“粤”6班师生将广府文化中的粤语、粤曲、粤剧同语文综合性学习相融合,开展系列活动。
  在“吃在广州”活动中,师生探究那些与“吃”有关的广州俗语,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收集的与“吃”有关的广府内容,如“食死猫”“炒鱿鱼”“执死鸡”“食得咸鱼抵得渴”“咸鱼青菜各有所好”“咸鱼翻生”等,这些生动鲜活的语句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快乐无限。粤方言是粤文化的重要代表,理解这些生动形象的語言就能理解粤文化背后蕴含的精髓,体验其中的奥秘和美妙。
  穿“粤”语文综合性学习,将粤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的爱”这个主题,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粤文化融入其中。在班里鼓励学生用粤语谈自己对父爱、母爱的体验、感受或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从不敢说到乐说、爱说,粤语表达有了明显的发展。在学习本单元时,有些学生还找了陈百强的《念亲恩》、BEYOND的《真的爱你》等这些歌颂“父母的爱”的粤语歌曲来学唱。穿“粤”6班的邝柳宁同学是湖南人,对学习粤语非常感兴趣,每次回家后他都把老师课上教的内容按要求教给家长,孩子的妈妈说,“唔到你唔服,我们全家一起学一起进步”。粤语的学习从学校辐射到家庭,扩大了粤语的社会认同,形成了思想共识,最终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   3.后期:穿“粤”校外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广府文化,感受广府历史,领略广府精神,更好地融入校本课程的学习,“穿‘粤’时光”特色课程还包含一些校内、校外相关活动。例如,2016年11月24日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穿‘粤’时光·粤秀行”活动。45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陪伴协助下,来到越秀公园,参观了古城墙、中山纪念碑、四方炮台等有着悠长广府历史的景点。古城墙是广州北门的制高点,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学生们拿出软皮尺,测量记录着一块块城墙砖的厚度和长度,感受着广府人的英勇与机智;学生们来到中山纪念碑,争着清点碑基上层26个羊头雕像,领略着广府建筑的精雕细刻。最吸引学生们的是四方炮台,摆放一排的锈迹斑斑的炮筒,再现了三元里抗英的真实场面。行走中,讲解员还给学生们介绍了广州古代的通草画,这一神奇的技艺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了广州早期对外贸易的繁华。
  这次“穿‘粤’时光”的特色课程活动,让学生在行走、触摸、品鉴、探究中对广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有了更深的感悟。家长的赞叹也不时传来:这样的活动真好,增进我们对粤文化的了解。我们常来,却没发现广州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也长见识了!
  其乐融融的活动让穿“粤”6班的师生、家长感受到了广府文化的魅力,身为广府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诚信、友爱、乐学、善思的信心与决心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四)课程教学活动—“穿‘粤’行”
  粤语需要寻求更多元化的文化承载形式,穿“粤”6班师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听听广州城门的历史、行走探秘古城故事等“穿‘粤’行”活动。“穿‘粤’行”活动包括“粤你吃”“粤你听”“粤你看”“粤你猜”四个部分。
  “粤你吃”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寻找骑楼下的广府美食:团一大广场→中华全国总工会纪念馆→越秀南路风味馆→文明路老西关濑粉→苏记牛杂→百花甜品店→德政路婆婆面→文明路银记肠粉→达扬炖品店→九爷鸡→文德路致美斋→鱼蛋粉店→万福路口煲仔饭店。这条美食路线以特色小吃为主,以南方早茶糕点为辅,“粤你吃”路线再现了南方早茶的闲适及南方小吃的独特,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舌尖上的粤文化。
  “粤你听”立足于广府文化中的粤曲、粤剧。在“粤你听”活动中,学生们领略廖百威、林颐等本土粤语歌手的动人歌声,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马艺荥妈妈献唱了一首《友情岁月》,带领大家走进粤语的殿堂。家长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粤语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粤语、听唱粤曲。广州也因有着粤剧这一文化支撑,使粤文化内涵更丰富。穿“粤”6班师生在学习课文《鹅》时,感受文中“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老师适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阮兆辉演的包公视频,并把京剧净角的唱功和粤剧花脸的唱腔融合对比。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学生对粤曲、粤剧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和认识。
  “粤你看”展示广府特色建筑、南粤风俗习惯和南粤独特的风土人情。“粤你猜”则通过粤语歌名和粤语文字的竞猜,将综合学习活动的现场互动推向高潮,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时代在变迁,城市在发展,一切都在变化,唯有文化能历久弥新。这些关于广府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向大家展示了粤文化,而且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涵。
  (五)课程实施效果
  1.学生真正融入了广州
  “穿‘粤’时光”特色课程,讓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大,课堂越来越活跃,这对新广州人的粤语学习以及真正融入广州有重要意义,也让新广州人更有归属感。例如,詹雅雯同学原先完全不会讲粤语,现在她已经会讲了,而且喜欢讲,在她家里,她俨然成了粤语小老师,她还在亲戚群里自豪地表示,自己现在是真正的广州人了。
  2.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
  “穿‘粤’时光”特色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使班级整体参与性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打造了班级文化特色,使班级更有凝聚力。例如,池昊航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在班里没什么朋友,他是广州本土人,特色课程让他成了班里的粤语小老师,同学们都会去请教他,这使他增强了自信,学习也积极多了。
  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经过“穿‘粤’时光”特色课程的学习,原来在穿“粤”6班中的不文明的话语听不到了,处处能听到“唔该”“多谢”“唔客气”等礼貌用语,课间常能听到学生用粤语比赛读诗、读课文、唱歌。班风、班貌得了整体提升,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弥补了家庭教育的遗憾
  “穿‘粤’时光”特色课程弥补了原生家庭对粤文化了解欠缺的不足,给家长与孩子提供了一次共同成长的机会。班内很多学生的家长是新广州人,对广州的了解并不多,所以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融入到广州这个大集体,了解广府文化,讲粤语,然而自己并不能提供这种成长环境,“穿‘粤’时光”的班级特色课程恰好弥补了这种遗憾。
  4.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中国教育报记者来华阳小学采访十九大代表周洁校长时,对穿“粤”6班开展的粤语特色课程非常感兴趣,并对相关教师进行了采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11月1日回访十九大党代表周洁校长时,在文化自信方面还采访了穿“粤”6班的刘姝贝爸爸、黄煜涵;11月3日,中央电视台《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十九大党代表周洁校长与孩子们面对面》节目对穿“粤”6班的黄煜涵、马诺诗在班里开展广府文化的活动进行了汇报。为了能更好地传承广府文化,增强岭南文化自信,穿“粤”6班教师也欣然答应广东著名音乐人廖百威的邀请,加入“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这些良好的反响,均来自社会对广府文化的认同,对“穿‘粤’时光”特色课程的认可。
  三、“穿‘粤’时光”班级特色课程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学期待
  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的小学生身在其中,更有传承的责任,“穿‘粤’时光”的班级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广府文化、欣赏广府文化、传承广府文化的机会。而且,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对广府文化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积极发展的过程,学习的形式也由课堂走向户外,更加直观、深刻,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思路,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都深受地域文化的感染,作为穿“粤”6班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将继续带着学生在教学中渗透、捍卫、守护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此来实现流利运用粤语交流的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实现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其他文献
在刚刚过去的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创新发展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其实他在此之前便多次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而要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线工作者们的推动。这其中,有一位高知学者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深深扎根到祖国大地上,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砥砺前行的执着精神在中国测绘地
期刊
教学立意是“教师在借鉴史学成果、深入把握相关史实的纵横联系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标所确立的本节课的中心或灵魂,是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所能获得的核心内容”。教学立意的提出本身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与以前课改相比,本轮课改最大的变化是历史教学语境的变化,即从“我们教什么(以知识为中心)”轉变为“我们为什么而教(以素养为中心—仅有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力、更高素养及正确的行动方向)”。这种语境转换
期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如图1所示,核心素养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出了从知识、情感、技能、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养成的要求,其发展也必将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愈发注重学生的
期刊
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理念的核心内容。推行导师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导师针对性的引导下,用全新的态度看待学习和生活,并不是一味地依靠导师。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构建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在学习上学会自我管理。  一、导师制教学理念的优势  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被称为三大教育模式。早在19世纪,导师制已在牛津大学开始实行,密
期刊
一、引言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师可根据上课内容,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系统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实施课堂教学(卢健,2017)。提问可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可优化教学过程,反馈学习情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期刊
现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现代诗歌这种文体越来越不受师生重视,处于被疏远的一个小角落里。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教学现状谈起,究其被忽视的原因,并就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方法谈一些有益的见解。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  随手翻开初中语文课本,比如人教版中冰心的《纸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致橡树》,以及苏教版中泰戈尔的《金色花》、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一系列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现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盲目追求热闹、狭隘地创设教学情境的现象。有的生活味浓了,数学味淡了;有的直观演示多了,数学思考少了……那种自认为是生活化、趣味化的强化创设,只是为情境创设而创设,会使所谓的情境成为课堂的一种摆设和点缀。一边是教师竭尽全力“瞎折腾”,一边是学
期刊
2018年9月13—15日,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在广东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3日上午,展会拉开帷幕,中国发明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主持开幕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IFIA)主席阿里·瑞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中国科学院党
期刊
9月14日上午,全球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协作特别论坛在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宣增培及来自瑞士的盖尔·格罗斯金和来自菲律宾的梭尼共同主持了此次论坛。  韩国发明振兴会主席李焌硕,意大利发明协会主席文森佐·法尔库奇,马来西亚发明与设计学会MINDS副主席、拿督朱云美,日内瓦发明展览会主办人盖尔·格罗斯金,中国政府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首
期刊
尊敬的伯加德主席、哈迪布主席,尊敬的蔡奇书记、万钢副主席、苗圩部长、怀进鹏书记,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对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我很高兴参加本次大会,有机会与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交流,感到机会难得。  机器人是当前科技变革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最领先的国家、最活跃的投资者和最富有想象力的人们都大显身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