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师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笔者从平时的教学研究和“下水课”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和体会,认为学生参与不能凭空叫他参与就参与,要让学生有参与探求的愿望和迫切的心情。教师应利用儿童喜爱的活动,点燃学生好奇的求知“火花”,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
一、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合作探究
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白磷自燃”的实验。上课前,我先把白磷从煤油中取出,放在盘子里,事先掌握了它自燃所需的时间。上课铃一响,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我数三下,盘子中的物体就会燃烧起来。教室内顿时安静了,同学们用期待和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一,二,三,盘中的白磷燃着了,同学们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好神奇呀!为什么盘中的物体会燃烧起来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共同研究‘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接下来我给学生讲,“你们也数三下,看看火柴会不会自己燃着呢?”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数了三下,火柴不能燃烧。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知道了燃烧要在空气中进行首先需要氧气,其次要有燃料,最后必须给火柴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这是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问题的答案终于找到了。教师巧妙地设计和引导,加强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合作伙伴。
二、给学生的思维创造发展的空间
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造精神也更能得到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有发展的空间,教师过多干预实验环境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滑梯里的奥秘”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滑梯。有的学生制作的滑梯坡度很平缓,有的坡度很陡峭,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还有学生设计了九十度的滑梯,虽然很危险,但我特别对他提出了表扬,因为他明白了滑梯和物体倾斜角度有一定的关系。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发展的空间,虽然有些结论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但它里面却蕴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三、师生自制教具,共同探究、加强认识
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其智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如在“宇宙”的教学单元中,我让学生根据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天空中不同季节星座的形状等制成了宇宙模型。在展示课上,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向同学们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一方面,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学生也加强了对宇宙的认识。学生制作的模型色彩纷呈,重点突出。最后,我把自己制作的宇宙模型也在同学们中间展示,学生们吸取了我的优点,也给我提出了不足之处,我欣然接受。我感到在学习上我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师生共同展示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
四、通过探究,师生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
实验是学生探究的过程,是获得新知的源泉。师生有目的的实验和探究有利于发现新知,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在教学“蚯蚓的选择”一课时,我为每组学生都准备了五条蚯蚓、黑砂布、湿毛巾、纸盒等。研究开始前,我问学生:“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学生说出了潮湿、黑暗、阴冷等很多环境因素,我却说,“我感觉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学生很惊讶。我说:“那我们共同通过实验来研究吧!”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明白了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正常情况下主要是依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气体交换,所以下雨天它必须到地面上来透气,而且光较大的天气是很少见到蚯蚓的,因为它们必须保持身体湿润。
我认为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要敢于说“不”,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进行科学探究,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入,理解会更全面。让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勇于去探究新问题,而不是等着教师把实验方法以及结果讲出来。学生要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对别人的发言提出批评意见。这使我想到,有时工作中不和谐的音符,更能显示出人的内心世界,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科学探究也如此。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六小学)
一、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合作探究
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白磷自燃”的实验。上课前,我先把白磷从煤油中取出,放在盘子里,事先掌握了它自燃所需的时间。上课铃一响,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我数三下,盘子中的物体就会燃烧起来。教室内顿时安静了,同学们用期待和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一,二,三,盘中的白磷燃着了,同学们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好神奇呀!为什么盘中的物体会燃烧起来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共同研究‘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接下来我给学生讲,“你们也数三下,看看火柴会不会自己燃着呢?”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数了三下,火柴不能燃烧。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知道了燃烧要在空气中进行首先需要氧气,其次要有燃料,最后必须给火柴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这是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问题的答案终于找到了。教师巧妙地设计和引导,加强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合作伙伴。
二、给学生的思维创造发展的空间
在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创造精神也更能得到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有发展的空间,教师过多干预实验环境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滑梯里的奥秘”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滑梯。有的学生制作的滑梯坡度很平缓,有的坡度很陡峭,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还有学生设计了九十度的滑梯,虽然很危险,但我特别对他提出了表扬,因为他明白了滑梯和物体倾斜角度有一定的关系。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发展的空间,虽然有些结论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但它里面却蕴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三、师生自制教具,共同探究、加强认识
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其智力,拓宽其思维空间。如在“宇宙”的教学单元中,我让学生根据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天空中不同季节星座的形状等制成了宇宙模型。在展示课上,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模型向同学们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一方面,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学生也加强了对宇宙的认识。学生制作的模型色彩纷呈,重点突出。最后,我把自己制作的宇宙模型也在同学们中间展示,学生们吸取了我的优点,也给我提出了不足之处,我欣然接受。我感到在学习上我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师生共同展示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
四、通过探究,师生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
实验是学生探究的过程,是获得新知的源泉。师生有目的的实验和探究有利于发现新知,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在教学“蚯蚓的选择”一课时,我为每组学生都准备了五条蚯蚓、黑砂布、湿毛巾、纸盒等。研究开始前,我问学生:“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学生说出了潮湿、黑暗、阴冷等很多环境因素,我却说,“我感觉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学生很惊讶。我说:“那我们共同通过实验来研究吧!”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明白了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正常情况下主要是依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气体交换,所以下雨天它必须到地面上来透气,而且光较大的天气是很少见到蚯蚓的,因为它们必须保持身体湿润。
我认为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要敢于说“不”,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进行科学探究,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入,理解会更全面。让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勇于去探究新问题,而不是等着教师把实验方法以及结果讲出来。学生要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对别人的发言提出批评意见。这使我想到,有时工作中不和谐的音符,更能显示出人的内心世界,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科学探究也如此。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