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阅读教学需要跨越的“三重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re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教师习惯了标准化的课文讲授,学生习惯了答题式的文本阅读,要把阅读教学改革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并非易事。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要取得显著的成效,需要跨越教材开发、人本教育、文本教学“三重门”。本文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为例(该教例详见2011年第11期《语文教学通讯》A版),就深化新课程的阅读教学改革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讨论。
   一重门:文本开发要兼及教材内外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引入“课程”这个概念,把传统意义的教教材和现代意义的教课程区别开来。在新课程体系中,教材是作为课程资源来对待的,需要经过深度开发才能运用。教材的开发,不但要对教材价值作出基本的教学评估,根据评估的价值取向挖掘文本内涵,选取有教学意义的内容,确立教学点;而且还要放眼教材之外,瞄准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外部资源,找到与原文背景、脱略的细节、留有的空白相匹配的原始材料,以备教学之需。因此,教材开发既要着眼文内,又要放眼文外,做好文本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教材资源的开发和文外资源的配置恰恰又是新课程教学最难处理的地方,是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必须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只有跨过这道门,阅读教学才能走出以往孤立教课文的狭隘圈子,有望实现变革。例如,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往只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就够了,但用新课程理念来教则不然,由于我们确定了人本教育的目标,课文学习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篇课文,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一位国学大师,树立一个终身效仿的师表。因此,教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取舍,需要引入相关的课外资源,补充一些素材,让学生对梁启超先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感性、直观认识。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课文内部哪些“点”是有教学价值的内容,这些“点”可以引发教材以外的哪些联系,需要补充什么内容,怎样才能与课内的“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材资源的深度开发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开发要以“人的教育”为着眼点。举例而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们需要选取梁任公名号的来历、晚年的学术经历以及他在清华大学作演讲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这些内容最能反映梁启超的学术人格,对学生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但课文篇幅不长,作者又采用“春秋笔法”,“当笔则笔,当削则削”,脱略了很多细节,教学中如果不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很难对原作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学的效益自然很有限。文章用笔精省,取意丰赡,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梁启超先生又是近代学者中最富个性的一位,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对于这种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优秀课文,教学中绝不能局限于文本内容作简单化处理,需要从课外引入一些资料,诸如梁启超的学术人生经历、《箜篌引》的故事、梁启超讲《箜篌引》的情境等,对原文作者留下的空白做必要的填补,为学生提供大量体验、感悟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便捷地进入原作的情境氛围之中,获得更多的直观感受,对人物形象产生清晰的认识,引发对做人问题的深入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
   教材资源开发如此,那么文本内外资源怎样才能有效整合,达成育人的综合效果呢?这又是最考验教师智慧的一个地方。现在有很多老师也能把文本以外的资源引入课内,但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生硬地把材料展示给学生,引入的内容不能与教材内容产生有机的联系,很难形成教学效益。文外资源是为文本教学服务的,这些资源的引入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所有材料都要随课文教学的进程不着痕迹地自然导入,和课文内容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材料的引入才不至于是一种单纯的形式,材料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教育作用;二是不能充分地利用文外资源为课内教学服务,教学处理很仓猝,收效甚微。有成效的阅读教学需要把文本内外资源激活,促使文本资源和文外资源形成互动,相互映衬,引起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持续关注,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很多老师往往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材料作深入细致的涵泳,浅尝辄止,引入资源的教育价值很难充分实现。
   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教材资源的开发问题,这是每个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地方,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着力点。
   二重门:文本教学要趋归人本教育
   从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上考察,教学的功效依赖于它的教育作用,教育的作用又体现在教学的育人效果上。一项教学活动的功效如何,最终要通过它的育人成效来显现。为此,新课程对教学评价作出重大改革,不再简单地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依据教学行为对学生人格形成、素质发展的综合影响来确定。这一变化将带来阅读教学的深层变革。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多从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运用的能力层面设计、安排学习活动,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能力层级,根据高考评分标准进行规范化的阅读解题训练,这是有违教育规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活动,阅读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方式和方法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学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繁琐的所谓阅读方法训练,希望练出一劳永逸的“功夫”,追求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只能说可笑之至。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阅读,不但是获得精神教育、接受文化涵养的有效形式,而且也是学习语言工具、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的最好途径。因此,新课程的阅读教学需要从以阅读能力和答题规范教学为主导的应试训练方式转向以复活文境、体验文本、追索文意教学为特征的文化阅读方式,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文化内涵,获取精神、道德力量,促进人格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联系原文背景和时空关系,走进文本的生态情境中,自然地汲取语文知识,在生态化的阅读进程中自由地发展阅读能力,形成综合素质。概言之,文本教学要趋归人本教育。新课程阅读教学只有跨越这道门限,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
   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首先,教师要有育人眼光,教学立意要高远,教学的定位要准。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们应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感受梁启超的学术人格,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大用的人上。有了这个目标,教学的大方向才不会出现偏差,教学的思路就清晰起来,当教什么,不当教什么就非常明确,不会重坠繁琐分析的俗套;其次是要复活文本。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习惯了脱略原作背景、脱离原文生态,缺乏人本教育价值的繁琐分析。新课程要实施人本教育,应让学生从文中看到人,看到人的行为、思想和精神。因此,阅读教学要通过有效的形式激活文本,让学生获得文学语言的质感,把他们带到文中的那个历史时刻,聆听人物的语言,观察人物的行动,体察人物的音容笑貌,感受人物的气质和精神。所以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我们补充了一些演讲的实录材料,设法使演讲现场复活,力求把一个活生生的梁启超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引入大量背景资料,反复启发学生思考梁启超为什么这样做,探讨行为背后的深刻根源,认识梁启超先生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最后,我们还安排一个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把原作当做一面镜子,来反照现实,反照社会,反照自我,查找自己乃至现代人与梁启超先生的差距,思考改良社会的方法。这样才能产生显著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做人教育。
其他文献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担任评委,选手们上的课是高尔基的《丹柯》,几位年轻教师都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我发现,几位教师的解读很是简单、粗暴,这种状况我觉得不是个例。下面就他们对小说中对两个人物(族人、丹柯)情感取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族人是“人”  选手们课上无一例外的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丹柯的族人们。族人们的儒弱,害怕,恐惧,无助和忘恩负义,在文章中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在解读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出族人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泰戈尔的小说《素芭》。大家很清楚素芭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请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过的像这样以主人公为标题的小说?  生: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  生:托马斯·哈代的《苔丝》、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生:还有我们刚学过的小说《桥边的老人》、《丹柯》、《娜塔沙》。  师:《丹柯》《娜塔沙》是吗?  生:《丹柯》是编者加的,小说原名是《伊则吉尔老婆子》;《娜塔沙》也是编者加的,
《选读》是近几年来在高中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等四方面。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但又由于它是选修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不同于高中文言文必修模块的教学,不应把它定位于字词梳理、翻译落实。当然也不能把它定位在课后练习、古汉语研究,这就有点大学里做学问的味道。也不应该只把课本作为起头的话题,大谈《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东晋渔人,无意中闯进了一个与世隔绝了五六百年的世外桃源中的故事。原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对于这一句中的“外人”一词的注释,苏教版教材课文的注释(九年级上册第183页,2010年5月第1版)和教学参考书中的解释都是一样的:“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整个句子的意思为:这个无意中闯进桃花源的东
笔者认为,只有存在争议的作文命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只有争议才能引起我们的反思。这反思可能是作文命题方面,但更有可能是作文教学方面,而只有懂得了反思,才能有提高、有改进。面对2014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我们一方面去欣赏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可以分析它、反思它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促进我们的作文教学。  一、材料与题型  2014年的18套高考作文试题无一例外都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材
《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刊登了一篇关于《半张纸》的教学案例。该课例从学生生活体验切入,引出《半张纸》“化轻为重”的特征,并模拟电话情境体味人物心理,通过“完形填空”,想象多年以后主人公站在爱丽丝墓前倾诉的情境,探究“幸福”内涵,继而引入《战争与和平》等作品,在结构与规模上与《半张纸》进行比较,最后,迁移阅读马克·吐温的小说《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进一步理解短篇小说“小身材大味道”的结构特征。
还记得是三年之前,在一次全市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活动中,主办领导要我代表评委组给参赛选手的课堂进行一个点评。点评中,我讲了三句有些很不靠谱的话:“教师要像个教师;语文教师要像个语文教师;语文的问题要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在会场上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事后,被许多参与竞赛和观摩的老师戏称为“振聋发聩”的点评。再之后,就一直有老师和我探讨“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最像个语文老师?”然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似乎始终停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虽然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因为它至少还包括生活的体验、文化的传承),但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脱离这一根本任务,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就会被泛化虚化,就无法留下语文的印痕。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学习,其重点在于对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
观摩高三年级的文学类文本鉴赏题复习课时,最大的感触,是文学的缺位。教师们传递给学生的,总是过分程式化的思路与技巧,对于文本本身,却缺乏足够的热情。这样的冷热不均,不但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而且损伤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热情,  形成课堂教学中文学缺位现象的原因或许很多,其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失当,当属极为重要的一条。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文本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
“移情”就是引导学生迈进文学的殿堂,将自己的感情移注其中,恨之所恨,爱之所爱,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以至不能自已。“别恋”就是让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清醒地走出来,借助想象推理方式,虚拟文学故事的逻辑发展,假设想象为另一种可能的文学人生存在形式。  《孔雀东南飞》往往会激起同学们对刘焦的同情以及对双方大人的谴责,但这种理解远远不够。如果我们在“移情”的基础上“别恋”,而力促学生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