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拱形巷道锚索超前支护研究及应用

来源 :能源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e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回采工作面单体支柱超前支护存在支护强度不足、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超前锚索主动支护替代原有的单体支柱被动支护的技术方案,并针对协庄煤矿三心拱巷道建立了围岩变形预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巷道合理超前支承力为0.83 MN,而超前锚索支承力可达到1.52 MN,满足超前支护需要;确定了巷道超前支护技术参数为:顶板每排布置3根φ22.0 mm×8300 mm超前锚索,排距1000 mm;在协庄煤矿11101工作面回风巷进行了应用,并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检测了超前支护段的围岩松动圈、围岩变形及锚索受力等参数,得到超前支护范围内围岩变形较小,围岩稳定,且锚索工作阻力仅达到抗拉强度35%左右,验证了超前锚索支护的可行性,改善了超前支护作业环境.研究不仅可以指导本矿其他工作面超前支护,也可以在其他类似矿井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当前使用的绿色能源传感器识别方法不具备传感器信号识别能力,导致其识别率较低、时间开销较大.针对该问题,设计基于数字滤波技术和动力学的绿色能源传感器识别方法.使用RVM回归算法处理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构建样本集;基于数字滤波技术构建数字滤波器,剔除样本集中无用的信号与噪声;基于动力学分析信号冲击特征,确定信号来源,完成绿色能源传感器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字滤波技术和动力学的绿色能源传感器识别方法的传感器识别率在98%以上,提高了传感器的实际识别效果;传感器识别时间波动值均在0s以下,在保证传感器识别效
为解决邻近工作面采动影响下3213运输巷煤帮变形显著问题,基于3215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的结构特征,确定了基本顶断裂位置,分析了煤柱变形破坏机制,提出了高预紧力和注浆改性的煤帮变形控制思路,根据3213运输巷地质条件设计了技术参数.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提出的破碎煤帮稳定性控制技术实施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顶底板移近量降低了81.4%,两帮移近量降低了79.6%.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矿井采动影响破碎煤帮变形控制提供指导.
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是煤矿安全生产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为研究弱胶结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合理的支护技术,以色连二矿12307巷道为研究背景,考虑采空区积水下渗对弱胶结软岩强度的影响,采用FLAC3D对“锚杆索网”以及“钢筋网+全锚索+混凝土地坪”两种支护方案下弱胶结软岩巷道的应力、变形、塑性区等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锚杆索网”联合支护下富水弱胶结软岩巷道很难维持自身的稳定,其围岩变形量以及破坏范围将随着巷道的向前开挖而持续增长,最终在顶板、底板、两帮出现的最大位
为了提高光伏电站短期预测功率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日原理和改进CPSO-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光伏电站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将历史运行数据按照时长划分不同季节,采用欧式距离对天气类型进行处理并建立天气类型系数,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余弦相似度指标结合选取相似日.由于粒子群算法搜索速度慢且存在易早熟等缺陷,采用改进混沌粒子群(CPSO)来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对夏季不同天气类型条件下的短期功率分别预测.选用南疆某光伏电站2020年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PSO-Elman在非晴天条件下也具
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PLC控制系统,硬件方面,选取中央处理器作为核心,将每个硬件模块安插到母板,组成PLC控制系统整体结构,优化ZigBee无线通信扩展板,改造扩展板外围电路结构,利用振荡电路和滤波电路,过滤电路波动,控制电源电压在3.3~5.5 V;软件方面,优化系统数据采集的预处理算法,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设置ZigBee通信协议,规范系统通信格式.选取400 m2封闭式工作环境进行系统测试,布置噪声环境、冲击环境、高温环境.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相比常规系统,针对不同环境干扰,
为降低主动配电网运行网损与成本,提升其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研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方法.设计包含终端设备层、边缘计算层、信息管理层与云计算层的主动配电网自动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主动配电网各设备的运行状况,运用边云协作模式实现平台对设备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及预处理,并结合最低线路总网损目标函数,由云计算层建立双层规划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模型,通过边缘计算层运算该模型后,完成主动配电网功率自动补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主动配电网的总线路损耗,提升其运行的经济性,改善分布式电源消
研究连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残氧量控制系统,解决连续式加热炉燃烧耗能高、控制性差的难题.系统残氧量测量部分利用热电偶电路收集温度信息,采用氧化锆传感器获取氧浓度模拟量信号,两者经放大及低通滤波处理后,传输至单片机完成运算和人机交互的任务,并利用主控制器ARM操控炉温,间接调控氧化锆传感器的运行,实现残氧测量;系统残氧量控制部分将加热炉温度误差值和温差变化率作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输入,将燃气量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出,反馈到PID控制器利用燃气阀调节燃气量,实现连续式加热炉燃烧系统残氧量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该系统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he features of air-water flow during the emptying of a water-filled prismatic tank with a bottom orific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both circular and elliptical orifices,with and witho
针对柳塔矿22103运输巷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不清的问题,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沿工作面不同超前距离条件下的沿空留巷顶底板移近量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沿空留巷顶底板移近量随着工作面超前距离的不断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墙体一侧的顶底板移近量明显大于煤壁一侧的顶底板移近量,即顶板呈倾斜状态;本区段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沿空留巷顶底板移近量随工作面的推进大致可以分为采动影响阶段与留巷稳定阶段;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现场实测的巷道顶底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侏罗纪煤层向石炭纪煤层倾斜,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也在逐渐的变长,保证回采设备的的安全稳装,切眼工作面的开口、贯通、二次开口扩帮的巷道支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燕子山矿C3煤层8212工作面开切眼巷道支护设计进行研究,考虑在遇到断层、上覆采空区及过25 m的煤柱压力区时,出现钢带断裂的情况,对专用锚杆轴力动态监测,通过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切眼工作面在第1次掘进贯通时无支护条件下和有支护条件下的围岩应力、应变分析,之后在进行切眼工作面在第2次扩帮时以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现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