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看未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指导学生围绕老照片的收集、整理、展示,在讨论、创作的过程中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历史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成为延伸的历史课堂,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关键词 老照片 历史课堂教学 生活化 参与
  
  很多中学生声称讨厌历史课,但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像《易中天品三国》、《明朝那些事》等通俗历史读物经常摆在很多初中学生的书桌前并是很多男生课间争论的话题,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有很多固定的中学生“粉丝”,有些中学生自己写历史故事或历史小说。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讨厌历史课呢?
  其实,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方式过渡时期,好奇、求知欲强烈,好表现的个性心理年龄特征决定了历史课堂如果只是单纯的采用传统的“教授——接受”模式一定会让历史课成为“最喜欢的学科排行榜”上名列最后。历史是逝去的现实,历史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是善于发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眼光来审视、剖析历史,理解历史现象和背后的推动力。而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因而显得更加真实而生动。
  一堂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观看书本上的图片,我穿行于课桌间时听到一个调皮的男生突然笑了起来,并自言自语地说:“这照片上的人太搞笑了,穿得太奇怪了!”周围几个男生立刻你-言我-语地响应起来,正要责怪他们影响其他同学看书,但我拿起书本仔细一瞧,照片上的男子留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长辫子和令人酸楚的长袍马褂,这是一张老照片呀!环顾周围,好多同学都在指着照片里的人物形象好奇不已。
  照相机和照相技术是在19世纪40年代传人中国的,与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历史同步,锁定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研究历史和近代社会风貌的珍贵资料。而这些老照片的内容也给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大变迁。老照片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教学兴奋点,能不能发动学生从自己家里收集更多的老照片,通过这些身边的老照片讲述学生身边的历史?
  在充分思考和认真设计后,我选择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为主题,布置了这样的课前活动要求:让同学们搜集自己家里的老照片,并在家长的帮助下附上照片拍摄的年份、主人公、地点以及照片里的故事,请学生们把这些老照片带进历史课堂,并按照拍摄的年代结成多个小组,在组内各自介绍展示带来的照片。经过一周的准备,我收到了六十几张照片和内容介绍,我仔细地研究这些照片,大部分是黑白照。拍摄年份最早的是三十年代的,最晚是2000年拍摄的,当然因为要求是老照片,现代家庭还保留的老照片大多主要集中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有一部分是在照相馆里照的,有的是在游览胜地照的,也有少数在自己家中照的,有一张是在工作的时候照的。当他们在小组交流时,我漫步于各个小组之间,听小组同学介绍时仿佛也进入了那些照片中的时空里,我想:那些沉浸在照片的画面和背后的故事里的同学们此时也和我有同样的错觉吧!
  第二阶段,我请每组同学选取一至三张照片,派照片的拥有者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照片上、故事里昨天的人们,有住在低矮破旧的平房的,也有住宽敞明亮的新式楼房的;有穿颜色单一的蓝或灰布衣裳的,也有穿色彩鲜艳的尼龙涤纶服装的;有吃粮、油、肉要凭票限量购买的,也有经常上饭馆吃肯德鸡、自助餐的;有在清冽的河水边用搓板洗衣,也有用全自动洗衣机的……通过介绍和比较,每个小组都说到各个时代照片中的人物穿着、生活条件都在变化,同时注意到八十年代生活环境的变化最快最明显,有同学便自然地联想到这就是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衣食住行社会生活都剧烈地变化着,这种剧烈的变化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些介绍当中,有一组照片很引人注意:那是一个家族的三张不同时代的结婚照,第一张是特别珍贵的摄于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的结婚照,这位同学爷爷的父母当年突破封建传统自由恋爱并悄悄举办了所谓的“文明西式婚礼”,没有大操大办只是到照相馆拍了张婚纱照,照片中的青年男女意气风发,穿着西式白色婚纱和西装,略带着拘谨和羞涩。据说当年这对新人并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祝福,但是却幸福地相伴一生。第二张照片在很多同学看来都不像是结婚照,没有洁白的婚纱也没有笔挺的西装,他们都穿着绿色的没有肩章的军装,只能从这对青年男女的隐隐笑意中感受到一点结婚的喜庆氛围,同学们都猜出了这张照片拍摄的时代。最后一张结婚照是这位同学爸爸妈妈的结婚照,摄于九十年代,穿着时尚,画着美丽的妆容,摆着漂亮的POSE。同学们通过对照片中人物的穿着打扮、结婚习俗的演变的观察和研究,回忆和归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将社会风貌回归到历史背景中去并分析成因,实际上这一组照片反映着一个家族60年风雨兴衰,这就是普通人身边的历史,就是这些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历史汇聚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
  在不同的人眼中,老照片实际上提供了意义完全不同的记忆。在不同人的手中,通过不同的照片使用方式,它所具有的潜在的历史潜能会获得更高等级的能量激发。我十分希望同学们通过照片这一生动的历史记忆形式,在将昨天与今天对比中,了解社会变革给个人家庭、家乡、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培养他们客观地、多层次、多角度地去研究老照片里的历史,从历史与现实的连线中找出一些社会发展的轨迹,从而进一步对未来的生活展开合理的想象。
  于是,我又请同学们来畅谈今天的生活与照片里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大家聊得更起劲了;有的同学说古城的市民越来越时髦,穿着打扮也好,生活方式也好越来越“低碳”,有的同学说苏州话里夹杂了越来越多的新词,自己那少小离家的伯伯近日回乡都有点听不懂了;有的说苏州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私家车越来越多了,人口越来越多了,古城保护得相当好,园区新区飞速发展,大家的居住环境也更好了,这应该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天堂吧!有的同学脱口而出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因为通过对比的方法他们发现了平日伸手可及却又看似习以为常的生活巨变。也有的同学抱怨说环境卫生不如从前了,河水太脏了,古城的安静、洁净只能作为记忆留印在了老照片上。我进一步问到:有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有的同学说因为古建筑保护得好而仿古建筑又大量出现,古城既保持着古朴的味道又令人感到年轻的活力;也有的同学乐呵呵的说苏州人的脾气没变,还是那么温文尔雅,很有气质很斯文的……
  同学们用了两堂课时间,透过这些老照片,穿越时空隧道,解读历史,领略社会风情。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联系中,感受到了历史在发展,而顺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对未来生活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猜想。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的生活:‘给照相机装上马达都赶不上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借一双慧眼也看不够周围世界的巨大变化。’同学们以自己从老照片中、现实生活中亲眼看到的、了解到的变化得到的启示为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展望未来,有同学写到那时的苏州是没有“放心食品”了,因为市场上的食品都是绿色环保的,有同学写到那时所有人穿的衣服具有一定的功能或冬暖夏凉、或防辐射、甚至能治病,有的同学认为未来所使用的家用电器更智能化、节能化,机动车用太阳能……一个整体构想的教学设计让我和我的学生们课后津津乐道,反复回味,师与生的互动使双方都得到了很多。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不断尝试着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将历史课的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中获得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我的教学目的——既教学的生活化。
  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追求的是教育最根本、最本质的目的。我为同学设计的这一体验式学习模式,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智特点出发,根据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探讨成因、形成结论,通过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思考历史、探究规律的能力,让学生更加喜欢历史课,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弘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的沃土。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概念从表面看内容相似,但含义却相差很大,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才能对试题中的这些“陷阱”应对自如。因此,在复习中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分和比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基础知识才能巩固,才能在高考时正确地把握这些名词的含义,进行比较,准确作答。  CO2的吸收量和CO2,的固定量  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通常用CO2的吸收量或CO2的固定量表示因变量。  CO2的吸收量则是用来测定净光合速
[摘 要]本文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课堂现状着手着重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指出了一定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注重中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从而达到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 教学方法    一、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课堂现状    现代教学制度在不断改革,新的堂课教学模式也已踏入了教学生活,中职生数学的教材、考试内容不断更新,使课堂教学逐步从注重知识转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而在“发展”中又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在学完了高中课程以后,在物理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打下一定的基础。这就为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那么,在总复习中如何注意思维能力的提高呢?    一、要重视掌握学科结构,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事物千变万化,大自然也有着无穷奥秘。但从浩瀚的宇宙天体到精微的基本粒子,自然万物的运行又是有序的,和
【摘 要】在车工工艺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编写教材时,全面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二、制作课件时,全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三、车工工艺仿真模拟平台技术,信息技术的完美体现。四、网络作业,现代技术与车工工艺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车工工艺 教材 课件 仿真模拟 网络作业    当今社会,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是对学生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信息学科,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皮亚杰曾经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有能力做新事的人,而非简单重复前辈已经做成了事情的人。可见,好的教育应该培养造就出大批创新人才。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
“开放式教学”“小组交往与合作学习”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丰富活动和数学思维。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我们这里说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小组讨论”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一,小组不是随意构造的,而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重要原则组建小组。
摘要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因此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便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生活提取数学 数学眼光观察社会    生活造就数学,同时数学又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任务。
自任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英语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充分地认识到要教好英语,就必须精通所任学科的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它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尤其在现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的形势下,老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更新内容,做到常备常新、常教常新,才能使自己所任学科充满生机,使学生学起来也更有趣。作为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举,不仅要靠课堂上,也需要课下的
新教材的编排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且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学生朗读。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笔者在教学本堂课时,努力让学生
中国的文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成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率很高,表达和交流用上几个成语,往往能够以一当十,传神写照。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这一瑰宝,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八个成语。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成语的重要性,并对成语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运用。怎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