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的研究现状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石膏是磷化工企业湿法生产磷酸时排出的工业废渣,因含有大量磷、氟及碱金属盐等杂质,简单堆放填埋处理会带来占用耕地及污染环境等问题.目前最有前景和效益的处理方式是将磷石膏转为α半水石膏(α-HH),但磷石膏的可溶磷、共晶磷及可溶氟等有害杂质是影响磷石膏制备α-HH的主要障碍.因此磷石膏中有害杂质的预处理及α-HH晶体微观形貌调控措施是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α-HH的研究重点.本文全面综述了磷石膏的理化特性、有害杂质对石膏性能的影响及预处理措施、α-HH制备方法及晶体微观形貌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措施及α-HH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转晶剂调控α-HH晶体微观形貌的机理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以高石粉含量机制砂砂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泡石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的变化对砂浆力学性能和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压汞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砂浆内部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适宜体积掺量的短海泡石纤维可显著改善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干燥收缩能力.与空白组相比,长度为1 mm的纤维体积掺量为1.5%时,试件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98.9%和36.2%;长度为1 mm的纤维体积掺量为2.0%时,28 d自然干燥收缩值降低72.1%.海泡石纤维试件内部形成了大量针棒状钙矾石和片状氢
近年来,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工业化高度集中发展,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应急监测车为现场环境应急监测提供必要的支撑.本文简要说明了普通汽车的日常维护,还对搭载特定环境监测设备的环境监测车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进行初步探讨,为环境监测车驾驶人在环境监测车的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提出了一类改性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通过在原材料中掺入额外的钙、铝质矿相(Ca(OH)2和γ-Al2O3),促进材料基体中的Friedel\'s盐(F盐)在氯离子存在条件下的形成,进而提升胶凝材料的氯离子固化能力.本研究探讨了钙、铝质矿物含量对碱矿渣反应产物组成、氯离子固化量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铝质矿相的额外补充可显著提高胶凝材料的氯离子固化能力,同时体系的m(Ca)/m(Al)与该能力的相关性较高.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矿相的补充使得反应产物中拥有富余的Ca(OH)2,在氯盐侵蚀作用
利用富含钙氧化物的高炉矿渣与草酸在常温进行反应制备草酸钙化学键合材料,探究了草酸(OA)和高炉矿渣(BFS)质量比对草酸钙化学键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草酸钙化学键合材料对重金属(Pb、Cd和Cu)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当草酸和高炉矿渣质量比为0.25时,草酸钙化学键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其在自然养护3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25.70 MPa、27.86 MPa和34.79 MPa.采用XRD和SEM对草酸钙化学键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其主要物相为草酸钙(CaC2 O4·H2
为了促进钢铁冶金渣与化工废渣的高值化利用,以钢渣、矿渣、碱渣、脱硫石膏为原材料,通过活性激发剂与全固废材料间的组合协同作用制备海洋牧场人工鱼礁胶凝材料.胶凝材料中钢渣掺量为16%(质量分数,下同),矿渣为64%,碱渣为8%,脱硫石膏为12%,胶砂试块28 d抗压强度为52.6 MPa,在某些场合具有取代硅酸盐水泥的潜力.研究了东海海水条件下净浆试块浸泡15个月龄期内,钢渣与矿渣掺比对净浆试块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通过XRD、SEM、MIP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全固废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产物.结果表明:钢渣和矿渣之间
作为海上油气运输的大动脉,海底管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腐蚀严重影响海底管线的使用寿命,使其损坏率逐年增大.海底管线一般采用钢质管道,耐腐蚀性较差,修复难度极大且费用较大.因此,有效控制海底管线的腐蚀、延长海底管线的使用寿命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基于海底管线腐蚀防护措施的有效执行以及海底管线运行情况,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后,完成海管安全现状评估及延寿使用评价,优化防护措施.
对四种橡胶体积掺量(0%、5%、10%、20%)的级配良好橡胶混凝土开展单轴抗压试验,对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了橡胶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时的橡胶掺量,进而对最优掺量组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不同应变率下橡胶混凝土的能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表现为裂而不散的类延性破坏,而非普通混凝土的脆性破坏.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大幅降低,但变形能力得到增强,在掺量为10%时,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标,变形能力最好.橡胶混凝土受压时能量演化和转化过程是输入能先大量转化为弹性能并储
为研究不同质量掺量三乙醇胺(TEA)作助磨剂对蔗渣灰颗粒特性的影响,通过方孔筛筛余量、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和颗粒形貌测试对蔗渣灰颗粒特性进行表征,研究蔗渣灰颗粒特性对蔗渣灰砂浆强度及抗氯盐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EA可优化蔗渣灰颗粒粒径分布,在最佳质量掺量0.08%条件下,<32μm的颗粒占比增加8.2个百分点,比表面积可提升至5.5035 m2/g,颗粒形貌更趋于圆球状.同时,蔗渣灰砂浆的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能随着TEA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TEA在0.08%(质量分数)最佳掺量时,蔗渣灰砂浆
为研究硅灰及粉煤灰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浆体强度及收缩性能的影响,以水胶比为0.29的水泥浆体为基体,设计制备了五种硅灰及粉煤灰掺量的复合水泥浆体,借助量热仪和压汞仪测试表征了不同复合水泥浆体的水化放热特性以及孔结构组成,分析了水化放热量、孔隙率等参数随硅灰和粉煤灰掺量增加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复合浆体抗压强度与孔结构以及水化特性与收缩应变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会大幅降低水泥净浆早期抗压强度,但对减小自收缩应变和干缩应变极为有利.掺入硅灰能明显提高净浆3d抗压强度,但当硅灰掺量超过10%(质量分数
本文以氟硅酸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白炭黑和氟化铵(NH4 F).根据单因素实验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验证,考察了液固比、配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白炭黑收率和NH4 F浓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较优工艺条件:液固比8,配料比5.49,反应温度76.5℃,反应时间49.08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到白炭黑收率为96.90%,NH4 F浓度为2.02 mol/L,预测值与实验值无显著差异,验证了二次回归模型的可靠性.对产品白炭黑进行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