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园合作共育是指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作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它包括了两个因素: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幼儿园教育。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充分的功效。融合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教育优势,在平等、合作、互助的基础上构建家园共育联盟,是当今幼儿园家长工作和家庭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3-02
幼儿教育是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教育过程,家庭、幼儿园、社会是紧紧相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尤其是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要实现家园合作共育是必然的,是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既有严格地理论支持,也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有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和幼儿园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只有朝着一个方向行驶,才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环境,幼儿教育单单依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以很好地发展,家园合作共育是必然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所在。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其状况。
(一)家园合作共育的主要形式。
(1)早晚沟通
利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间隙与家长进行简短明了的谈话,是教师使用最多、即时显现的家长工作方式。早晚沟通的形式也有两种,一种是教师通过近期或某天的观察,针对幼儿的某方面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另一种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找老师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或有一些育儿问题向老师进行询问,以及把幼儿在家中的一些表现也能及时的告诉教师。其特点就是随意性比较强。
(2)家长联系手册
是老师以书面文字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多是以每周一次将本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安排及其针对每位幼儿本周在园的情况通过笔头书写形式传递给家长,家长能够从中了解幼儿的点滴变化和家园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家长通过阅读后也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复。
(3)半日开放活动
是将家长请到幼儿园,走进班级,走近幼儿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向家长展示幼儿天天学习、生活、游戏的一个状态,是幼儿园家园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使家长更加全面、直观的看到幼儿在园的发展变化及其幼儿园教育理念、方法、策略,是实现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半日开放活动一般都会是一个学期进行了一次。
(4)班级家长会、园级家长会
班级家长会是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一种家长工作方式,通常是在学期初升班工作完成后举行。会议内容是将上个学期幼儿在园各方面的发展现状评估结果跟家长们进行公布,并将本学期班级内的教育与保育等各项工作的一个安排情况介绍给家长,有哪些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的工作及时告知家长,通过这个渠道广泛征求家长对班级、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建议。
园级家长会一般都会由两种方式:专家讲座和家长座谈(家长接待日)。专家讲座一般都是由园方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家长的不同需求而特别邀请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家长们进行专题理论讲座,传授育儿的知识,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解决一些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家长座谈是班级或园方为家长提供沟通、交流的家园合作形式,届时会邀请各年龄段的家长来到幼儿园,大家坐在一起针对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幼儿教育和保育方面所关注的问题而进行的家长间、家园间的座谈。这种形式把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拉近了,关系更加紧密了,家园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
(5)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家长参与教学是家园合作共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家长们通过参与教学亲身体验做教师的感觉,和除自己孩子外的其它孩子近距离接触,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总会有种不一样的感受。
(6)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通常以游戏为载体,由家长带着孩子,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此来拉近父母与孩子、长辈与孙辈之间的亲子关系。如“六一儿童节”亲子运动会、“万圣节”亲子游园活动、“圣诞节”欢乐PARTY。
(7)家园联系栏
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之一,是面向全体家长宣传教育理念、传授教育方法的窗户,也是家长展示自己良好育儿理念及育儿常识的一个平台,是反映幼儿园或班级事务的瓶颈,家园联系栏是家园合作不可缺少的沟通方式之一,是家园合作共育工作的无声语言。
(8)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行推荐或班级推荐而产生的协助幼儿园工作的组织。家长委员会的设立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民主文明的管理,监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平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纽带。促使家长们参与幼儿园工作及班级工作并协助教师开展家园共育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的教师们在家园工作开展中也更得心应手。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状况分析。
目前家园合作共育工作实际上还不是很完善,工作实际效率不高,家园合作工作开展表面现象严重,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家园合作常常脱节,效果不理想,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现在的家庭多是4+2+1(四个老人+二个家长+一个宝宝)和2+1+1(二个家长+一个宝宝+一个保姆)模式。第一种模式呈现的就是孩子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也都心疼他们,怕他们辛苦,不会带孩子,所以往往就是他们生下小孩以后就什么也不管了,全部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他们带孩子,孩子入园二三年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接送,园内或班内有什么事情也只能跟他们说。第二种模式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是父母工作非常忙,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里,家中也没有老人帮忙,只好请个阿姨来管理家里和照顾孩子,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是阿姨接送,和园方和教师直接接触的也就是阿姨,因此就会出现幼儿园与孩子父母直接沟通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对家园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所以家长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要有待更进一步的加强。 (三)对现有状况采取应对的措施。
针对家园合作共育现有状况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园合作共育其内在含义:家园合作共育就是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友好合作、互动互助、共同完成教育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把家长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双方进行研究、探讨、沟通,做到统一教育目标,多多接纳家长的建议、意见,让家长们觉得自己的想法被肯定了,我有话语权了,从理念上就有所转变,很好地意识到家园的合作不是一方的事情,是同步教育,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主观能动性,家园合作共育就会很好地持续发展。
三、针对目前的家园合作共育现状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举措。
(一)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
“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因为孩子就是家长的一切,可见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份量有多么重。所以在幼儿园里家长们不会光听教师们表面上的说讲,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眼情去看,去发现,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各种表现都是积极向上的,是进步的,让孩子的真實展现影响着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各项的活动,在慢慢地不断实践中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注重家庭及家长的个别差异,采取适当的方式,建立良好地家园合作关系。
面对文化素养、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脾气性格、教育需求等各种不同层次的家长,我们采取的家园合作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丰富多彩,适应于不同家长的需求。虽然家长们在幼教领域是外行,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素养造就家长们会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自认为比较好的育儿方法,难免有些事情跟老师就不太合拍。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老师们能够适应,尽量与家长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三)建立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拓展家园互动新渠道,提升家园合作共育的效果。
时代是发展的,人类是进步的,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不能只展现固有的一些模式,要有创新和提升,目前家长座谈、 亲子共游、家长沙龙、网络沟通(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博客、班级邮箱、班级家长群——QQ群、微信群)已经是开展家园合作共育的一种全新的渠道,为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促进家园合作共育工作的提升。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特长,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丰富全面。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优势和强项,家长资源是的无限量的,让家长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技能特长、人脉关系,把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领域知识解释给我们听,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认清某个领域的工作性质。我们不光请进来,我们还要走出去,幼儿园有的幼儿家长在电视台或电台工作,我们也会组织大班的幼儿去参观电视台、电台主持人的工作,看看他们工作的环境,让孩子们明白是怎么上电视的,声音怎么就从电台放出来了。使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家园合作共育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良好地家园合作关系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成长观。家长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融入使教师和孩子的发展打开了无限的创意空间。而且幼儿园教育能够能予家庭教育正确的理论支持,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理解孩子,促使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可见,良好素质教育在今天的大力推进,促使家园合作共育成为了幼儿园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的去研究探索家园合作共育,让其更好地去适应现代的发展,势在必行,是我们一直要继续走下去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邵萍著.《家园共同体的建构》——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2]何桂香主编.《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3]张春炬主编.《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4]郭文英主编.《架起家园共育的彩虹桥》——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2010年3月重印)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3-02
幼儿教育是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教育过程,家庭、幼儿园、社会是紧紧相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尤其是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要实现家园合作共育是必然的,是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既有严格地理论支持,也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有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和幼儿园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只有朝着一个方向行驶,才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环境,幼儿教育单单依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以很好地发展,家园合作共育是必然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所在。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其状况。
(一)家园合作共育的主要形式。
(1)早晚沟通
利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的间隙与家长进行简短明了的谈话,是教师使用最多、即时显现的家长工作方式。早晚沟通的形式也有两种,一种是教师通过近期或某天的观察,针对幼儿的某方面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另一种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找老师来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或有一些育儿问题向老师进行询问,以及把幼儿在家中的一些表现也能及时的告诉教师。其特点就是随意性比较强。
(2)家长联系手册
是老师以书面文字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多是以每周一次将本周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安排及其针对每位幼儿本周在园的情况通过笔头书写形式传递给家长,家长能够从中了解幼儿的点滴变化和家园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家长通过阅读后也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复。
(3)半日开放活动
是将家长请到幼儿园,走进班级,走近幼儿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向家长展示幼儿天天学习、生活、游戏的一个状态,是幼儿园家园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使家长更加全面、直观的看到幼儿在园的发展变化及其幼儿园教育理念、方法、策略,是实现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半日开放活动一般都会是一个学期进行了一次。
(4)班级家长会、园级家长会
班级家长会是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一种家长工作方式,通常是在学期初升班工作完成后举行。会议内容是将上个学期幼儿在园各方面的发展现状评估结果跟家长们进行公布,并将本学期班级内的教育与保育等各项工作的一个安排情况介绍给家长,有哪些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的工作及时告知家长,通过这个渠道广泛征求家长对班级、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建议。
园级家长会一般都会由两种方式:专家讲座和家长座谈(家长接待日)。专家讲座一般都是由园方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家长的不同需求而特别邀请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家长们进行专题理论讲座,传授育儿的知识,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解决一些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家长座谈是班级或园方为家长提供沟通、交流的家园合作形式,届时会邀请各年龄段的家长来到幼儿园,大家坐在一起针对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幼儿教育和保育方面所关注的问题而进行的家长间、家园间的座谈。这种形式把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拉近了,关系更加紧密了,家园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
(5)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家长参与教学是家园合作共育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家长们通过参与教学亲身体验做教师的感觉,和除自己孩子外的其它孩子近距离接触,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总会有种不一样的感受。
(6)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通常以游戏为载体,由家长带着孩子,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此来拉近父母与孩子、长辈与孙辈之间的亲子关系。如“六一儿童节”亲子运动会、“万圣节”亲子游园活动、“圣诞节”欢乐PARTY。
(7)家园联系栏
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之一,是面向全体家长宣传教育理念、传授教育方法的窗户,也是家长展示自己良好育儿理念及育儿常识的一个平台,是反映幼儿园或班级事务的瓶颈,家园联系栏是家园合作不可缺少的沟通方式之一,是家园合作共育工作的无声语言。
(8)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自行推荐或班级推荐而产生的协助幼儿园工作的组织。家长委员会的设立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民主文明的管理,监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平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纽带。促使家长们参与幼儿园工作及班级工作并协助教师开展家园共育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我们的教师们在家园工作开展中也更得心应手。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状况分析。
目前家园合作共育工作实际上还不是很完善,工作实际效率不高,家园合作工作开展表面现象严重,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家园合作常常脱节,效果不理想,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现在的家庭多是4+2+1(四个老人+二个家长+一个宝宝)和2+1+1(二个家长+一个宝宝+一个保姆)模式。第一种模式呈现的就是孩子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也都心疼他们,怕他们辛苦,不会带孩子,所以往往就是他们生下小孩以后就什么也不管了,全部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他们带孩子,孩子入园二三年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接送,园内或班内有什么事情也只能跟他们说。第二种模式表现出来的状况就是父母工作非常忙,平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里,家中也没有老人帮忙,只好请个阿姨来管理家里和照顾孩子,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是阿姨接送,和园方和教师直接接触的也就是阿姨,因此就会出现幼儿园与孩子父母直接沟通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对家园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所以家长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要有待更进一步的加强。 (三)对现有状况采取应对的措施。
针对家园合作共育现有状况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家园合作共育其内在含义:家园合作共育就是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友好合作、互动互助、共同完成教育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把家长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双方进行研究、探讨、沟通,做到统一教育目标,多多接纳家长的建议、意见,让家长们觉得自己的想法被肯定了,我有话语权了,从理念上就有所转变,很好地意识到家园的合作不是一方的事情,是同步教育,充分发挥家长们的主观能动性,家园合作共育就会很好地持续发展。
三、针对目前的家园合作共育现状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举措。
(一)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
“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因为孩子就是家长的一切,可见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份量有多么重。所以在幼儿园里家长们不会光听教师们表面上的说讲,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眼情去看,去发现,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各种表现都是积极向上的,是进步的,让孩子的真實展现影响着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各项的活动,在慢慢地不断实践中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注重家庭及家长的个别差异,采取适当的方式,建立良好地家园合作关系。
面对文化素养、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脾气性格、教育需求等各种不同层次的家长,我们采取的家园合作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丰富多彩,适应于不同家长的需求。虽然家长们在幼教领域是外行,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素养造就家长们会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自认为比较好的育儿方法,难免有些事情跟老师就不太合拍。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老师们能够适应,尽量与家长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三)建立多元互动的交流平台,拓展家园互动新渠道,提升家园合作共育的效果。
时代是发展的,人类是进步的,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不能只展现固有的一些模式,要有创新和提升,目前家长座谈、 亲子共游、家长沙龙、网络沟通(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博客、班级邮箱、班级家长群——QQ群、微信群)已经是开展家园合作共育的一种全新的渠道,为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提供交流、沟通的机会,促进家园合作共育工作的提升。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特长,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丰富全面。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优势和强项,家长资源是的无限量的,让家长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技能特长、人脉关系,把我们不知道、不熟悉的领域知识解释给我们听,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认清某个领域的工作性质。我们不光请进来,我们还要走出去,幼儿园有的幼儿家长在电视台或电台工作,我们也会组织大班的幼儿去参观电视台、电台主持人的工作,看看他们工作的环境,让孩子们明白是怎么上电视的,声音怎么就从电台放出来了。使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对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家园合作共育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良好地家园合作关系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成长观。家长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融入使教师和孩子的发展打开了无限的创意空间。而且幼儿园教育能够能予家庭教育正确的理论支持,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理解孩子,促使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可见,良好素质教育在今天的大力推进,促使家园合作共育成为了幼儿园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的去研究探索家园合作共育,让其更好地去适应现代的发展,势在必行,是我们一直要继续走下去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邵萍著.《家园共同体的建构》——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2]何桂香主编.《幼儿园家长工作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3]张春炬主编.《幼儿教师的家长工作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4]郭文英主编.《架起家园共育的彩虹桥》——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2010年3月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