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促进河北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介绍创意农业的概念、分析河北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一些先进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建议河北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创意农业。
  关键词:创意农业;发展现状;模式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创意农业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分歧,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是农业载体与创意理念、科技工艺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经济效益的高效融合,以实现农民增收、挖掘农村资源、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产业业态。
  创意农业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承载了更多的情感及文化内涵,通过打造“智慧型农业”“快乐型农业”,使田园美观化、农居个性化、农村景区化、农业旅游化,引导人们走进乡村,体验田园生活,回归自然,创造绿色文明的生活新风尚。
  二、河北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产品种类众多,如赵县的雪花梨、深州的蜜桃、沧州的金丝小枣、阜平的大枣、安国的药材、迁西的板栗、承德的杏仁、宣化的白葡萄等。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内环京津,是首都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客运和货运都非常便利。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河北省作为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的后花园,应紧抓机遇,打造环首都现代农业高地,用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农业。
  近年来,河北省创意农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人才缺乏
  许多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没有重视深度拓展农业,更多的是看中政府给予的优惠补贴,使得创意农业的发展效益不足。农民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上,没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观念,获得的收益较低。河北省对人才的引进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文化水平较低的农业劳动者在接受新观念、获取新信息、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规模小
  河北省创意农业总体上发展规模较小,只有少部分具有较大的规模,大部分都是分散经营,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三)缺少农业文化品牌的战略设计与规划,品牌效应弱
  各地文化创意农业项目同质化、重复建设率高,缺乏地方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逐年减弱。河北多个地市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传统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与当地的农業自然资源、现有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地方形象招牌,文化创意农业资源的商品转化率较低。曾闻名全国的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清河羊绒服装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文化活动,近年来也普遍存在缺少大产业、高起点的品牌运作,缺少特色民俗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运营等诸多问题。
  (四)政策制约,资金缺乏
  没有建立稳定的农业投资增长机制,投资的随意性较强,存在许多投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缺少健全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农业投资的担保体系欠缺,主体对创意农业的投入存在较大风险,缺乏创意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意人才对创意成果的开发。此外,缺少创意农业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又大多无力投入。
  三、河北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村资源,注重科技、文化、服务产业与农业的有效融合,探索适合河北农业实际的创意农业发展途径。
  (一)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模式
  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模式是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功结合,将具有创意亮点、文化内涵、农业元素的创新思维进行整合,用产业园区的形式予以表现,充分利用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建立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是一种现代农业文化内涵与服务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园强调产业孵化与集聚效应,立足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强辐射力,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及文旅结合。根据产业园区的不同定位,具体可以分为理念主导型、文化创意型、产品导向型、市场拓展型、产业融合型等。
  (二)多元创意组合式模式
  创意农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就是巧妙利用组合创意的技巧收到良好的综合效果;将多个创意点进行组合,形成多元创意组合式的发展模式。多元创意组合式模式就是全方位设计、多层面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意理念的延伸,注重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从生产、管理、营销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和突破,通过多元化的创意组合,打造全新的整体创意形象,形成多位一体的农业文化创意模式。
  (三)特色农产品文化节模式
  特色农产品文化节模式就是以展示特色农产品、宣传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品质为主要目的,以文化节庆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创建当地特色的文化节事活动为载体,以提升文化吸引力、实现经济增长为战略目的,将特色农产品与当地文化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业文化形象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按照“依节造市、因节发展、以节兴市”的思路,与招商宣传活动同时进行,体现出激发文化娱乐休闲体验消费市场、增加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价值,成为创建区域品牌的有效途径。
  (四)产业融合创意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聚优势要素,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深度挖掘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基础上,将农业文化创意融入其中,形成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模式。
  (五)区域品牌开发模式   区域品牌开发模式,是以区域农业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和协作为主线,抓住本地特有的资源环境,培育特有农产品的优势,将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使其具有相当的规模、较强的生产力、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好的知名美誉度,打造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竞争力。
  (六)乡村旅游文化模式
  乡村旅游文化模式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提高农村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将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包装成旅游产品的发展模式。强调先规划后开发,重点在于乡村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乡村文化的利用率,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良好效果。
  (七)主题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主题农业公园发展模式是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整体设计,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整合为一体,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农作物、动物和农事活动进行集中展现,创造出特色鲜明的体验空间,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发展模式。农业主题公园的经营更加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休闲体验式的消费、旅游产品的开发,公园的整体设计要注重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绿色生活理念、农业科普教育等于一体,增强互动参与性,更好地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四、结  语
  大力发展创意农业,需要有效利用自然、文化、科技等资源,将传统农业向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延伸,通过丰富创意农业产业的形式和内涵,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河北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玮.河北省文化创意农业项目的设计与规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2):235-237.
  [2]袁颖,张润清,许玉.河北省创意农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4):170-172.
  [3]梁文卓,侯云先,王琳,张莉.创意农业、农产品研究脉络梳理与展望[J].华南理工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38-48.
  [4]刘邦凡,栗俊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我国文创农业发展的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2):26-30+53.
  本文为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1020138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乡村振兴政策影响下,广大农村地区纷纷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济发展规划,极力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应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解决传统集体经济存在的不足,帮助更多的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民群众;共同富裕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费改税后村级固定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波动,整体呈现出持续下滑的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发展壮大
期刊
摘 要: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十分必要。全体党员必须准确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高度重视,因为农村党支部是我们党最基层的战斗堡垒,农村党员干部直接和基层一线农民打交道,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农民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历史既可以总结经验
期刊
摘 要: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社区基层党组织在抗疫一线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面对更具传染性和危害性的变异毒株开始在全球蔓延传播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眼下亟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常态化防控;社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作为党在基层的坚实组织根基和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基层党组织身处疫情防控“一线”,担负着凝聚人心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曾经是个贫困村,2019年入选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村庄后,坚持党建引领,深挖人文优势,找到自身“闪光点”,内外兼修,逆袭成京津地区网红文化旅游村。笔者深入实地调研,探寻创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村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肌理;在地文化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
期刊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迈入新的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农业特色产业是农村因势利导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与引导农业特色产业,既是乡村脱贫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本文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概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措施,探究农
期刊
摘 要:文旅艺术是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河南乡村文旅紧抓发展机遇,发挥中原文化资源优势、黄河流域地理风貌优势,在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使传统文艺、现代文艺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打造文化艺术村、网红乡村、黄河风景乡村、文化产业等,让文旅艺术风景变成乡村振兴和农民富裕的“钱景”,让艺术真正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实践应用。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强乡村基层治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之际,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悟思想、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不断走向深入、走进基层。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让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同时,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完善乡村基层治理的有机统一,探索乡
期刊
摘 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灾害治理能力是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关系着基层的稳定和繁荣,也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公信力。2021年7月17日至23日,安阳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本文在对此次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基层灾害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提升基层灾害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灾害治理;安阳特大暴雨灾害;基层干部灾害治理能力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逐渐减弱,尤其是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功能基本失效。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旨在有效推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水平,为“三农”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抓手。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养老事业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
期刊
摘 要:对于土地经营权的性质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这对其抵押方式及抵押权的实现均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笔者从土地法制形成的一般特点角度出发,结合法律逻辑和相关理论,通过相关论证,得出了土地经营权应是不动产用益物权,突出其财产属性的结论。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债权;债权的物权化;权利用益物权;不动产用益物权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的表决通过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