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几何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夯实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几何知识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115-01
学习几何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认为几何难学,对学习几何知识不感兴趣,导致他们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往往敷衍了事。为了改变初中几何学习的现状,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动创新几何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精心设计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
一、着重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几何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几何学习的奠基时期,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最基础的几何概念、定理,侧重于学生的画图、识图、逻辑推理等基本功的训练。一些学生几何学习不好,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准确牢固,概念、定理记不住,答题过程不规范,导致频频出错。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几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几何学习习惯。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考虑到圆的知识在中学几何教学中占有的比例较大,与此相关的概念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在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圆的切线等一些基础知识。首先,通过让学生观看一则“海上升明月”的视频,然后,用圆形代表月亮,用直线代表海平面,尝试画出月亮升起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结合视频画出了三种情况(即半个月亮升起时、月亮刚好全部升起还未离开海平面时、月亮升高后离开海平面时),通过对这三种情况的观察和理解,对于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于这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几何学习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创设几何学习情境
很多学生对于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缺乏充分的认知,认为几何就是一堆图形符号、各种各样的定理,而没有发现几何知识的美,所以觉得学习几何知识是无趣的,在课堂上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提高初中几何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借助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学用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几何学习创设有效的情境。
在教学九年级数学《相交弦定理》一课时,考虑到这一部分内容是属于“与圆相关的比例线段”的知识,反映了圆的内部两条相关弦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则视频短片,教师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些广告牌固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应该在圆形广告牌后面设计十字架。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假设圆形广告牌的直径是1米,要在距离直径一端0.2米的地方增加一条钢筋,两端与圆连接,用来加固广告牌,那么这条用来加固的钢筋应该有多少米?此时学生陷入了困惑,不知道如何解答。教师适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圆的相交弦定理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解答了。”此后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一成不变地讲解几何概念、例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练习,长期以来都是初中几何课堂教学的真实现状。在这种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各种感官得不到有效的刺激,思維也处于沉寂的状态。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加强生生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充分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几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景区中的缆车缓缓上下山的情形、人们站在商场的滚动电梯上的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小组讨论:什么是平移?平移的两大要素是什么?平移的性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分析之后,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平移是把一个物体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个过程叫做平移。”“平移与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有关。”“平移的物体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他都没有发生变化。”教师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探究活动,为学生自主发现创造机会,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时,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几何世界的美,促使学生探究几何的奥秘,关注学生学习几何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的知识与方法、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编 林 剑)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几何知识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115-01
学习几何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认为几何难学,对学习几何知识不感兴趣,导致他们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往往敷衍了事。为了改变初中几何学习的现状,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动创新几何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精心设计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
一、着重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几何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几何学习的奠基时期,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最基础的几何概念、定理,侧重于学生的画图、识图、逻辑推理等基本功的训练。一些学生几何学习不好,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准确牢固,概念、定理记不住,答题过程不规范,导致频频出错。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几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几何学习习惯。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考虑到圆的知识在中学几何教学中占有的比例较大,与此相关的概念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在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圆的切线等一些基础知识。首先,通过让学生观看一则“海上升明月”的视频,然后,用圆形代表月亮,用直线代表海平面,尝试画出月亮升起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结合视频画出了三种情况(即半个月亮升起时、月亮刚好全部升起还未离开海平面时、月亮升高后离开海平面时),通过对这三种情况的观察和理解,对于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于这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几何学习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创设几何学习情境
很多学生对于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缺乏充分的认知,认为几何就是一堆图形符号、各种各样的定理,而没有发现几何知识的美,所以觉得学习几何知识是无趣的,在课堂上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提高初中几何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借助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学用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几何学习创设有效的情境。
在教学九年级数学《相交弦定理》一课时,考虑到这一部分内容是属于“与圆相关的比例线段”的知识,反映了圆的内部两条相关弦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则视频短片,教师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些广告牌固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应该在圆形广告牌后面设计十字架。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假设圆形广告牌的直径是1米,要在距离直径一端0.2米的地方增加一条钢筋,两端与圆连接,用来加固广告牌,那么这条用来加固的钢筋应该有多少米?此时学生陷入了困惑,不知道如何解答。教师适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圆的相交弦定理后,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解答了。”此后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一成不变地讲解几何概念、例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练习,长期以来都是初中几何课堂教学的真实现状。在这种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各种感官得不到有效的刺激,思維也处于沉寂的状态。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加强生生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充分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几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景区中的缆车缓缓上下山的情形、人们站在商场的滚动电梯上的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小组讨论:什么是平移?平移的两大要素是什么?平移的性质是什么?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分析之后,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平移是把一个物体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个过程叫做平移。”“平移与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有关。”“平移的物体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他都没有发生变化。”教师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探究活动,为学生自主发现创造机会,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时,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几何世界的美,促使学生探究几何的奥秘,关注学生学习几何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的知识与方法、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