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肠间质细胞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AC)与肠间质细胞(ICC)及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AC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6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术中取活检组织作为实验组标本;选取非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手术患者15例,切取食管下括约肌作为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显微镜下随机选取3个视野观察ICC和由一氧化氮合酶在两组食管下括约肌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计算肠间质细胞的个数和半定量判定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强度。结果光镜下观察,对照组食管下括约肌中有肠间质细胞分布,呈梭形,两端细长突起,弥散分布在肌层中,与肌束平行走向,部分肠间质细胞间突起相互连接,每切片平均计数(11.2±7.4)个。实验组中肠间质细胞分布稀疏,细胞突起不明显,每切片平均计数(5.8±5.6)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下括约肌中也可见一氧化氮合酶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对照组染色神经纤维粗大,染色深,实验组中神经纤维纤细,染色淡,分布稀疏,两组在染色强度上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13)。结论肠间质细胞和一氧化氮合酶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下括约肌中分布和表达异常,两者可能与贲门失弛缓症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乳头插管成功是ERCP诊治的关键,但常会遇到困难,此时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术(needle—knife precut papillotomy,NKPP)和针状刀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是常选择的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家报道疗效不一,且很少有详细的手术方法和清晰的手术图片供大家参考和评价。我们采用针状刀对常规乳头插管困难的病例进行逐层切开,分
目的评价环扫超声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食管黏膜下病变与纵隔病变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53例由于胃镜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不能明确来源的表现为食管隆起性病变患者,首先行超声微探头检查,明确大致起源后换用环扫超声内镜检查,综合两者结果做出诊断并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与CT诊断食管黏膜下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0.9%(20/22)、50.0%(11/22),特异度分别为9
患者因胸痛于我院心胸外科住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I型),2012年3月23日行升主动脉+全弓人工血管置换+远端支架象鼻植入术治疗。术后转ICU,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无痛内镜可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舒适地接受内镜诊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但是由于其诊疗时间短、频率高、运转快,且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导致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旧。因此,加强对无痛内镜患者的安全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回顾分析前期发生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病例的基础上,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改进无痛内镜患者的安全管理流程并应用于临床,后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ERCP于1968年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经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其总体相关并发症逐渐减少,但目前仍在6%~8%左右。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胰腺炎、胆道感染等,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插管困难、乳头括约肌预切开、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随着ERCP诊疗技术的进展及诊疗范围的扩大,一些少见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现就其临床表现、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年患病率为(48~160)/10……6,病死率高达10%~14%。上消化道出血中以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NVUGIB)最为常见,而消化性溃疡出血又是NVUGIB中最主要的一种。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的隆起型病变或肿块,表面覆有正常黏膜。GIST患者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特异性,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多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微小的GIST患者常无临床表现。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可通过肿瘤的部位、形状、表面硬度、颜色来初步诊断GIST,但其诊断有限。
摘 要:客家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汉族族群。客家传统民俗艺术极其注重艺术声响的呈现与表达,礼俗与艺术声响完美结合。艺术声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满足听觉的艺术化音响,更是兼具深厚文化蕴蓄、人文情感与族群智慧的艺术样式,是展现客家族群人文精神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客家山歌;鼓乐;客家采茶戏  客家是历史上从中原迁至我国南方地区,目前聚居于赣闽粤边境地区、湘桂台港澳与东南亚
期刊
我院2005年至2012年问治疗皮革胃患者13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3例皮革胃患者中男5例、女8例,年龄29~69岁,平均4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饱胀12例、疼痛10例、纳差13例、消瘦13例、全身乏力9例、恶心6例、呕吐5例、贫血8例、腹水4例。
【摘要】目的探讨EUS在胃肠神经内分泌瘤(GI—NE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44例行内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NEN患者的临床资料、EUS下特点及EUS指导下的内镜治疗情况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44例共发现47处病灶(其中有2例为多发),其中4l处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瘤,6处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癌。EUS诊断41处神经内分泌瘤中18处起源于黏膜层、23处起源于黏膜下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