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前外侧入路有效减少肱骨干中段骨折手术桡神经损伤的研究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改良前外侧入路对于减少肱骨干中段骨折手术桡神经损伤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前外侧入路手术,观察组予以改良前外侧入路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0.26% (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手术在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其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导致活动受限.运动发育落后是脑瘫患儿面临的主要功能障碍,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推拿作为中国的传统康复疗法,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推拿对脑瘫患儿临床分型中的痉挛型、肌张力低下型、不随意运动型有很好的疗效,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现代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
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功法之一,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本文将通过对八段锦在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做一概述,以期为八段锦治疗颈椎病的推广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指导.
运动功能障碍是卒中后主要功能障碍之一,影响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阻碍其重返社会的进程.近年来,传统功法训练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总结传统功法训练对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论述其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肯定功法训练对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传统康复疗法的特色与优势,为卒中后综合康复提供中医康复方法.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食管癌术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以期为食管癌术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7例食管癌术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普通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5-HT和血皮质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SDS评分、5-HT及皮质醇水平均有改善作用.在改善SDS评分、5-HT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皮质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或骨骼等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或增生性改变的疾病,膝关节又以负重大、活动多而多发此病,中老年女性和老人患病较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很多医务工作者致力于本病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收集了近10年临床报道的资料,将常见治疗方法划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进行总结.
针灸疗法在治疗各类肋间神经痛中,既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也可作为补充治疗手段,都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应用新型皮内针——揿针,成为针灸治疗新的热门趋势.针灸治疗各类肋间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更多更严谨的临床试验.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进展,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肋间神经痛提供较好的研究思路和针灸治疗路径.
目的:探讨肩部强化训练联合穴位冲击波治疗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TG)组、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组和综合治疗(CT)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TG组增加肩部强化训练,ESWT组增加穴位冲击波治疗,CT组增加肩部强化训练联合穴位冲击波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FMA)评分、疼痛和水肿程度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三组患者上肢FM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01),疼痛和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膏摩对脑瘫幼鼠胃泌素以及胃动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是否能够改善脑瘫幼鼠的消化吸收功能.方法:选取SD幼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推拿组、涂膏组、膏摩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推拿组采用摩肾俞进行干预;涂膏组将六味地黄膏涂于肾俞穴部位;膏摩组将六味地黄膏涂于肾俞穴部位并采用指摩法摩肾俞穴;每日1次,共28天.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给予禁食处理.干预28天后处死取血,检测血清中GAS及MTL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GAS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冷热交替球囊导管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试验组采用冷热交替球囊导管进行经口扩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温球囊导管进行经口扩张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视频吞咽造影(VFSS)评分、Rosenbek渗透/误吸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扩张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SSA评分、VFSS评分、Rosenbek渗透/误吸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治疗的74例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认知功能训练,对比两组的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Ⅰ~Ⅲ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