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写与绘的有机结合,稳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便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教学状况;教学策略;读、写、绘结合;方法
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味地“填鸭式”,所有的一切都是教师的包揽,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一改往日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地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真正的领悟语文的真谛。语文教学中做好读写绘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是以提升学生思维和素养为目标的。
一、 小学语文教学普遍的目前状况
(一) 学生听之任之,缺乏独立思考
目前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他们担心学生不会学习,以至于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所以,索性就大包大揽起来,凡事都替学生分析好了,学生只是需要听、记忆便可,无须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教师对学生不敢放開手脚。本来在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可是由于教师的不放心和盲目的赶进度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由,忽略了学生作用,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学生却成了被动的听客,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本能,也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讲授内容过于肤浅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但是在学习知识,而且还是在学习做人。很多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落实好双基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深入分析理解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将文章肢解,粗枝大叶的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最终达不到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
二、 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 通过绘画,培养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天马行空的年龄,他们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幻想和想象,鉴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指导他们绘画,指导他们画直观可感的事物,进而引导他们依据此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指导绘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也为日后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指导方法,发散思维
设置疑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学到一篇新的课文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提出的疑问也许有些幼稚,但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尊重孩子的见解。随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挖掘问题。因此,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他们要找问题,就要认真阅读文本,就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由于小学生的“攀比心”都很强,在他们相互“攀比”的情形之下,他们都会认真地阅读,认真的思考的,这无疑是把读和思巧妙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所以,只要指导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放手指导学生自己去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深究文本,拆解补白
当学生提出疑问后,可以试着将问题归类,暂时不做解答,借此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尽可能地从文本中挖掘问题的根源,依据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共同解决所遗留的问题。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相互提出的问题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借此再深入挖掘教材,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再去解决,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估计这些问题也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之后教师就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感,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等等,引导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最终达到与作者和文本产生共鸣的效果。
(四) 多维诵读,情感共生
诵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单一或片面,诸如单人诵读、集体诵读、分角色诵读都能够推动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组织诵读的时间也能够自主选择,有早读时段、课前导读、课堂齐读等。通过诵读可以增进对文章情感渗入,能够将文中那份或悲、或喜,或激扬、或低沉的心声“读”出来,还能够将文中深埋着的情感尽情地再现与释放,使语文课堂真正“灵活”起来。
(五) 生活写作,写作生活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产生共鸣,加之他们又有现实生活的经历,教师再次教学时,就可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告诫他们,自己的经历稍做加工也完全可以成为好的文章。当学生有了这颗定心丸后,教师可以具体的指导学生如何做,指导他们如何将现实的经历变为文本,而且还能让看了自己文本的人,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这样,学生会很期待教师方法的传授,学起来也是会非常认真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学生写作文无素材,出现胡编乱造的情形,也会使作文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因此,将课上与课下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但教师能轻松自如的进行教学,而且学生学习起来也是信心十足,读写的有效结合,是真正地符合大语文观的理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夯实双基,在此基础上,注重课堂中读的训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将学生的读、写和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的想象力,在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观的教育理念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卓晓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关键词: 教学状况;教学策略;读、写、绘结合;方法
小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味地“填鸭式”,所有的一切都是教师的包揽,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一改往日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地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真正的领悟语文的真谛。语文教学中做好读写绘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是以提升学生思维和素养为目标的。
一、 小学语文教学普遍的目前状况
(一) 学生听之任之,缺乏独立思考
目前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他们担心学生不会学习,以至于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所以,索性就大包大揽起来,凡事都替学生分析好了,学生只是需要听、记忆便可,无须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教师对学生不敢放開手脚。本来在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可是由于教师的不放心和盲目的赶进度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由,忽略了学生作用,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学生却成了被动的听客,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本能,也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讲授内容过于肤浅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但是在学习知识,而且还是在学习做人。很多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落实好双基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深入分析理解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将文章肢解,粗枝大叶的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最终达不到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
二、 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 通过绘画,培养想象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天马行空的年龄,他们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幻想和想象,鉴于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指导他们绘画,指导他们画直观可感的事物,进而引导他们依据此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指导绘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也为日后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指导方法,发散思维
设置疑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学到一篇新的课文后,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提出的疑问也许有些幼稚,但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尊重孩子的见解。随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挖掘问题。因此,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他们要找问题,就要认真阅读文本,就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由于小学生的“攀比心”都很强,在他们相互“攀比”的情形之下,他们都会认真地阅读,认真的思考的,这无疑是把读和思巧妙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所以,只要指导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放手指导学生自己去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深究文本,拆解补白
当学生提出疑问后,可以试着将问题归类,暂时不做解答,借此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尽可能地从文本中挖掘问题的根源,依据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共同解决所遗留的问题。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相互提出的问题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借此再深入挖掘教材,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再去解决,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估计这些问题也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之后教师就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感,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等等,引导学生拉近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最终达到与作者和文本产生共鸣的效果。
(四) 多维诵读,情感共生
诵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单一或片面,诸如单人诵读、集体诵读、分角色诵读都能够推动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同时,组织诵读的时间也能够自主选择,有早读时段、课前导读、课堂齐读等。通过诵读可以增进对文章情感渗入,能够将文中那份或悲、或喜,或激扬、或低沉的心声“读”出来,还能够将文中深埋着的情感尽情地再现与释放,使语文课堂真正“灵活”起来。
(五) 生活写作,写作生活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产生共鸣,加之他们又有现实生活的经历,教师再次教学时,就可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告诫他们,自己的经历稍做加工也完全可以成为好的文章。当学生有了这颗定心丸后,教师可以具体的指导学生如何做,指导他们如何将现实的经历变为文本,而且还能让看了自己文本的人,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这样,学生会很期待教师方法的传授,学起来也是会非常认真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学生写作文无素材,出现胡编乱造的情形,也会使作文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因此,将课上与课下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但教师能轻松自如的进行教学,而且学生学习起来也是信心十足,读写的有效结合,是真正地符合大语文观的理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夯实双基,在此基础上,注重课堂中读的训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将学生的读、写和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的想象力,在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观的教育理念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卓晓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