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和推广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hen113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宗旨。目前而言,全科护理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破,为人们的医疗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的推广和使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此作为切入点,寻找推广全科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全科护理;社区护理;措施
  一、全科护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全科护理的概念
   顾名思义,全科护理是与专科护理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以个人的健康为中心,围绕着每一个个体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而不单单是针对某一专科疾病进行护理。通常而言全科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主要适用于社区护理当中。针对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以护理为重点,以预防、保健、康复为辅助手段,最大限度的保障病人的健康问题。
  (二)全科护理的特征
   与医院专科护理相比,全科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全科护理主要适用于社区当中。医院的管理结构与社区不同,它的管理、运行以及人员的安排上更加细化,并且医院的病人数量更多,如果不实行专科护理,会给医院的工作困扰,同时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而社区不同,它所面对的病人数量比较少,而且管理结构也比较简单,全科护理更符合社区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康复。
   其次,全科护理的工作范围广。医院的专科护理主要是以某一专科为范围进行护理,例如,神外的护理人员只负责神外方面疾病病人的护理,但是全科护理是以个人为单位,涉及到基础护理,各种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全科护理人员来说,要求更多,挑战更大。
   第三,全科护理的灵活性更强。可以说全科护理是一种弹性的护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随时调整工作内容,虽然一些常规的工作内容大体一致,但是当出现急诊时,诊断、病床以及一些处置工作都是临时决定的。虽然相较医院而言不利于管理,约束性比较差,但是也具备自身独特的优点,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全科护理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社区护理的不断完善以及今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全科护理的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二、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的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都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全科护理也不例外,它在社区护理的推广和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医护队伍不健全
   在整个全科护理当中,医护人员处于核心地位,对患者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有精湛而全面的护理知识、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在专业知识上,全科护理比专科护理的要求更高,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多种护理知识,不仅涉及到各种专科知识,还包括心理护理等方面。一方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我国的全科护理起步比较晚,在护理人员的培养上仍然没有形成全科护理观念,虽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全科护理的适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全科护理的人才严重匮乏。这对医护人员本身以及我国医护人员的培养机制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如果全科护理人员的知识不够全面、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很难应对全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社区的工作内容较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更高,但是工资水平较医院又比较低,大多数的医护人员更愿意到医院工作,如此一来便导致社区全科护理人员紧缺。护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护理人员,但是人才的紧缺,制约了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推广和应用,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解决医护人员紧缺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全科护理发展机制不健全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社区护理模式开始引进中国,在社区护理的实践当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实行全科护理的必要性,并由此开始全科护理探索的脚步。而国外的全科护理已经存在并发展了一百多年,早已日趋完善,我国的全科护理模式还是在借鉴国外的全科护理明尼苏达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全科护理在我国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全科护理的理论研究者较少。一套完善的发展模式必须要有科学而充分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我国在全科护理方面没有权威的专家学家。虽然现在一些高校开设了全科护理的研究课程,但是仍然以培养医院专科护士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收效甚微,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从本质上讲,社区的护理人员与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是一样的,甚至工作量更多,但是实践中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低于医院的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待遇环境下,人们自然更愿意到医院工作。另外由于社区护理仍然探索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多仍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所以也给全科护理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阻碍。
  (三)组织结构不完善
   与医院的临床专科护理相比,社区的全科护理的特点之一便是它的灵活性。社区服务体系仍然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定论,再加上社区护理自身的性质,使得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变化性比较大,难以形成一套固定的组织结构。首先,社区护理的硬件设备不齐全。社区接受的患者数量比较少,客流量较为固定,而且各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少,难以支付各种器材的购买费用。其次,社会卫生保障体系的不一致,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承受能力的不同等原因使得全科护理在发展中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也使得社区的全科护理工作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此外,社区护理术语、交通信息联络体系等方面也有待改善。
  三、完善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
   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护理人员,丰富而全面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这比专科护理的要求更高。为了满足社区护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应当重视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全科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护人员也应形成良好的工作素养,自觉主动的接受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要求的提高,医护人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再教育,全科护理内容复杂,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此外,针对社区全科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比医院临床护士低的现状,应当适当的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待遇问题,通过保障基本的工资以及奖金、保险等福利,提高人们对社区全科护理工作的积极性,积极的投身到社区全科护理工作当中。从以上两方面同时着手可以有效的环节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全科护理发展机制
   若要建立完善的全科护理发展机制,理论模式的探索和人才的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高校应当提高重视,建立全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通过教学研究,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护理发展模式,为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此外,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教育机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随着全科护理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建立专门培养全科护理人才的学校是必然趋势,通过高校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了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出来之后能够学有所用,高校与社区间应当加强合作,以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社区护理的要求,也确保今后的就业问题。建立专门的全科护理培养学校,可以使得全科护理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的加以完善,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健康问题。
  (三)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
   为了实现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我国在医疗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变革,而社区护理是解决人们“看病难”问题的关键措施,因此如何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以实现“病有所医”成为了重点问题。首先,设备和仪器是进行全科护理的手段和基础,如果没有仪器,医术再精湛也难以保证疾病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社区全科护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而保证社区的设备和仪器齐全,当居民来看病时能够满足基本的设备需求。其次,在满足社区护理营利性的前提上,综合考虑人们的经济水平、我国的医疗水平等因素,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形成统一的收费标准是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组织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社区护理应当尽量克服灵活多变的特点,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
  四、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的医疗护理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科护理的特点和作用决定其今后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虽然全科护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理论和实践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通过在高校建立全科护理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全科护理发展机制以及完善社区全科护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全科护理一定能够在社区护理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涛.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4)
  [2] 孙全珍;胡丽平;康明村.对全科护理的思考.护理与康复.2014(07)
  [3] 高元鹏;郭晓靖;薄纯露;彭鲁峰.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于推广.中外医学研究.2013(03)
  [4] 袁力.社区护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启示[J]. 护理管理杂志,2004(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总结影响我院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原因,研究细节化护理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分阶段针对性的将护理情况进行前后比较,并不断的总结完善实施方案。结果:实行细节化护理方案后护理质量明显增加,没有因护理不善造成的并发症,患者和家庭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普外科行细节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抑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需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1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80例。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信任程度、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信任程度和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产妇产后尿潴留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4例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尿率为1.35%,尿潴留发生率为2.70%,首次排尿时间为(37.41±5.31)min;对照组导尿率为12.67%,尿潴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DC-DC-CIK细胞经外周静脉回输治疗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48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全程给予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并加强输注过程的观察与护理,从而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结果: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48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顺利完成DC-CIK细胞静脉回输治疗,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活动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加强以及其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所选时间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另外选择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病例所选时间为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本医院在2014年6月份开始,在基层医院外科护理活动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以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总满意程度。结果:在人文关怀实施前的对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手术室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的108例患者,按期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手术室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12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
期刊
摘要: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为外伤后严重症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快速改善休克症状,及时扩充血容量,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频发,导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赢取足够的抢救时间,正确时间内实施急救护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现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收的107例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比较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电切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半年时间对7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归纳手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70例患者术后出现1例冲洗液漏人腹腔,35例出现尿失禁,25例用力大便出现鲜红色血尿,1例患者更换尿管引起出血,1例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引起出血,1例尿管堵塞、膀胱痉挛,15例因咳嗽尿管内出现少量鲜红色血尿,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70例患者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