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1) 联系孔子有关“礼”的思想,在横线上补写出第二则材料中“礼后乎”一句省略的内容。
礼后_______乎
(2)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孔子对学《诗》的基本态度或思想。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说的“乡原”指的是哪一类人。
(2) 根据第二则材料,分析孔子视“乡原”为“德之贼”的原因。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
(1) 解释第一则材料中“言语”“文学”的含义。
(2) 颜渊在孔子众多弟子中“德行”排第一,请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颜渊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1) 写出材料中与“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楚辞·渔父》)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2) 请说明孔子感叹“末之难矣”的丰富内蕴。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1)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历史人物陈友谅、石友三名字的含义。
(2)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以“友便佞”为“损”的原因。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①?’”子路终身诵之。 (《论语·子罕》)
【注】 ①臧:善,好。
(1) 从第一则材料中选取四字,与成语“不忮不求”组成一副意义连贯、音韵和谐的对联。
(2)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对人际交往的看法。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
对材料中“吾与女”的“与”字有两种解释,一为动词“赞同”,一为连词“和”。你认为哪种解释更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1) 联系孔子有关“礼”的思想,在横线上补写出第二则材料中“礼后乎”一句省略的内容。
礼后_______乎
(2)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孔子对学《诗》的基本态度或思想。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说的“乡原”指的是哪一类人。
(2) 根据第二则材料,分析孔子视“乡原”为“德之贼”的原因。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
(1) 解释第一则材料中“言语”“文学”的含义。
(2) 颜渊在孔子众多弟子中“德行”排第一,请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颜渊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1) 写出材料中与“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楚辞·渔父》)意思相近的一句话。
(2) 请说明孔子感叹“末之难矣”的丰富内蕴。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1)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历史人物陈友谅、石友三名字的含义。
(2)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以“友便佞”为“损”的原因。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①?’”子路终身诵之。 (《论语·子罕》)
【注】 ①臧:善,好。
(1) 从第一则材料中选取四字,与成语“不忮不求”组成一副意义连贯、音韵和谐的对联。
(2)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对人际交往的看法。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
对材料中“吾与女”的“与”字有两种解释,一为动词“赞同”,一为连词“和”。你认为哪种解释更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