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当前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呈现出的贸易特点、我国外贸新形势,以及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联系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思考,为相关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132-02
  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国际贸易实务》既是培养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该课程的设立目的。针对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以顺应当代的国际贸易发展需求。
  一、当前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一)贸易保护主义兴起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相应地贸易争端、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我国长期以来就一直承受着反倾销案等争端的困扰。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之后,一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外国对华贸易摩擦频频发生。2008 年“金融海啸”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遭受重创,为了恢复本国经济、转移危机,旨在打击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兴起。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首当其冲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在“后危机时代”,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会立即减弱,为了配合“再工业化”等战略,发达国家经济体对中国相关产品的贸易摩擦还将长期化、常态化。近年来,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已经覆盖到整个贸易领域:从低端产业到高端产业、从单个企业到整个行业蔓延,涉及的金额和国家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两反一保”(反补贴、反倾销、特别保障)等贸易壁垒,非市场经济地位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特保案等新型贸易保护手段也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如欧盟与美国,也存在着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外贸行业受到的国际贸易摩擦不仅数量更多、涉及面更广,而且度也日益加深,应对贸易摩擦也更加困难,对外贸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也更高。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物流服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普及,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海淘”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快了“无国界经济”的进程。电子商务突破了信息障碍,造就了比价经济模式;突破了时间障碍,造就了实时经济模式;突破了空间障碍,造就了直接经济模式。电子商务的出现,实现了资源的跨国传递及信息共享,从而减小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现代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带来了契机。
  (三)中国外贸结构层次变化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跃升,从而带动外贸品质的提升。我国初期出口的商品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而现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了我国外贸的主打产品。在很多资源性产品领域,我国也由出口国成为了进口国。同时,我国的贸易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继续以欧美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也拓展了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往来。中非进出口贸易总量持续上涨。
  (四)政治对国际贸易影响增强
  国际贸易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各国的国内各项经济政策和政治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频频推出各项政策,设计的范围更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比如,利用本国的产业调整来引导外贸结构的调整,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影响本币汇率,利用环保等政策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同时,中东问题、乌克兰问题,以及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等因素,也将给地区乃至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环境带来冲击。
  二、当前外贸形势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
  (一)较强的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实践性是其基本品质。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报关、结算、多方沟通协调、填写各种报表等都需要良好的实践能力来执行。在当前的贸易纠纷迭起、陌生海外市场不断拓展的行业背景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翻书本、查手册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
  (二)较强的市场敏感度和良好的分析能力
  由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经济形势的变化、政治的动荡,平稳国际贸易环境被破坏,外贸收益和风险的可预测性下降,需要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市场敏感度和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并运用所学的经贸知识分析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会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预测和参考。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必须对经济地理、相关国家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及市场规律有很深的了解。
  (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国际贸易自身的定义就是跨境、跨地区的货品和服务交易,其服务对象的语言、社会文化往往与国内有很大差别。交易的基础是良好的沟通。虽然语言是国际贸易沟通的重要桥梁,但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同样的一句话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这就会造成对双方话语的不准确的理解、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能够理解文化差异产生的普遍规律和差异产生的背景,从而对不同的文化产生理解而非排斥,进而有助于与客户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有利于交流与沟通,促进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毕业生的数量也不少,同时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扩大。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国际贸易人才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外贸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国际贸易人才。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反映了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具体反映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上。   (一)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
  为了有别于职业学校的“岗位技能型人才”的“低层次”专业定位,很多高校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定位一般都是“培养国际贸易高级专门人才”。但这种定位过于笼统,缺乏明晰,在具体贯彻执行时往往异化为培养“理论人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同质化,失去了本课程的特色和设计目标。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对国际贸易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制作、报关实务等最基本的基础技能缺乏掌握,外贸单位也自然视之为“鸡肋”。同时,由于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学生很难快速掌握各项政策和实务背后的含义,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此外,还会使学生树立起课程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解释功能较差的印象,在以后的国际贸易职业生涯中,“经验主义”大行其道。
  (二)重理论轻实践
  长期以来在很多高校教学中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2]:在思想意识上,很多教师觉得讲授理论显得课程层次较高,认为具体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的中专生培训之后就能做,不需要大学生来掌握,所以未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高校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看待;在实践操作上由于大部分任课教师都没有国际贸易从业经验,教学过程中他们自然会倾向于自己更为擅长的理论领域。
  (三)实验室建设相对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相比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科实验室而言,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代表的社科类实验室建设尤为落后。不论是教学领导还是教师都没能认识到实验室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很多人心中“实验室”一词是与国际贸易专业毫不相关的。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甚至在有的学校连多媒体教学都不能实现,还是传统的“黑板加书本”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想要更多地掌握实践知识只能是一种奢望。
  四、应对策略分析
  为实现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的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零对接,也为了高质量地建设好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在总结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新需求和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迫切强调“以能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参考了总结很多同行意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好教学方略
  为彻底扭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本文认为应当首先编写好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案,并组建《国际贸易实务》教研组。在利用教学方案规范课堂教学的同时,课题组围绕教学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推广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方式。
  (二)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各个阶段的实习进程和实习效果,应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实践教学[6]。通过社会调查、模拟现场教学、参观外贸公司、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知识竞赛、学年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机会或提供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挑战杯’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
  (三)正确处理外语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实务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传授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相互矛盾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来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单纯地偏重于语言或专业知识,都不能讲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语言能力有机结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严格训练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商务知识、撰写商务文献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五、总结
  结合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总结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指明了培养目标。以此为对照,本文反思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明杰.基于素质教育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9-90.
  [2]赵绍全.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84-87.
  [3]廖明亮.浅析国际贸易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4,(8):184-184.
  [4]程达军.《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双语教学策略[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79-81.
  [5]周志霞.浅谈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课程的整合[J].潍坊学院学报,2006,6(4):141-142.
  [6]张慧.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J].时代金融,2013,(10).
  [7]刘鸿瑞.案例教学在中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8):1.
其他文献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出版社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究其原因,学生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潜能,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采用教师问
在省公司七届四次职代会暨2018年工作会议上,侯清国董事长的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坚持精益卓越,推动本质提升'作为省公司今后一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一题多解,注重应用,提高数学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在对信息管理专业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提出构建了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给出了实践教学安排表。该体系充分体现了应用型的要义,对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52-02  1.
每当夜深人静准备睡下的时候,就得有人从刚暖热不久的被窝里坐起来,套上棉衣来到炉火旁,看一看炉火的燃烧程度,再添些散煤把火'封好',在保证炉火一整夜不会烧灭的同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把优先发展与公平发展并提,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文件中是第一次。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是今年政府工
“终身教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名词的出现与流行、“微信”、“微博”、“微话”等通讯方式的使用与普及,这些现象均表明一个新时代已经悄然来到——微时代。作
基于大多数酮苯装置的原料种类较多,性质差别较大,需要溶剂配比随原料的变化而改变的情况下,阐述了酮苯装置常用溶剂的性质及作用,并分析了溶剂配比不同对脱蜡温差、产品收率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电工实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实际的电工实训效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探讨改进电工实训教学的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将高中生物教学体系也从本质上由知识型教学转变成为能力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核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对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  近些年来,生物教学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