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高山先生,《环球汉诗百年经典》《首届“国学盃”全国汉诗大赛》《当代百家绝唱诗词精选》编委会委员,《中华传世诗词选集》《中华当代诗词名家精品大全》编委委员,北京朝阳图书编著中心永久性艺术指导顾问,香港芙蓉文艺歌舞团行政总监,广东省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渤海高氏港澳宗亲联谊会顾问,香港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香港高氏宗亲会副会长等,曾任香港深圳市龙岗同乡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山先生艰苦奋斗的原动力是“饮水思源”。他说做人“不要埋没良心”,也“不要忘记修行”,他深知“帮别人也是帮自己”,“骗别人也是骗自己”,故他“宁可自己同情别人”,“宁愿自己帮助别人”,也绝不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他性格开朗豪放,治学严谨谦恭,为人友善和气,做事认真踏实。他用十二个字形容自己的前半生,那便是:“先苦後甜,勤奋好学,问心无愧”。他一直都在用笔耕践行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他是“半个”诗人,也是“有抱负没有野心的豪傑”。
爱国爱港人士
“先圣宗师万古流,光如日月照千秋。炎黄学子祀华诞,礼义薪传应效尤。”一首《庆贺孔圣华诞》,倾释了高山先生对大圣孔子的敬仰与对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他将“振兴中华”視为一名中国人最重要的使命,他用行动为传承文化献心献力。
七十年代,来自香港的一个中国学生到日本留学,因闯红灯被日本记者发佈新闻批评中国人不礼貌。同时期,一德国女记者问一位香港文学批评家:“中国人的聪明到哪里去了?”这不禁让中国人陷入了沉思。作为爱国爱港人士、优秀诗人、儒商的高山先生,在看惯了各种社会现象之後得出一个结论:影响中国人素质和未来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化。
21世纪是个科技领先的时代,历经几千年历史淘洗的中华传统文化,卻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崇尚的内涵为世世代代所传扬,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类,如果要和谐地生活下去,必须向两千五百年的孔子文化学习。”而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後也得出结论:“世界上除了中文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有这样精炼、精美。21世纪如果中国文化起不到主导世界的作用,将成为整个人类的大悲剧。”高山先生深刻领悟到,国家要强大,必须利用软实力,而中国的软实力就是流传千年而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文化。高山先生为人磊落,为自己立下三条坚决不能打破的规矩:“危害民族利益与世界和平的事不做;损害亲戚朋友利益的事不做;把金钱、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事不做。”传承的基础就是践行,高山先生严格律己,以表对践行传统文化的决心,故能拥有君子般的情怀,正直大义,坦坦荡荡。他言,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就应该做个大丈夫,唯有弘扬文明、振兴中华才是大丈夫所为。他是这麽说的,也是这麽做的。对於中国文化,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振兴中华献出一份绵薄的力量。他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在多数文学竞赛中得奖,也曾在服务工作中屡获殊荣,但他总会不断地为文学活动和社会团体捐赠善款,以支持传统文化和社团服务的推动。
中华文化千古一脈,震灼世界,决不能在我们手里中断,这是高山先生心中最强烈的信念。中国人聪明且多才多艺,他希望每个国人都能夠怀着天下为公的精神,把才能尽在振兴中华文化上。“如何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荣兴旺而立於不败之地,同时又能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唯一的道路就是践行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今是太平盛世,我希望所有龙的传人支持这一伟大行动,出钱出力为中华,加速实现中国梦。”慷慨正义之中,流露出高山先生一份深深的中华情怀。
优秀诗人
“男儿立志出乡关,事业无成不肯还。心恋故乡龙井水,天涯处处是甘泉。”他渴望出人头地,不闯出辉煌誓不还乡,虽是思念故乡《甘泉》水,但仍然将其付诸笔端,在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中寄託一份遊子的情思。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最优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国是诗的大国,学习古典诗词是维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必要手段。高山先生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很早就对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创作期间经历了许多学习的苦,然而,高山先生的精神就是那麽的坚韧,给予他力量的,大概是其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与决心。
热爱古典诗词必也有着一颗诗意的心,生活中的高山先生总是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对事物的感受和体悟已经达至一定的境界。他坚持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习惯於爬格子,或歌颂党歌颂祖国,或痛批黑暗抨击腐败,或抒情写意舒缓心境,语言平实无华而又不失大气,这与他质朴温和的为人是一致的。他说自己是个“观察型、思考型、参谋型及实幹型、巧幹型的业餘诗人”,他亦因多才多艺而又能歌善舞被戏称为“刘三姐之弟”,所得之言,名副其实。
“难得鲜花真可爱,清香艳丽世人夸”,清丽的文字间抒发对水仙花的喜爱,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铁骨天生无所惧,敢为真理作先锋。”虽还是詠唱植物之作,卻多了一份哲思,以松之清高傲骨比喻诗人的高风亮节,託物言志;
“冲锋陷阵我为首,天下奇才一介儒”,高山先生的诗句,不仅有着詠物之阴柔,也颇具言志之豪迈,一种能屈能伸、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情怀从笔端渗出……
有人曾用“勤奋、聪明、热情”六个字形容高山先生的品质,他确实是这样的,天资聪颖的他通过勤学努力写得一首好文,同样也练就一手好字,艺术修养可见一斑。他曾经慷慨说道:“我要为振兴中华出钱出力,就算没有足夠的资金,我也会拿起我手中的笔,用我的心,为振兴中华而奔走、疾呼!”拳拳赤子之心溢於言表。 儒商
“不信心神尽化灰,誓将命运独寻回。图强发奋爭奇蹟,岂让苍天枉我才。”一首《不信》,让人读出了一种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他深感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故其一生都在前行的路上。
高山先生常说自己是“半个诗人”,他看到专注文学创作的作者生活大多過得很拮据,生性果敢的他不甘於做个穷秀才,而立志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儒商”。
1943年,高山先生出生在深圳市龙岗区一个贫困的农家。高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在她身上,拥有勤劳善良、守时守信等诸多优秀品质,这也深深影响着高山先生。高父一生将其青春力量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959年因无钱治病而去世,临走时只给他留下几句话:“孩子,我的一生没有成功,你要替爸爸成功。有三条你需谨记:第一,好好孝顺妈妈;第二,发奋读书,好好做人;第三,为国家爭气爭光。”
从此,高山先生与母亲相依为命,当邻村小朋友以“穷鬼仔”嘲笑他时,母亲接纳了他的嚎啕大哭:“孩子,穷不要紧,但一定要穷得有志气,有骨气,为父母、为自己爭气!”他说他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他将父亲的教诲常记於心,对母亲关爱备至,一个饼只吃一半,另一半总会留给母亲。说到动情处,高山先生淚流不已,他感激母亲,而这种感激最终化为一股力量,激励着他向前走。他说他的人生有两个成功,一是父母和家庭的成功,二是借着共产党发放的助学金完成小学到中学学业,这个恩情他永远也忘不了,他发誓,日後若有成就,一定要饮水思源,报效国家。
1962年,高山先生来到香港,贫寒的家境让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刚开始,他送外卖做杂工,生活異常艰辛,但能坚持、能做到“事不惊人死不休”的才是高山!1966年,高山先生回乡省亲,被扣留在生产队务农,並主动将香港身份证、回港证交到治保人朱盛昌手里,也写下决心书、保证书,保证会在家乡安心工作,侍孝母亲。更向所有青年发起挑战,绝不留恋香港,坚持把青春力量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年方21岁,但无人敢来迎接他的这一挑战,足见其决心之坚定。
1971年,高山先生再次回到香港打拼,历经十数年的艰辛,终於积攒了足夠的积蓄,於1985年正式走进餐饮业。他接下来的计划是投资开一间大店铺,以“高山酒家”命名,释义如下:“高坡恭敬拜贤师,山下勤耕学作诗。酒毒赌嫖全不染,家庭幸福永无悲。”这首诗,是高山先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他白手起家,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他的血与淚,但他仍会从做生意赚来的资金中取出一部分用以支持慈善公益事业,还将创办一所高山社会大学校外进修学校,以此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
高山先生的母校校长曾钦泉对他这样评价:有才有德,重情重义。也有人说高山先生是“有抱负没有野心的豪傑”,他就是这样的意志惊人而又坦然澹泊,他的思想和热情足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平日,他用传统文化践行着生活意趣,如他所说的丈夫的“三从四得”和“三心二意”便值得回味——太太说的话要听从,太太上街要随从,太太看电影要护从;太太花钱要捨得,太太饿了要煮得,太太发脾气要忍得,太太化粧要等得;爱心,真心,耐心;使太太春风得意,事事如意。话音刚落,一份暖意从眉宇间流淌开来。
古人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寓君子崇高的品行,此句一直为高山先生所喜爱。高山的精神就是服务国民,敢於创新,卓众超群,所以他善於奉献、创造,从而与众不同。如今,退休後的他仍保持着年轻人身上的激情与活力,像一座高山一样,吸收着万物的灵气,向社会释放着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高山先生,《环球汉诗百年经典》《首届“国学盃”全国汉诗大赛》《当代百家绝唱诗词精选》编委会委员,《中华传世诗词选集》《中华当代诗词名家精品大全》编委委员,北京朝阳图书编著中心永久性艺术指导顾问,香港芙蓉文艺歌舞团行政总监,广东省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渤海高氏港澳宗亲联谊会顾问,香港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香港高氏宗亲会副会长等,曾任香港深圳市龙岗同乡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山先生艰苦奋斗的原动力是“饮水思源”。他说做人“不要埋没良心”,也“不要忘记修行”,他深知“帮别人也是帮自己”,“骗别人也是骗自己”,故他“宁可自己同情别人”,“宁愿自己帮助别人”,也绝不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他性格开朗豪放,治学严谨谦恭,为人友善和气,做事认真踏实。他用十二个字形容自己的前半生,那便是:“先苦後甜,勤奋好学,问心无愧”。他一直都在用笔耕践行对传统文化的吸纳与传承,他是“半个”诗人,也是“有抱负没有野心的豪傑”。
爱国爱港人士
“先圣宗师万古流,光如日月照千秋。炎黄学子祀华诞,礼义薪传应效尤。”一首《庆贺孔圣华诞》,倾释了高山先生对大圣孔子的敬仰与对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他将“振兴中华”視为一名中国人最重要的使命,他用行动为传承文化献心献力。
七十年代,来自香港的一个中国学生到日本留学,因闯红灯被日本记者发佈新闻批评中国人不礼貌。同时期,一德国女记者问一位香港文学批评家:“中国人的聪明到哪里去了?”这不禁让中国人陷入了沉思。作为爱国爱港人士、优秀诗人、儒商的高山先生,在看惯了各种社会现象之後得出一个结论:影响中国人素质和未来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化。
21世纪是个科技领先的时代,历经几千年历史淘洗的中华传统文化,卻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崇尚的内涵为世世代代所传扬,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类,如果要和谐地生活下去,必须向两千五百年的孔子文化学习。”而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後也得出结论:“世界上除了中文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有这样精炼、精美。21世纪如果中国文化起不到主导世界的作用,将成为整个人类的大悲剧。”高山先生深刻领悟到,国家要强大,必须利用软实力,而中国的软实力就是流传千年而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文化。高山先生为人磊落,为自己立下三条坚决不能打破的规矩:“危害民族利益与世界和平的事不做;损害亲戚朋友利益的事不做;把金钱、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事不做。”传承的基础就是践行,高山先生严格律己,以表对践行传统文化的决心,故能拥有君子般的情怀,正直大义,坦坦荡荡。他言,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就应该做个大丈夫,唯有弘扬文明、振兴中华才是大丈夫所为。他是这麽说的,也是这麽做的。对於中国文化,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振兴中华献出一份绵薄的力量。他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在多数文学竞赛中得奖,也曾在服务工作中屡获殊荣,但他总会不断地为文学活动和社会团体捐赠善款,以支持传统文化和社团服务的推动。
中华文化千古一脈,震灼世界,决不能在我们手里中断,这是高山先生心中最强烈的信念。中国人聪明且多才多艺,他希望每个国人都能夠怀着天下为公的精神,把才能尽在振兴中华文化上。“如何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荣兴旺而立於不败之地,同时又能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唯一的道路就是践行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今是太平盛世,我希望所有龙的传人支持这一伟大行动,出钱出力为中华,加速实现中国梦。”慷慨正义之中,流露出高山先生一份深深的中华情怀。
优秀诗人
“男儿立志出乡关,事业无成不肯还。心恋故乡龙井水,天涯处处是甘泉。”他渴望出人头地,不闯出辉煌誓不还乡,虽是思念故乡《甘泉》水,但仍然将其付诸笔端,在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中寄託一份遊子的情思。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最优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国是诗的大国,学习古典诗词是维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必要手段。高山先生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很早就对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创作期间经历了许多学习的苦,然而,高山先生的精神就是那麽的坚韧,给予他力量的,大概是其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与决心。
热爱古典诗词必也有着一颗诗意的心,生活中的高山先生总是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对事物的感受和体悟已经达至一定的境界。他坚持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习惯於爬格子,或歌颂党歌颂祖国,或痛批黑暗抨击腐败,或抒情写意舒缓心境,语言平实无华而又不失大气,这与他质朴温和的为人是一致的。他说自己是个“观察型、思考型、参谋型及实幹型、巧幹型的业餘诗人”,他亦因多才多艺而又能歌善舞被戏称为“刘三姐之弟”,所得之言,名副其实。
“难得鲜花真可爱,清香艳丽世人夸”,清丽的文字间抒发对水仙花的喜爱,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铁骨天生无所惧,敢为真理作先锋。”虽还是詠唱植物之作,卻多了一份哲思,以松之清高傲骨比喻诗人的高风亮节,託物言志;
“冲锋陷阵我为首,天下奇才一介儒”,高山先生的诗句,不仅有着詠物之阴柔,也颇具言志之豪迈,一种能屈能伸、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情怀从笔端渗出……
有人曾用“勤奋、聪明、热情”六个字形容高山先生的品质,他确实是这样的,天资聪颖的他通过勤学努力写得一首好文,同样也练就一手好字,艺术修养可见一斑。他曾经慷慨说道:“我要为振兴中华出钱出力,就算没有足夠的资金,我也会拿起我手中的笔,用我的心,为振兴中华而奔走、疾呼!”拳拳赤子之心溢於言表。 儒商
“不信心神尽化灰,誓将命运独寻回。图强发奋爭奇蹟,岂让苍天枉我才。”一首《不信》,让人读出了一种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他深感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故其一生都在前行的路上。
高山先生常说自己是“半个诗人”,他看到专注文学创作的作者生活大多過得很拮据,生性果敢的他不甘於做个穷秀才,而立志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儒商”。
1943年,高山先生出生在深圳市龙岗区一个贫困的农家。高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在她身上,拥有勤劳善良、守时守信等诸多优秀品质,这也深深影响着高山先生。高父一生将其青春力量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959年因无钱治病而去世,临走时只给他留下几句话:“孩子,我的一生没有成功,你要替爸爸成功。有三条你需谨记:第一,好好孝顺妈妈;第二,发奋读书,好好做人;第三,为国家爭气爭光。”
从此,高山先生与母亲相依为命,当邻村小朋友以“穷鬼仔”嘲笑他时,母亲接纳了他的嚎啕大哭:“孩子,穷不要紧,但一定要穷得有志气,有骨气,为父母、为自己爭气!”他说他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他将父亲的教诲常记於心,对母亲关爱备至,一个饼只吃一半,另一半总会留给母亲。说到动情处,高山先生淚流不已,他感激母亲,而这种感激最终化为一股力量,激励着他向前走。他说他的人生有两个成功,一是父母和家庭的成功,二是借着共产党发放的助学金完成小学到中学学业,这个恩情他永远也忘不了,他发誓,日後若有成就,一定要饮水思源,报效国家。
1962年,高山先生来到香港,贫寒的家境让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刚开始,他送外卖做杂工,生活異常艰辛,但能坚持、能做到“事不惊人死不休”的才是高山!1966年,高山先生回乡省亲,被扣留在生产队务农,並主动将香港身份证、回港证交到治保人朱盛昌手里,也写下决心书、保证书,保证会在家乡安心工作,侍孝母亲。更向所有青年发起挑战,绝不留恋香港,坚持把青春力量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年方21岁,但无人敢来迎接他的这一挑战,足见其决心之坚定。
1971年,高山先生再次回到香港打拼,历经十数年的艰辛,终於积攒了足夠的积蓄,於1985年正式走进餐饮业。他接下来的计划是投资开一间大店铺,以“高山酒家”命名,释义如下:“高坡恭敬拜贤师,山下勤耕学作诗。酒毒赌嫖全不染,家庭幸福永无悲。”这首诗,是高山先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他白手起家,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他的血与淚,但他仍会从做生意赚来的资金中取出一部分用以支持慈善公益事业,还将创办一所高山社会大学校外进修学校,以此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
高山先生的母校校长曾钦泉对他这样评价:有才有德,重情重义。也有人说高山先生是“有抱负没有野心的豪傑”,他就是这样的意志惊人而又坦然澹泊,他的思想和热情足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平日,他用传统文化践行着生活意趣,如他所说的丈夫的“三从四得”和“三心二意”便值得回味——太太说的话要听从,太太上街要随从,太太看电影要护从;太太花钱要捨得,太太饿了要煮得,太太发脾气要忍得,太太化粧要等得;爱心,真心,耐心;使太太春风得意,事事如意。话音刚落,一份暖意从眉宇间流淌开来。
古人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寓君子崇高的品行,此句一直为高山先生所喜爱。高山的精神就是服务国民,敢於创新,卓众超群,所以他善於奉献、创造,从而与众不同。如今,退休後的他仍保持着年轻人身上的激情与活力,像一座高山一样,吸收着万物的灵气,向社会释放着源源不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