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连枷胸患者。根据患者所选择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内固定组52例及外固定组48例。除固定方法不同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各自治疗效果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指标,以及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恢复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出现胸廓畸形9例,肺部感染5例,骨不连2例,外固定组出现胸廓畸形23例,肺部感染9例,骨不连6例。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畸形、感染及恢复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率。
关键字: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临床效果
由创伤性肋骨骨折引起的连枷胸会严重损伤其正常的呼吸生理功能,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窒息[1]。因此,尽快稳定软化胸壁、消除反常呼吸、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是治疗连枷胸的关键。以往的处理手段为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呼吸机内固定等。研究显示[2],这些方法均存在固定不牢、疼痛剧烈、恢复缓慢、预后胸廓畸形等风险。本研究即选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法,以探讨该方法的实际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加本次研究的肋骨骨折引起的连枷胸患者共计100名,均为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入选的患者均满足以下入选条件:(1)患者外伤骨折后均无合并脑挫伤、截瘫以及严重休克等严重创伤。(2)患者患者年龄均<65岁,无精神障碍,无认知障碍。(3)患者均未合并心脏、肝脏及肾脏等重大疾病。内固定组患者共52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平均为(37.9±11.8)岁;外固定组患者共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平均(39.1±9.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外固定组:确诊后对患者先行胸壁软化区加压包扎,部分软化区位于前胸壁的患者采用布巾钳牵引悬吊;软化区范围过大者,难以采取加压包扎或呼吸功能难以维持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指征为:PaO2<60mmHg或PaCO2>50mmHg时,或呼吸频率>35次/min或<10次/min ,当存在严重呼吸肌损伤、重度肺挫伤以及严重肺泡通气不足等状况。
内固定组:术中解剖复位骨折肋骨后固定骨折肋骨,为避免大范围游离组织,选择固定的标准为胸中部、对胸廓影响大且错位明显的骨折进行固定。指征为:有大面积连枷胸、胸部存在大面积塌陷、变形或有严重胸廓畸形。肋骨断端分离错位、骨折端内翻、骨不连或合并胸骨骨折错位的,引起较大范围的肺不张、排痰无力、呼吸功能不全。
1.3观察指标
短期指标为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频率变化。随访指标为术后1月肺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类并发症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15.0对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确定只有p<0.05时,两组比较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连枷胸是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由此引发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使伤侧肺受压,纵隔扑动,从而对肺通气及血液循环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3]。同时,外伤引起的胸痛、肺挫伤以及气胸、胸腔出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消除胸壁反常呼吸是治疗连枷胸的关键[4]。
按肋骨骨折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内固定法和外固定法。传统的外固定方法包括如加压包扎、巾钳悬吊牵引、胸壁固定支架等。但由于巾钳悬吊牵引固定的时间较长,期间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概率大大增加[5]。且该方法难以使肋骨骨折恢复至正常解剖位,故难以避免出现疼痛、胸廓畸形、肺容量减少等。而内固定法则可避免以上不足,内固定法可使骨折肋骨恢复正常解剖位且固定牢靠,从根本上减少了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是最符合连枷胸的治疗原则[6]。在本次研究中证实,内固定法在治疗连枷胸时比外固定法的效果更明显。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指标,以及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恢复均优于外固定组(P<0.05),且内固定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外固定组(P<0.05)。
综上,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畸形、感染及恢复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善平, 余悍东, 张道鑫. 连枷胸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1): 83-85.
[2]王洪斌, 张明, 刘海林, 等. 微创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4): 449-450.
[3]王永强, 耿勇, 张卫宁, 等.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在重度胸部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8(6): 585-586.
[4]李向东, 周灵飞, 鲜渝斌. 连枷胸的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重庆医学, 2011, 40(23): 2330-2332.
[5]苏金林, 韩育宁, 何进喜, 等. 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1, 33(1): 15-17.
[6]施舜缤, 俞力超, 朱孝中, 等. 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J]. 中国综合临床, 2011, 27(4): 410-413.
关键字: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临床效果
由创伤性肋骨骨折引起的连枷胸会严重损伤其正常的呼吸生理功能,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窒息[1]。因此,尽快稳定软化胸壁、消除反常呼吸、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是治疗连枷胸的关键。以往的处理手段为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呼吸机内固定等。研究显示[2],这些方法均存在固定不牢、疼痛剧烈、恢复缓慢、预后胸廓畸形等风险。本研究即选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法,以探讨该方法的实际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加本次研究的肋骨骨折引起的连枷胸患者共计100名,均为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入选的患者均满足以下入选条件:(1)患者外伤骨折后均无合并脑挫伤、截瘫以及严重休克等严重创伤。(2)患者患者年龄均<65岁,无精神障碍,无认知障碍。(3)患者均未合并心脏、肝脏及肾脏等重大疾病。内固定组患者共52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平均为(37.9±11.8)岁;外固定组患者共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平均(39.1±9.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外固定组:确诊后对患者先行胸壁软化区加压包扎,部分软化区位于前胸壁的患者采用布巾钳牵引悬吊;软化区范围过大者,难以采取加压包扎或呼吸功能难以维持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指征为:PaO2<60mmHg或PaCO2>50mmHg时,或呼吸频率>35次/min或<10次/min ,当存在严重呼吸肌损伤、重度肺挫伤以及严重肺泡通气不足等状况。
内固定组:术中解剖复位骨折肋骨后固定骨折肋骨,为避免大范围游离组织,选择固定的标准为胸中部、对胸廓影响大且错位明显的骨折进行固定。指征为:有大面积连枷胸、胸部存在大面积塌陷、变形或有严重胸廓畸形。肋骨断端分离错位、骨折端内翻、骨不连或合并胸骨骨折错位的,引起较大范围的肺不张、排痰无力、呼吸功能不全。
1.3观察指标
短期指标为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频率变化。随访指标为术后1月肺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类并发症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15.0对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确定只有p<0.05时,两组比较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连枷胸是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由此引发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使伤侧肺受压,纵隔扑动,从而对肺通气及血液循环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3]。同时,外伤引起的胸痛、肺挫伤以及气胸、胸腔出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消除胸壁反常呼吸是治疗连枷胸的关键[4]。
按肋骨骨折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内固定法和外固定法。传统的外固定方法包括如加压包扎、巾钳悬吊牵引、胸壁固定支架等。但由于巾钳悬吊牵引固定的时间较长,期间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概率大大增加[5]。且该方法难以使肋骨骨折恢复至正常解剖位,故难以避免出现疼痛、胸廓畸形、肺容量减少等。而内固定法则可避免以上不足,内固定法可使骨折肋骨恢复正常解剖位且固定牢靠,从根本上减少了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是最符合连枷胸的治疗原则[6]。在本次研究中证实,内固定法在治疗连枷胸时比外固定法的效果更明显。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指标,以及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恢复均优于外固定组(P<0.05),且内固定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外固定组(P<0.05)。
综上,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畸形、感染及恢复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善平, 余悍东, 张道鑫. 连枷胸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1): 83-85.
[2]王洪斌, 张明, 刘海林, 等. 微创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4): 449-450.
[3]王永强, 耿勇, 张卫宁, 等.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在重度胸部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8(6): 585-586.
[4]李向东, 周灵飞, 鲜渝斌. 连枷胸的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重庆医学, 2011, 40(23): 2330-2332.
[5]苏金林, 韩育宁, 何进喜, 等. 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1, 33(1): 15-17.
[6]施舜缤, 俞力超, 朱孝中, 等. 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J]. 中国综合临床, 2011, 27(4): 4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