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内固定在治疗连枷胸中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连枷胸患者。根据患者所选择处理方式将其分为内固定组52例及外固定组48例。除固定方法不同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各自治疗效果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指标,以及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恢复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出现胸廓畸形9例,肺部感染5例,骨不连2例,外固定组出现胸廓畸形23例,肺部感染9例,骨不连6例。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畸形、感染及恢复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率。
  关键字:肋骨骨折;连枷胸;内固定;临床效果
  由创伤性肋骨骨折引起的连枷胸会严重损伤其正常的呼吸生理功能,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窒息[1]。因此,尽快稳定软化胸壁、消除反常呼吸、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是治疗连枷胸的关键。以往的处理手段为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呼吸机内固定等。研究显示[2],这些方法均存在固定不牢、疼痛剧烈、恢复缓慢、预后胸廓畸形等风险。本研究即选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法,以探讨该方法的实际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加本次研究的肋骨骨折引起的连枷胸患者共计100名,均为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入选的患者均满足以下入选条件:(1)患者外伤骨折后均无合并脑挫伤、截瘫以及严重休克等严重创伤。(2)患者患者年龄均<65岁,无精神障碍,无认知障碍。(3)患者均未合并心脏、肝脏及肾脏等重大疾病。内固定组患者共52例,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平均为(37.9±11.8)岁;外固定组患者共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平均(39.1±9.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外固定组:确诊后对患者先行胸壁软化区加压包扎,部分软化区位于前胸壁的患者采用布巾钳牵引悬吊;软化区范围过大者,难以采取加压包扎或呼吸功能难以维持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指征为:PaO2<60mmHg或PaCO2>50mmHg时,或呼吸频率>35次/min或<10次/min ,当存在严重呼吸肌损伤、重度肺挫伤以及严重肺泡通气不足等状况。
  内固定组:术中解剖复位骨折肋骨后固定骨折肋骨,为避免大范围游离组织,选择固定的标准为胸中部、对胸廓影响大且错位明显的骨折进行固定。指征为:有大面积连枷胸、胸部存在大面积塌陷、变形或有严重胸廓畸形。肋骨断端分离错位、骨折端内翻、骨不连或合并胸骨骨折错位的,引起较大范围的肺不张、排痰无力、呼吸功能不全。
  1.3观察指标
  短期指标为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频率变化。随访指标为术后1月肺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类并发症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15.0对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确定只有p<0.05时,两组比较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连枷胸是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由此引发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使伤侧肺受压,纵隔扑动,从而对肺通气及血液循环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3]。同时,外伤引起的胸痛、肺挫伤以及气胸、胸腔出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消除胸壁反常呼吸是治疗连枷胸的关键[4]。
  按肋骨骨折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内固定法和外固定法。传统的外固定方法包括如加压包扎、巾钳悬吊牵引、胸壁固定支架等。但由于巾钳悬吊牵引固定的时间较长,期间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概率大大增加[5]。且该方法难以使肋骨骨折恢复至正常解剖位,故难以避免出现疼痛、胸廓畸形、肺容量减少等。而内固定法则可避免以上不足,内固定法可使骨折肋骨恢复正常解剖位且固定牢靠,从根本上减少了各类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是最符合连枷胸的治疗原则[6]。在本次研究中证实,内固定法在治疗连枷胸时比外固定法的效果更明显。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4h心率、呼吸指标,以及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恢复均优于外固定组(P<0.05),且内固定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外固定组(P<0.05)。
  综上,肋骨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连枷胸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畸形、感染及恢复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善平, 余悍东, 张道鑫. 连枷胸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1): 83-85.
  [2]王洪斌, 张明, 刘海林, 等. 微创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4): 449-450.
  [3]王永强, 耿勇, 张卫宁, 等.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在重度胸部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8(6): 585-586.
  [4]李向东, 周灵飞, 鲜渝斌. 连枷胸的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重庆医学, 2011, 40(23): 2330-2332.
  [5]苏金林, 韩育宁, 何进喜, 等. 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1, 33(1): 15-17.
  [6]施舜缤, 俞力超, 朱孝中, 等. 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J]. 中国综合临床, 2011, 27(4): 410-4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54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分别给予硝酸甘油针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6.7%),平均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2.9%);讨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的CT、MRI影像学特征,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术前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及南方医院的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活检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对CT、MRI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位于透明隔及双侧侧脑室体部前份,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脑室内生长,其中3
期刊
严重多发伤具有伤势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为了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因严重多发伤死亡的65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死亡病例均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来院已经死亡及住院后死亡者未统计在内。  1.2 研究方法  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2例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60岁(30~81岁)。12例患者中9例术前均经超声胃镜检查明确肿瘤大小及位于胃壁的层次,内镜下治疗4例,腹腔镜手术4例,其余4例为开腹手术。显微镜下,瘤细胞短梭形,束状、栅栏状排列,肿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西医治疗与中西药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COPD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以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84.31%,X2=3.99,P=0.04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6月份—2014年9月份接诊的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硫普罗宁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戒酒基础上给予保肝、抗炎等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肝部彩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率以及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方法:本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持续静脉输注等容量0.9%生理盐水,采用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组持续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结果:观察组T1(手术结束时)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神经精神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43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认知障碍(MCI),同时总结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他临床资料,并根据MRI表现将患者进行分型。结果:本次接受研究的43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中,有28例有轻度认知障碍(MCI组),1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网膜素-1和胰岛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检测空腹、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时的葡萄糖、网膜素-1和胰岛素的含量,绘制曲线图,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在空腹、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各指标的测定值,对照组:葡萄糖为5.02±0.46、7.42±0.91、9.04±0.82、7.83±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5例,非老年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内镜下检查及其他合并疾病进行分析。结果:出现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为溃疡病,而老年组的胃溃疡发病率显著较非老年组高,而非老年组的十二指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