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箱式发射初始扰动仿真与试验研究

来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箱装导弹顺序离轨的3个阶段进行了受力分析,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某导弹出箱离轨过程的运动姿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导弹在飞行试验中出箱时刻俯仰方向离轨扰动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导弹离轨时弹体的初始扰动结果可信,为导弹飞行性能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作战场景和作战体系,提出了直升机载空空导弹体系贡献率的评估方法。从“能力-任务”二维框架、作战体系的提升程度等方面入手,建立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型。利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直升机载空空导弹的体系贡献率进行定量评估。研究表明,该评估方法对空空导弹武器装备发展论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实现直线多点同步起爆MEFP战斗部,对多路导爆索传扩爆组件开展相关研究。选用爆速精度较高的银导爆索以提高多点起爆同步性能,通过试验测定传扩爆组件的各起爆点的精确位置,并结合仿真加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起爆装置技术方案(n+1)点起爆n层周向MEFP战斗部,有利于提高EFP飞行稳定性,缩小EFP飞散带宽,提高EFP动能,提升弹药作战效能。
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工艺角度出发,对转子磁钢固定、转子加工与动平衡、转子外径选取、永磁材料选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钛合金护套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护套对转子应力的影响规律,并得出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护套,TC4钛合金护套需更大的预制过盈量,方能保证磁钢切向拉应力不超过材料抗拉强度的结论。
由俄罗斯电力工厂生产的两台TBB-1000-2Y3型核电汽轮发电机,在运行和检修期间,发现存在引线有裂纹、弹簧组件和相引线支架有磨损等缺陷。对定子端部缺陷进行分析,明确了端部缺陷产生原因。通过模拟相关边界条件进行建模计算,采取改变刚度或者配重的方式,将引线薄弱部位局部固有频率调整至远离危险频率范围,大幅改善了两台发电机定子端部状态,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的耦合联系进一步加深,针对含有虚拟电厂市场主体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问题,有必要研究系统内多种灵活性资源与虚拟电厂中不确定性因素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协调互动.以主动配电网综合成本最小化和虚拟电厂市场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一种计及虚拟电厂市场交易的主动配电网日前实时两阶段调度方法.日前阶段,基于系统灵活性边界,构建了综合考虑网侧灵活性资源协调调度和虚拟电厂日前出清的双层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实时调整虚拟电厂竞标方案和主动配电网运行策略.最后,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试验,结
以某型防空导弹仪器舱为研究对象,利用UG/Routing Electrical软件进行了舱段电缆网敷设仿真设计。给出了三维电缆网敷设设计流程,提出了舱段电缆网的敷设方案及加工尺寸,解决了传统电缆网设计中无法精确给出各连接器分叉位置及对应长度的问题,得到了能够直观指导装配的三维电缆网敷设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电缆网加工尺寸平均误差仅为传统方式的18%,可以有效提高弹上电缆网敷设设计质量和指导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对不同导流片结构参数下三通道进气驻涡燃烧室的流场分布、燃烧效率及总压损失系数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凹腔内形成理想双涡结构,增强了凹腔与主流的热质掺混,稳定凹腔点火源,大幅度提升燃烧效率。导流片结构参数a/E对燃烧效率、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最大,b/H、c/L对燃烧效率几乎没有影响,c/L对总压损失系数影响较大;当a/E=0.5,b/H=0.5及c/L=0.5时,燃烧室性能最佳,燃烧效率99.6698%,总压损失系数3.1268%。
使用普通商用毫米波FMCW雷达收发器对9 mm子弹模型进行校准RCS测量,在77~81 GHz频率范围内,通过测量纵横角的变化得到校准RCS值,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合理的匹配。证明了使用低成本商用雷达系统在77~81 GHz频段上测量RCS的方法是可行的。
研究了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指向问题。首先建立后框独立驱动式双框架位标器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坐标变换和位标器前后框的空间几何关系、驱动特点,给出位标器前框偏航-俯仰角的计算方法,得到前框指向角与后框驱动角、内框连杆长度及后内环摇臂长度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数值求解,分析前框指向角随后框驱动角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该形式位标器的指向角不能用后框驱动角简单替代,框架传动形式对指向的影响不可忽略。
多源末制导弹载图像可利用多传感器图像信息生成细节丰富且目标清晰的融合图像,提高后续目标检测的识别率,图像的目标检测又可为后续精确打击提供目标指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多源图像融合及目标检测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经典的图像融合方法和目标检测理论框架,并对现有的弹载图像融合方法和目标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研究的提升空间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