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风险防范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以防范廉政风险为核心,形成了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北京大学把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逐步建立起“以制度规定流程、以流程规范行为、以规范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动态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1.明确“一条主线”,理清工作思路
在学习和试点基础上,学校于2009年开始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围绕“找漏洞、打补丁”这条主线,查找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废、改、立”的方式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并切实执行已经制定的制度。为此,学校于2009年制定了《北京大学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制定了《北京大学2010年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具体安排》,要求按照动员部署、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检查防范效果、整改落实和总结评比等步骤,严密筹划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确保以“找”为根本,夯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基础;以“防”为基础,构筑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制度体系;以“控”为重点,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2.抓好“两个延伸”,做到全面覆盖
一是抓好向下延伸。学校确定组织部、人事部、财务部、设备部、科研部等17个管人、管财、管物的重点单位结合管理职能,查找重要管理岗位以及单位本身的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各院(系)、其他职能部门和直属附属单位重点抓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院(系、部)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截至目前,重点单位共查找岗位风险点1,115个,制定防控措施1,298条;共查找单位风险点161个,制定防控措施218条;新建和修订制度145项,绘制业务流程图48份。
二是抓好向上延伸。学校要求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结合分管工作以及决策和执行,查找领导岗位及领导班子的风险点。学校在10大工作领域中的32项重要工作事项,排查学校层面廉政风险点73个,制定防控措施82条,梳理制度依据113项,明确监督制约机制84个,提出工作中热点和难点问题 36个。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共查找风险点8个、制定防控措施11条。学校11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查找风险点48个、制定防控措施53条。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围绕“三重一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廉洁自律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查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作出了个人的廉政承诺,确定了分管领域重点防控项目。
在“回头看”工作中,学校各单位总结两年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成效、主要做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通过自查自纠,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3.突出防控重点,完善制度规范
学校重视起点防控与过程防控的统一,把“三重一大”制度建设作为起点防控的重点,把院(系、部)务公开制度建设作为过程防控的重点,要求基层单位全面实施“三重一大”决策要求和院(系、部)务公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截至目前,全校17个重点部门都已建立“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部务公开制度;其他51个基层单位基本建立起“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院(系、部)务公开制度,初步形成“三重一大”制度和院(系、部)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机制。学校17个重点单位设定“权力运行轨道”,把岗位职责、权力行使等制成工作业务流程图,共48份。流程图集中直观地反映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关键节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决策流程图,即把“三重一大”民主决策过程加以直观化,如 “三重一大”及科学民主决策流程图;二是审批流程图,即把审批工作过程加以直观化,如独立招收博士后进站流程图;三是服务流程图,即把服务工作过程加以直观化,如新进人员工资发放工作流程图;四是管理流程图,即把日常管理工作过程加以直观化,如综合预算管理流程图。
4.强化工作指导,找准廉政风险
在单位自查和主管领导评查的基础上,学校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人对各单位报送的风险点查找情况进行审核,归档汇总廉政风险识别表。针对有的单位存在的风险点查找不仔细,风险点表述过于笼统、口语化,填写形式不规范、工作业务流程编制不规范等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还适时召开风险点查找阶段工作情况点评会议,对各单位查找风险点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共性问题逐一点评、加以引导,并将各单位报送的防控识别表返回各单位进行认真整改。
5.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内控机制
学校利用网络监督系统,对业务工作流程实行全程监督和审批监控,进行实时廉政风险预警,及时向有关单位或岗位人员发出廉政风险预警信号,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医学部教室管理服务中心开发使用专门的网上教室管理系统,课程编排、教室使用、会议室管理等工作基本实现电子化,申请、审核、通知、查询等工作环节基本实现网络化,有效防范了以权谋私或私自利用教室资源行为的发生。
6.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建立督查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以集中检查和当面交流等形式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同特邀教代会代表、特邀院系行政副职代表听取重点单位工作汇报,查阅了各单位相关资料,逐一给予反馈。针对领导干部责任追究难度较大的问题,学校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纳入“一岗双责”体系,开展落实“一岗双责”的调研工作,修订完成《北京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及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针对院系级财务管理出现的漏洞,制定《北京大学院系财务管理制度及其流程手册》,进一步规范会计派驻制度,加大对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
7.落实“一岗双责”,提升工作成效
学校完善了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强化“一岗双责”执行机制,明确每位校领导对其分管单位和联系院系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责任;明确中层领导班子正职是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中层领导班子副职根据分工,对分管范围内所属单位及其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自上而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不留责任盲区。通过强化施行“一岗双责”制度,学校形成适度的责任连带,党员领导干部对廉政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形成“倒逼机制”,学习也更加自觉,从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工作特色
1.创新工作思路,把“一岗双责”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关键
学校有针对性地强化“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意识,把“一岗双责”原则纳入廉政风险管理工作体系,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必须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认识到不抓好廉政工作、不执行“一岗双责”,其本身就会造成廉政风险,因此要促使其真正担负起“一岗双责”的职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带头分析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原因,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2.创新制度建设,推进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制度建设
学校把建立健全二级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作为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旨在严把权力关,监督制约党员干部的决策权力;严把决策关,降低决策风险,保证二级单位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开通廉政短信平台,定期向校级和处级党员干部循环发送廉政短信,化整为零、警钟长鸣,形成廉政警示机制。目前,学校正着手把廉政短信平台向关键部门、重点岗位的科级干部延伸。大家真切感受到廉政风险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不仅是对自己的监督和约束,而且更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4.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实现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
学校严把选人用人关,将其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环节。2010年底,学校探索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工作,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闭卷综合测试、面试、组织考察、常委会决定任用等6个环节,共选拔出26名后备干部,目前已有20名担任了院系和职能部门副职。公开选拔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用制度选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
5.提倡纪检监察务实文风,贴近工作实际
学校提倡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把廉政风险管理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和简约化,通过“找漏洞、打补丁”明确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主线;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求每年啃一两块“硬骨头”;提出长效要求,提倡不做无用功,杜绝那些“挂着空挡,猛轰油门”的“既耗油又扰民”现象;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既要干事,还不能出事,不仅自己不出事,而且部下也不能出事,问题要早发现、早预防,打好预防针。这些工作方法不仅切合了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际,而且让这项工作更深入人心。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误认为查找廉政风险点只是针对本单位的腐败行为,担心公开廉政风险点会给本部门带来负面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认为只要管好自己,履行好职责,廉政风险就与自己无关,不能树立正确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三是考核和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考核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责任追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2.措施
一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党委的事,党政必须齐抓共管;不仅仅是纪委的事,部门必须各负其责;不仅仅是干部的事,必须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学校将着眼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进一步融入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之中,与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相结合,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保障。
二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学校把制度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一块“硬骨头”,通过3年~5年的不懈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对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再认识,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使广大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探索实践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评估和问责机制。下一步将以“一岗双责”为抓手,狠抓责任落实。
三是坚持责任至上、防范在前的工作原则。下一阶段要通过抓一两个典型来确立“一岗双责”制度的权威性,让违纪者丢掉侥幸心理,同时责任追究还要上追一级,追究违纪者上级领导的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到位、监督到位、追究到位。要进一步结合“一岗双责”要求,全面查找责任规定不够细、责任覆盖不够全、责任追究不够严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完善配套制度,特别是加强人、财、物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使廉洁自律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到哪里。要进一步要求重点单位和部门把办事规程和制度规范梳理一遍,所有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权限范围,最后把各权力事项的运行流程绘制成图。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科学运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再检查、再评估、回头看等过程,实现责任制执行工作和防范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四是坚持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要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学校将在坚持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发现和总结基层单位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将零散的成果系统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成熟的做法制度化,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管理评估办法,对重要权力的运行情况,要认真落实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不断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水平;探索廉政风险预警,结合群众来信来访、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运用各种形式,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责任机制,实现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长效化。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
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1.明确“一条主线”,理清工作思路
在学习和试点基础上,学校于2009年开始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围绕“找漏洞、打补丁”这条主线,查找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废、改、立”的方式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并切实执行已经制定的制度。为此,学校于2009年制定了《北京大学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制定了《北京大学2010年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具体安排》,要求按照动员部署、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检查防范效果、整改落实和总结评比等步骤,严密筹划每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确保以“找”为根本,夯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基础;以“防”为基础,构筑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制度体系;以“控”为重点,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2.抓好“两个延伸”,做到全面覆盖
一是抓好向下延伸。学校确定组织部、人事部、财务部、设备部、科研部等17个管人、管财、管物的重点单位结合管理职能,查找重要管理岗位以及单位本身的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各院(系)、其他职能部门和直属附属单位重点抓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院(系、部)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截至目前,重点单位共查找岗位风险点1,115个,制定防控措施1,298条;共查找单位风险点161个,制定防控措施218条;新建和修订制度145项,绘制业务流程图48份。
二是抓好向上延伸。学校要求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结合分管工作以及决策和执行,查找领导岗位及领导班子的风险点。学校在10大工作领域中的32项重要工作事项,排查学校层面廉政风险点73个,制定防控措施82条,梳理制度依据113项,明确监督制约机制84个,提出工作中热点和难点问题 36个。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共查找风险点8个、制定防控措施11条。学校11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查找风险点48个、制定防控措施53条。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围绕“三重一大”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廉洁自律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查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作出了个人的廉政承诺,确定了分管领域重点防控项目。
在“回头看”工作中,学校各单位总结两年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成效、主要做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通过自查自纠,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3.突出防控重点,完善制度规范
学校重视起点防控与过程防控的统一,把“三重一大”制度建设作为起点防控的重点,把院(系、部)务公开制度建设作为过程防控的重点,要求基层单位全面实施“三重一大”决策要求和院(系、部)务公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截至目前,全校17个重点部门都已建立“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部务公开制度;其他51个基层单位基本建立起“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院(系、部)务公开制度,初步形成“三重一大”制度和院(系、部)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机制。学校17个重点单位设定“权力运行轨道”,把岗位职责、权力行使等制成工作业务流程图,共48份。流程图集中直观地反映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关键节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决策流程图,即把“三重一大”民主决策过程加以直观化,如 “三重一大”及科学民主决策流程图;二是审批流程图,即把审批工作过程加以直观化,如独立招收博士后进站流程图;三是服务流程图,即把服务工作过程加以直观化,如新进人员工资发放工作流程图;四是管理流程图,即把日常管理工作过程加以直观化,如综合预算管理流程图。
4.强化工作指导,找准廉政风险
在单位自查和主管领导评查的基础上,学校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人对各单位报送的风险点查找情况进行审核,归档汇总廉政风险识别表。针对有的单位存在的风险点查找不仔细,风险点表述过于笼统、口语化,填写形式不规范、工作业务流程编制不规范等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还适时召开风险点查找阶段工作情况点评会议,对各单位查找风险点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共性问题逐一点评、加以引导,并将各单位报送的防控识别表返回各单位进行认真整改。
5.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内控机制
学校利用网络监督系统,对业务工作流程实行全程监督和审批监控,进行实时廉政风险预警,及时向有关单位或岗位人员发出廉政风险预警信号,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医学部教室管理服务中心开发使用专门的网上教室管理系统,课程编排、教室使用、会议室管理等工作基本实现电子化,申请、审核、通知、查询等工作环节基本实现网络化,有效防范了以权谋私或私自利用教室资源行为的发生。
6.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建立督查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以集中检查和当面交流等形式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同特邀教代会代表、特邀院系行政副职代表听取重点单位工作汇报,查阅了各单位相关资料,逐一给予反馈。针对领导干部责任追究难度较大的问题,学校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纳入“一岗双责”体系,开展落实“一岗双责”的调研工作,修订完成《北京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及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针对院系级财务管理出现的漏洞,制定《北京大学院系财务管理制度及其流程手册》,进一步规范会计派驻制度,加大对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
7.落实“一岗双责”,提升工作成效
学校完善了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强化“一岗双责”执行机制,明确每位校领导对其分管单位和联系院系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责任;明确中层领导班子正职是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中层领导班子副职根据分工,对分管范围内所属单位及其正职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自上而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不留责任盲区。通过强化施行“一岗双责”制度,学校形成适度的责任连带,党员领导干部对廉政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形成“倒逼机制”,学习也更加自觉,从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
工作特色
1.创新工作思路,把“一岗双责”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关键
学校有针对性地强化“一个岗位,两种责任”意识,把“一岗双责”原则纳入廉政风险管理工作体系,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必须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认识到不抓好廉政工作、不执行“一岗双责”,其本身就会造成廉政风险,因此要促使其真正担负起“一岗双责”的职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带头分析查找班子和个人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原因,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2.创新制度建设,推进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制度建设
学校把建立健全二级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作为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旨在严把权力关,监督制约党员干部的决策权力;严把决策关,降低决策风险,保证二级单位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开通廉政短信平台,定期向校级和处级党员干部循环发送廉政短信,化整为零、警钟长鸣,形成廉政警示机制。目前,学校正着手把廉政短信平台向关键部门、重点岗位的科级干部延伸。大家真切感受到廉政风险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不仅是对自己的监督和约束,而且更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4.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实现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
学校严把选人用人关,将其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环节。2010年底,学校探索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工作,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闭卷综合测试、面试、组织考察、常委会决定任用等6个环节,共选拔出26名后备干部,目前已有20名担任了院系和职能部门副职。公开选拔方式进一步强化了“用制度选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体现了公开、公平和公正。
5.提倡纪检监察务实文风,贴近工作实际
学校提倡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把廉政风险管理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和简约化,通过“找漏洞、打补丁”明确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工作主线;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求每年啃一两块“硬骨头”;提出长效要求,提倡不做无用功,杜绝那些“挂着空挡,猛轰油门”的“既耗油又扰民”现象;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既要干事,还不能出事,不仅自己不出事,而且部下也不能出事,问题要早发现、早预防,打好预防针。这些工作方法不仅切合了当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际,而且让这项工作更深入人心。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误认为查找廉政风险点只是针对本单位的腐败行为,担心公开廉政风险点会给本部门带来负面影响,客观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够强。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认为只要管好自己,履行好职责,廉政风险就与自己无关,不能树立正确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三是考核和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考核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责任追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2.措施
一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党委的事,党政必须齐抓共管;不仅仅是纪委的事,部门必须各负其责;不仅仅是干部的事,必须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学校将着眼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进一步融入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之中,与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相结合,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保障。
二是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学校把制度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一块“硬骨头”,通过3年~5年的不懈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对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再认识,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使广大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探索实践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评估和问责机制。下一步将以“一岗双责”为抓手,狠抓责任落实。
三是坚持责任至上、防范在前的工作原则。下一阶段要通过抓一两个典型来确立“一岗双责”制度的权威性,让违纪者丢掉侥幸心理,同时责任追究还要上追一级,追究违纪者上级领导的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到位、监督到位、追究到位。要进一步结合“一岗双责”要求,全面查找责任规定不够细、责任覆盖不够全、责任追究不够严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完善配套制度,特别是加强人、财、物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使廉洁自律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跟到哪里。要进一步要求重点单位和部门把办事规程和制度规范梳理一遍,所有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权限范围,最后把各权力事项的运行流程绘制成图。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科学运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工作,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再检查、再评估、回头看等过程,实现责任制执行工作和防范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四是坚持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工作要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学校将在坚持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发现和总结基层单位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将零散的成果系统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成熟的做法制度化,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管理评估办法,对重要权力的运行情况,要认真落实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不断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水平;探索廉政风险预警,结合群众来信来访、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运用各种形式,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责任机制,实现廉政风险管理工作的长效化。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