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失范的伦理困境与成因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红经济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动力,但是也面临社会认可度低不文明风气问题。本文从网红经济参与主体的道德方面出发,站在商业角度“网红”背后的伦理困境与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近期一篇名为《网红崩溃:月入50万美金也无法释放的压力和焦虑》的文章以多个“博主”自述经历的案例暴露了“网红”工作高收入背后的阴暗面:没有界限的工作时间、网络语言暴力的风口浪尖、高强度的情绪劳动等。文章发出后引起了公众对“网红”失范现象的关注。对于网红经济中的失范问题,当前的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水平角度分析“网红”失范的经济原因、社会影响及规范引导等,而较少从 “网红”个体的角度审视其“失范”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及成因。因此,文章就网红经济困境与原因做出探讨。
   一、网红经济行为的失范问题
  从主体角度概而言之,“网红”失范现象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网红”自身的道德失范,“网红”平台的道德失范以及“网红”背后推手的道德失范。“网红”自身的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为:借助穿着暴露、低俗不雅的肢体行为、发表非主流的观点和看法、歪曲主流价值等博取眼球来获得可观的关注量。“网红”平台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有:对“网红”呈现的内容导向低俗化,规制松散,导致平台上内容杂乱无章,秩序混乱等问题。“网红”借助放大社会矛盾、审丑以冲击审美等手段,为“网红”孵化公司寻找新噱头,助推和传播“网红”不良内容,严重影响社会主流价值等行为。
   二、网红经济失范的商业伦理困境与成因
  “网红经济”的混乱不但对社会风气及主流价值观念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对“网红”自身造成直接的身心创伤,越来越多的“网红”出现了崩溃现象。Katherine Lo 通过对YouTube平台上网红博主做了追踪研究,总结了影响网红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大量工作导致的精神消耗,以及直播收入的焦虑和维持平台联系的压力。“网红”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网红经济的盲目性与平台算法的剥削
  网红经济是一种借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現跨界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具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一方面,网红的网络生命周期通常是短暂的,网红平台和网红的“背后推手”为了追求效率,忽视自身作为“把关人”的责任,不择手段地包装网红或助推网红的不道德行为以博取公众的关注;而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网红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保持与粉丝的联系,甚至不惜踩踏道德底线,直至身心殆尽。平台会根据用户需求推送出相似视屏内容。这种平台算法,实际上不但助推了市场的盲目性,同时也成为了网络平台剥削网红的催化剂。
  (二)利益导向与分散责任引发的诚信危机
  一方面,网红经济以网红作为公众人物吸引粉丝的注意力,网红是参与商业活动过程中的代言人。由于商业活动本身的逐利性,网红倾向选择夸大某项产品或服务,甚至在明知产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时仍然依靠自身作为网红的感染力影响公众去消费购买,这种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网红经济的诚信危机。另一方面,网红在网络经济活动中,其经济利益需要实体商家的支撑,为了快速变现自身利益,网红营销目的性过强,不负责整个商业流程运作,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等均被分散,他们疏于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甄别,甚至向消费者推销不合格的产品。
  (三)网络平台的导向与主流价值的扭曲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另类的行为表现、犀利的语言甚至脏话粗话、异于常人的表演才华是网红最突出的特征。因此,网络平台聚集了各种消极情绪、恶言恶行、以丑为美的信息,导向稍微倾斜,就将引发不可预计的社会事件。而过滤信息,管理秩序本应是平台的监管责任,尽管现在许多直播平台也启用了实名制认证制度,但对受众和游客方面没有切实的规制。
   三、结语
  网络经济的高速化发展给我国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网红经济所倚重网红模式,与“名人效应”是异曲同工。然而在浮躁的追名逐利下,网红经济出现的各种失范行为正在陷入一个又一个伦理困境之中。而未来,网络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大板块,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与规范,理性看待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才能促进网红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网红自身,在展示个性化、思想独特化、乃至迎合大众心理需要的同时,也应有类公众人物的责任与担当,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也要重视社会价值,这样网红才能与网红经济良性循环,不断发展与创新。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则要肩负起监督与甄别的责任,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更是要加快立法立规的步伐,不断完善和丰富网络立法,加强监管与疏导,扶持良性网红经济,严惩低俗滋扰平台,使正义感、使命感、正能量得以在网络中传扬。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规模的扩大,使得全球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结构体系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协调。面对着不断发生变化的经济体系,我国企业有必要认清当前发展趋势,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更好的做出调整以适应发展需求,进而更好的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有利地位。   一、前言   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整合全球资源,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充分发
期刊
商业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满足着人民的各种金融业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其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来推动商业银行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同时也满足
期刊
本文将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路径选择。分析了商业银行转型面对的较为复杂的外部宏观环境;基于17家商业银行数据描述了商业银行的历史变革及现状;最后本文阐述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路径。  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以往“两高一剩”行业在新常态经济下却成为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急剧增长的主要推手。随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银行对存贷款利率拥有了自主定价权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金融发展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创新途径,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初步探索,希望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被众多学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发展,其次从行为认知偏差与完全理性、行为组合理论与资产组合理论、期望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四方面,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模型,希望为相关学者提供有效参考。  金融学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较为重视的一门学问,与众多产业相关,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经济命脉。在上世纪,诺贝尔奖获得
期刊
本文对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党群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企业基层党部书记如何做好党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 企业基层党群工作内容概述  企业基层党群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为保证企业各项业务顺利实施必须有效地开展企业党群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党群工作,通过不断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努力的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而奋斗。同时,为保
期刊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经营利润的获取从传统的存贷款利差收入逐步往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使得银行的创新利润收入部分在银行的总收入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实现金融创新是目前商业银行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我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向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并
期刊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势头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越依赖科技技术与创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在萌芽阶段,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西安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出发,探究在西安市内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融资方面发展状况及其困局,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本文首先将概述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和运作,然后分析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有效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资产证券化指的是企业将特定的现金流或者是资产组合作为担保,然后通过投资银行发行能够用于交易的证券,然后获得融资的一种方式。这样是现如今国际上最常使用的一种融资方式,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都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融资。而我国通过借鉴国际上
期刊
寻求发展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仰仗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地方政府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实现。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对招商引资问题相当看重,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以的地方政府,于是一些地区为了寻找适合当地实情的发展之道提出了新的思路,那就是开设融资平台。从该方法实行以来,确实为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