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早发性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用躯体异常量表(Waldrop scale)N量软体征。对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5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早发性精神分裂症遗传倾向明显,软体征异常率高,有更明显的阴性症状,治疗效果较差,不良反应更明显。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幻觉、妄想、偏执观念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早发性和晚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心电图叩间期与抗精神病药及代谢等的关系。方法:对390例应用抗精神病药至少6个月住院患者的代谢参数作评估,测量他们的校正QT间期(帆)。结果:25例(6.4%)出现QTc间期延长。联
目的:了解中学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上海市宝山区2所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学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长期住院(≥5年)与49例住院时间较短(≤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比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对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安全问题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恶劣心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抗抑郁药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利培酮组(25例),奥氮平组(25例),奎硫平组(25例),均合并使用同
期刊
编辑先生:代谢综合症是很多抗精神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什么措施可防止和减少他的发生?一旦发生,又如何处理?若停药或换药,代谢综合征是否可逆呢?请专家赐教。答读者来信李求知医师
期刊
1病例患者男,40岁,诊断精神分裂症.病程20余年,近10年来一直服用氯氮平.约2002年9月开始出现颈向左倾斜,半个月左右又出现轻微的身体倾斜,左肩高右肩低,未见其他肌张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