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强的LED白光与红蓝光对生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工光植物工厂中研究了不同光强的LED白光和红蓝光对营养液水培生菜生长、营养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白光(WL)和红蓝光(RB)两个光质处理,光周期为16/8 h,分别设定三个光强:150(WL150、RB150)、200(WL200、RB200)和250(WL250、RB250) μmol·m-2·s-1,其中红蓝光光强比为4∶1,光暗周期16/8 h.结果 表明,光强增加有促进生菜生长作用,随光强增加生菜地上部干、鲜重明显增加,WL200和WL250处理下生菜地上部干重比WL150分别提高了24.6%和49.7%.与红蓝光相比,白光显著提高生菜叶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红蓝光提高了生菜叶片中大中量元素(N、P、Ca、Mg)和微量元素(Mn、Zn)的含量,白光则提高了K的含量,光质对C、Fe和Cu含量无明显影响.白光或红蓝光下不同光强对生菜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只是红蓝光在200 μmol·m-2·s-1光强下多种营养元素(N、P、Ca、Mg、Mn、Cu和Zn)含量到达最大.在白光200 μmol·m-2·s-1的光强下,P、K、Ca、Mg、Fe、Mn、Cu和Zn的累积量最大,而在红蓝光250 μmol·m-2·s-1的光强下,10种营养元素的累积量均最大.相同光强下,红蓝光有利于生菜体内N、P、Ca、Mg、Mn和Zn含量的提高,而白光则更有利于C、N、P、K、Mg和Fe等的累积.因此白光处理更有利于促进生菜生长,并提高生菜体内N、C、P、K、Mg和Fe的累积量,其累积量的提高主要是由较高的生物量决定的.
其他文献
今年站上“双十一”舞台来分享故事的,不是造就销量神话的大品牌的管理者,也不是异军突起的新势力掌门人,而是普通踏实的中小商家.尽管在创业之初经历了诸多困难,但他们始终坚持一边实现生意的增量,一边回馈社会.今年“双十一”有些不一样,农信人与他们相伴,各个化身合伙人、小助理、小客服,传授薅羊毛的方法、帮做客服答疑解惑,各显神通!
期刊
父亲有34年党龄,回顾他的一生,那些以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以坚定意志诠释责任和担当的平凡往事至今仍熠熠生辉.rn责任如磐一份执着写忠诚rn父亲出生于湖北省均县一个农民家庭,1960年开始在生产队当会计,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被招录为银行职工.从此,父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千就是30多年.
期刊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优良的蔬菜种子对提高蔬菜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育种是蔬菜种业产业链的核心与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不断扩大、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蔬菜种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依据相关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蔬菜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蔬菜商业化育种的建议,以期推动蔬菜商业化育种进程,强化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驱动全国蔬菜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升蔬菜种业竞争力.
近期,银保监会网站一连公布了32张针对光大银行的罚单,该行2家分行及8家支行共被罚款人民币395.9万元,22人受到警告处罚.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9个月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对410名相关责任人合计开具6470.15万元罚金,另有1175人被警告,88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36人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76人被处以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顶格处罚”.一张张罚单背后暴露出银行机构在员工行为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期刊
随着奶类消费需求快速增加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粮改饲”持续推进,我国苜蓿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进入较快发展期.从我国苜蓿的生产特征、贸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苜蓿产量显著增加,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植区域更加集中,单位产量呈上升趋势;进口苜蓿占比较大,但进口来源国向多元化拓展;伴随奶类消费较快增长,优质苜蓿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建议以奶业振兴为契机,持续推动苜蓿产业发展;加大苜蓿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苜蓿产业;以国内市场为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和品质损失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病菌侵染根组织后,通过茎组织扩展至叶,茎组织在寄主抗病菌扩展中起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分子,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植物抗病等众多生物过程,因此分析了棉花茎组织lncRNA的抗病功能.对黄萎病菌胁迫下抗病陆地棉茎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出971条抗病相关lncRNA.进一步分析黄萎病抗性相关lncRNA的表达特征及其对靶mRNA的调控方式,结果表明,棉花茎组织lncRNA响应黄萎病菌侵染具有明显的时序性,并且主要通过反式作用
期刊
CRISPR/Cas9系统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定向编辑,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其具有高效、操作便捷及成本低的特点,成为当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主流.概述了CRISPR/Cas9系统的起源、分类、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作物和林木基因功能验证和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并对未来需要完善的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吉林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主力军.玉米是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的核心,而提升单产水平是玉米增产的必然途径.在梳理建国以来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并对吉林省玉米单产与国内外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升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出应扎实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工作、强化种质扩增改良、开展区域性玉米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加快重大自主新品种智能化精准选育、创新黑土地绿色丰产生产技术等发展建议,为加快提升玉米产能、率
伪应答调控(PRR)蛋白作为植物生物钟中央振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植物昼夜节律的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甘草PRR蛋白编码基因,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其在盐胁迫、干旱胁迫和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 表明:甘草基因组中共鉴定出7个GuPRR基因;根据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将甘草PRR蛋白分为3个分支.在GuPRR启动子区还发现了大量的低温、干旱、光、茉莉酸甲酯、脱落酸和水杨酸响应的顺式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7个GuPRR基因在不同的组织都存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