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100%果汁市场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果汁市场的现状
  
  果汁饮料是饮料市场细分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呈爆炸式增长。如果按升级换代划分,果汁饮料可以分成5个阶梯:
  
  1、含果汁粉类冲调,如“卡夫”冲水饮用的橙粉;2、果汁浓缩液,如“新地”的1:50浓缩液;3、浓缩还原果汁,如“汇源”的PET和纸包装果汁,可口可乐的果粒橙;4、非浓缩还原果汁,如美国的“佛罗里达nature”,强调口感好及无防腐剂和添加剂,保存条件苛刻;5、现榨果汁,如酒店或家庭用上等橙榨取的橙汁,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榨汁,还必须即饮。
  目前中国市场的主流为浓缩还原果汁市场。
  中国果汁市场从1996年的3亿箱,飞跃到2005年接近13亿标箱。从笔者掌握的数据来看,2006年的整体涨幅也在30%以上。450-600ml/瓶的塑料瓶包装及内容物10%果汁含量的冲动性即饮产品是市场主力。
  而100%果汁的市场份额多年徘徊在4%-7%之间,即使加上25%-99%果汁市场,也不到总量的20%。在消费者的意识中,汇源果汁几乎就是100%果汁的代名词,而这个品牌近年也面临不到20亿的销售额瓶颈。
  
  如何做大100%果汁市场?
  
  宣传:“营养”、“健康”是果汁饮料带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如果卖点太多,往往会混淆消费者的观念,难以激发购买欲望。饮料强调消费者的重复购买,错误的定位会让目标消费人群失去再次尝试的欲望。而在饮料类,目标消费人群往往是严重重叠的,15-29岁、有一定收入的女性是各个品类众多厂家的抢夺对象。
  一个23岁的白领女性曾告诉我:我爱喝你们的果粒橙,味道好!不过大湖的果汁也挺好喝。一个100%果汁被消费者错误地与10%果粒橙画上了等号。100%果汁与10%果汁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那一定是“更好喝”,满足消费者口感和心灵的舒服感。为何果蔬汁产品在国内难以做大?因为多数人觉得口感不好。
  包装:10%果汁多为450-600ml小瓶型包装,价格在2.5-3元/瓶。以汇源100%一升康美纸包装为例,超市促销价为9-9.9元,仍然强调是家庭装。笔者以为,100%果汁必须以较低的价格,在消费成熟地区以500ml左右的塑料瓶包装切入大众即饮市场。包装设计必须凸现和目前传统10%果汁不同,才可能走出叫好不热卖的怪圈。
  渠道:有一个业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小公司——无锡橙宝果汁有限公司,它几乎垄断了中国4、5星级酒店100%果汁的全部供应。碧林公司的100%果汁也只服务于航空配餐市场。在中国,星级酒店/咖啡厅/洋快餐/航空配餐/日餐/西餐连锁大量涌入,消费者品味提高,100%果汁的渠道不再是简单的高档商超。在中国的东南部,餐饮店对果汁的需求远高于北方,中餐餐饮市场大有可为。而学校食堂/网吧/网站订购也是可以尝试的新渠道。
  竞争:如果继续保持汇源独大的势态,中国100%果汁市场的竞争不呈白热化,市场的膨胀速度将远远不及其他饮料的增长速度。如同可口和百事的白热化竞争让碳酸饮料市场做大一样,未来新进入者的搅动效应,会带动100%果汁市场的迅速成长。
其他文献
如果你的加盟金只是随便拍拍脑袋得出来的,那还不如掷次骰子、抓次阄来得“准确”。    麦当劳的加盟金为250万元;  德克士为180万元;  国内的一些中式快餐的加盟金却只有几万元;  更有甚者,加盟金为0;  同是餐饮品牌,为什么加盟金却如此悬殊?  更不论不同行业间加盟金的差异。  也许你认为理所当然,但这个“理”到底在哪?    加盟金如何定价    加盟金不仅包括特许人为受许人提供相应服务
期刊
有人说解决了中国经济问题可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解决了中国式营销问题可以得什么奖?  中国的经济成就和营销成就需要理论注释。2006年中国就取得了高科技出口世界第一;预计到2007年底,中国出口总额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GDP世界第三(这里没有考虑汇率的因素,如果汇率有变,或许数字会有所变化,但基本格局不会变)。宏观层面国家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微观层面企业取得的超级营销成功一点一滴累
期刊
突然想起了周润发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呢!”努力吧,我的“发小”和朋友们。    乐极生悲    2007年夏末的某一天,对于我来说是个极端的日子。  在连续疯狂工作半年精疲力竭时,我惊喜地获得了半天空闲。像亚夏娃受到蛇的唆使一样,我这个有着30年球龄的野球手,受到一个损友的诱惑,回到疏远已久的足球场,在兴奋地追逐一个年龄小我一半的对方前锋时,没有任何征兆,脚筋像猴皮筋一样猛地崩断
期刊
名牌药“命悬”连锁    1、连锁药店“严防死守”。  近年来,部分连锁药店推行的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日渐成熟,对门店和店员的管控力度也日益加强,厂家业务代表上门拜访对店员的影响日趋减弱,以往捎带脚就能干的那点活(铺货、维价、理货、陈列),现在几乎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了。    2、谈判时只能当“孙子”。  三种类型的业务员常被客户“训”:  第一种是品牌企业的业务员,由于终端毛利率低,客户赚不到钱,挨
期刊
不论是招商部专职“钓鱼”,还是“走动式”招商。招商效果依然很难如意。只因许多优秀的代理商深藏不露。我们何不建一支“不吃皇粮”的招商特种部队呢?    朝中无将,“招商”保命    首先,自2000年之后,特别是近5年以来,国内药企(除了部分外企和极少数民企之外)几乎没有人能从零起步成功组建150人以上的专职销售队伍。  以扬子江药业为例,投资数亿元全资控股的上海海尼药业、南京海宁药业、四川海蓉药业
期刊
总是事事亲力亲为,却总是顾此失彼,前后难以照应。这样鞠躬尽瘁的营销老总不是管理型的。只是事务型的。一个优秀的营销老总,一定要有战略高度,一定要有团队意识,一定要有授权能力。    我们最常听到营销老总说的一句话是:太累了!的确,作为一个企业营销的设计师和管理者,营销老总们的工作是烦琐而细致的。他们总是在工作、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他们来去匆匆,不在会议室,就在市场上。  管理管理,无非管事
期刊
目标与路径的混淆正在阻碍中国式营销。目标与路径的关系就是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中国企业当然在做品牌,但是把品牌当结果还是把品牌当过程?强大的企业产生强大的品牌,还是强大的品牌产生强大的企业?品牌是成功的原因,还是成功的结果?160年前,宝洁是强大的品牌吗?100年前,可口可乐是强大的品牌吗?我们不要总是想着一步登天。  中国需要标杆思维还是博弈思维?标杆思维就是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博弈思维就是别人
期刊
我对目前盛行的营销比较研究不以为然,因为这种比较研究基本上是以跨国公司为标杆,然后寻找中国企业的差异。就如同比较欧洲人和中国人“谁的皮肤更白”一样缺乏意义。  其实,营销无所谓好与坏,因为营销的本质是对消费者和营销环境的适应,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跨国公司的基本生存环境是发达国家,他们的营销方法或许与欧美的营销环境是相适应的。本土企业主要生存环境是中国市场,我们应该问中国企业是否适应了中国市场,是
期刊
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5%,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23%,与德国接近。这说明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很有竞争力。  中国哪些企业最有竞争力?我做过一个粗略统计,发现多数知名度高的品牌厂商,其出口额占销售额的比重远低于平均数,说明中国大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低于平均水平。真正在世界市场形成竞争力的是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他们在世界上形成的“产业品牌”才是中国产品畅销世界的原因,这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品牌”
期刊
前期广告宣传亏了几十万元,广告停下来之后,终端走量却是一星半点。如何从亏损转向赢利?秘诀就是回访,回访绝不只是售后服务,而是一条可以实现巨量销售的渠道。    回访如何起量    一个治疗骨病的产品,前期打广告宣传亏了40多万元,广告停下之后,终端走量一星半点,它如何从亏损转向赢利呢?  秘诀就是按照宣传时记录的顾客名单进行回访。  在大活动期间,千万不要把回访只是看做是活动的售后服务,它还是一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