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对儿童眼轴变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散光与儿童眼轴长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3~12岁儿童132名264眼,记录双眼的眼轴长度(AL)、柱镜屈光度(RA)、角膜总散光(TA)、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AA)、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数(PA)等数值,同时将散光的生物学参数通过向量分析方法计算数据.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年龄、RA、PA、AA和PA与AL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的132名儿童平均年龄7.88±2.40岁.年龄与AL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RA、TA、AA、PA与AL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P<0.05).对比其相关系数发现,AA(R=-0.366)与PA(R=-0.301)对AL长度均有显著影响.年龄与RA、TA、AA、PA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TA与RA、AA、PA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AA与PA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P<0.01).结论 年龄、RA、TA、AA以及PA的变化对AL均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其中AA、PA的变化与AL的相关性同样较为显著.在3~ 12岁儿童AL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中,PA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PA在AL的变化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国内DRGs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趋势,为DRGs研究提供借鉴,助力医疗费用的控制.方法:运用CiteSpace5.7.R3,统计分析1994-2020年间中国知网(CNKI)中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的596篇有效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来源、高频关键词、突现词等,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年发文量持续攀升,文献发表于75家期刊,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和病例组合三个关键词频次最高.研究历经基础理论、实践探索、实践应用三个研究阶段,聚焦于数据基础、费用管理和医保支付三大主题;高校层面多进行理论探索,而医疗机
目的 利用LipiView眼表干涉仪和Oculus Keratograph眼前节分析仪研究青少年间歇性外斜视(间外)患者眼表状态.方法 收集我院诊断为间外并达到手术标准的青少年患者70例,LipiView眼表干涉仪记录脂质层厚度、眨眼次数,Oculus Keratograph眼前节分析仪记录眼红指数、泪河高度和刺激性泪河高度、非侵袭性BUT和睑板腺缺失情况.选择同一时间段就诊的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间外患者组的上睑睑板腺缺失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泪河高度、BUT、脂
目的:基于体医融合背景下,分析高校大学生体态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综合运用医学、体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收集整理当代大学生不良体态现状,分析目前体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大学生体态管理对策建议.结果:学生缺乏维护体态健康意识;学校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体态管理资金不足.结论:形成高校医院、体育部、社区、家庭多位一体健康宣传小组;培养体医复合型人才;严格建立筛查学生体态问题健康档案;促进体测/体检项目加入学生体态评估内容;从预防的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CSOP) 14例(18眼)和10例正常儿童进行可能的候选基因PHOX2A和PHOX2B的检测了解有无突变,头部MRI检查观察滑车神经和上斜肌(S0)的形态、测量SO最大横截面积.统计分析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与SO形态等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 14例CSOP病例中3例(21.43%)有PHOX2B外显子A-C的突变,10例正常组无候选基因突变,两组候选基因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23).CSOP组3例(23.08%
学位
学位
目的 评估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是否植入人工晶体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自2015年至2019年在我院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40例,根据患儿是否植入人工晶体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患儿手术前至手术后3年的眼压、眼前节、房角状态和眼底视盘表现,比较两组患儿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儿中白内障摘除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2.5%(5/40眼),其中无晶体眼组青光眼的发生率为12%(3/25眼),人工晶体眼组的青光眼发生率为13.3% (2/15眼).发
学位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减压术后继发垂直斜视伴复视的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因TAO行眼眶减压术后继发垂直斜视伴复视行斜视矫正手术的9例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1 ~ 48岁,眶减压术后出现垂直斜视,3例合并内斜视,6例为单纯垂直斜视.斜视矫正手术前后检查斜视角、眼球运动、代偿头位、复视情况.手术均在监护下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采用调整缝线方法,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9例患者,6例术后第一眼位正位,复视消失,3例明显改
目的 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上皮点染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验配OK镜并出现角膜上皮点状病变(≥2级)者55例(87眼)临床资料,分析角膜上皮点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角膜点染(≥2级)的病例中,32例出现双眼角膜上皮点染.平均年龄10.59±1.59岁,最小8岁,最大15.2岁.角膜点染位置分布在中央区37眼(42.52%),鼻下5眼(5.74%),颞下13眼(14.94%),下方31眼(35.63%),全角膜点染1眼(1.14%).有22眼(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