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生活并不是学校生活的机械延续,它是成长中的一个逗号、是我们学累了之后的一个休整阶段;它是和小伙伴一起撒欢儿,一起学做蛋炒饭的美丽时光;是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享受的天伦欢笑;它还是绚烂的烟花和噼噼啪啪的爆竹……总之,寒假该是一段回眸时笑容就不自觉溢出嘴角的日子……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快乐度寒假!
寒假就要开始了,孩子们都像脱缰的小马,蹦跳的小兔,从心理上都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大家也对放假充满了期望和热盼,想为自己的寒假生活做点主。但是,有些学生放假后,却仍在功课的苦海中挣扎着,仍在作业的大海中行驶,仍在培训班的郁闷中支撑,让他们苦不堪言。
记者发现,由于家长重视、商家引导以及当前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都想好好安排孩子的假期学习,比如:数学、语文、英语、钢琴、舞蹈等等都做出了详细的学习时间表。这无疑给刚想轻松一下的孩子当头一棒。有的家长,为了督促自己的孩子及时完成各种作业,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不允许外出与同学玩,也不允许参加各种活动,把孩子们完全禁锢在家里。这样,既泯灭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也造成了孩子对实际生活体验的缺失,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家长们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保持理性,把握好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科学地进行安排,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知道,家长是为了学生好,可是这么多的“任务”,怎么能完成呀!更何况是在一个这样忙碌的节日里。天天在喊给学生减负,可这样做是减负吗?这样做,能减得下吗?这样的负担,学生能承受吗?
吃 啥?
过节真快乐!特别是生来喜欢热闹的孩子们,会觉得过节更快乐!可妈咪常会在节日里忙得晕头转向,疏忽照料孩子的饮食。孩子的脾胃还没有发育成熟,饮食上如有不适,便会损害健康。结果,快乐的节日变得并不快乐。希望这份“守则”能提醒妈咪在节日里健康照料孩子的饮食。
守则1:节日大餐应让素菜唱主角
春节膳食肥而腻是传统特点,现代饮食方式应力争改变大鱼大肉集中食用的习惯。过多地吃荤菜会陡然增加孩子的胃肠及肾脏负担,因此,妈咪在节日里应准备几类蔬菜,让它们在节日大餐中唱主角。
绿叶蔬菜中的油菜、菠菜等,都是去油腻的最佳菜肴;块茎瓜果中的西红柿、南瓜、红萝卜等,除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外,还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为孩子身体提供热量;豆类食品中的黄豆、豆芽、豆干等,富含植物蛋白,对孩子的大脑和体格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
守则2:酸碱性食物要注意合理搭配
节日里人们餐餐免不了进食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营养专家指出,健康人体的血液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如进食过多酸性食物,血液就会呈酸性,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妈咪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为孩子搭配碱性食物,如海带、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等等。
守则3:饮食上不能以副食代替主食
节日的餐桌上菜肴丰盛,每样菜肴孩子吃上几口就饱了,经常吃不下多少主食。有些妈咪索性就让孩子以副食代替主食,以为这样更有营养。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副食吃多了易损伤孩子的脾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孩子对营养素摄取不均衡,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守则4:不能让孩子尽情喝饮料
节日里,妈咪会为孩子和客人准备很多饮料。这太中孩子意了,他们时常会敞开肚皮可着劲地喝。有的妈咪以为孩子多喝些饮料也无妨,反正饮料以水为主,多喝会为孩子身体补水;尤其是果汁,补水的同时还可为孩子补充维生素C。
营养专家指出,含气类的饮料中,如可乐、雪碧等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饮用过多会使孩子胃胀,影响消化能力;果汁饮料虽有一定营养,但过多饮用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妈咪最好多让孩子喝白开水。春节正逢冬春交替时节,既气候干燥,各种病菌活动又活跃,白开水有助于孩子抵抗呼吸道感染。
守则5:控制过度吃零食防止孩子肥胖
零食丰富是节日生活的另一突出特点。大人们有时太忙顾不上控制孩子吃零食。孩子常会没完没了地吃这些美味零食。营养专家指出,很多零食的热量并不低,如糖果、开心果、花生等。加上每天不合理的摄取其它高热量饮食,春节过去,有些孩子会因摄取过多热量而一下子胖起来,特别是原本就较胖的孩子。零食应巧选择,以开胃、降火、祛燥为主。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梨、香蕉等开胃通便的水果可有意选吃,话梅、薄荷等糖果可适时品味。
玩 啥?
不同年龄,假期生活侧重点不同,小学生应以快乐为主。父母可多让其与同龄孩子游戏,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在游戏中也提高了其自主意识。
1.做做运动,跑跑步,打打球,锻炼一下身体。
寒假里,很多孩子因为天气冷,大大减少了户外活动量,春节期间饮食又变得没有节制,容易导致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锻炼计划,通过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游戏项目保持孩子的运动量,并鼓励孩子经常和邻居家的同龄孩子进行集体游戏。
2.多些家庭“时尚”活动。
买几张电影票,跟孩子一起看看流行的大片,找几首时下流行的歌曲,跟孩子一起听一听、学一学,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3.一家人去公园、游乐场或城市近郊玩玩。
出去走走,看看山,看看水,看看优美的风光,去感受置身其中的轻松与愉悦,哪怕只是本地游。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对城市有更新的认识,还会让他精神饱满,快快乐乐地投入到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在出行前,家长应有计划地让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旅行目的地地理景观、民俗人情等方面的书籍,让普通的娱乐之旅变成孩子的学习之旅。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小记者团、各类冬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干点啥?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期末复习考试,学生的身心疲乏,寒暑假对于他们来说是难得的调整期,应充分休息,好好放松。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搞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安排一些假期活动,快乐充实的寒假生活会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1.弥补一下弱科
根据孩子期末考试情况,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有利于提高此方面能力的练习,弥补一下弱项,开学有个闪亮登场。
2.寒假学本领
寒假,正好赶上春节,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准备年货,增强其家庭意识;节日里难免亲友互相走动,可以让孩子帮助想想家庭聚会时都该准备什么,策划一些好玩的小游戏,负责招待亲朋等,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为父母或老人制作一些礼物,培养孩子的亲情观。
利用长长的假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学一种“技能”,如学一种乐器的演奏,或是学会滑冰、游泳、画画、做一道菜等本领。
3.理财小能手
用压岁钱中的40%来交学费,既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能培养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用5%买文具、20%来买自己想看的书,当然不能全是漫画书,怎么也要有几本“经典”,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阅读快感,还能丰富知识。用5%来买一些水果和食品孝敬长辈,略表孝顺之心。把30%存入银行:其中20%用来做储备资金,合适的机会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10%捐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或上不起学的小朋友,奉献一片爱心。
4.做社区小天使
寒假中的春节正是走亲访友频繁的时期,应主动问候客人、长辈,还要帮父母端茶、洗水果待客,做个小绅士小淑女,从小培养自己的社交礼仪知识和与人沟通能力。还应帮父母干些拖地、洗碗之类的家务活,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成就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5.寒假读好书
为小学生们推荐以下好书:《〈史记〉故事》、《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汤姆·索亚历险记》、《爱的教育》、《小王子》、《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
6.寒假做好事
除了学习和锻炼,假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的好时机。家长应利用假期对孩子进行公益、环保教育,比如鼓励孩子每天打扫一段公共楼道;帮妈妈提菜篮去市场,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到社区做一次义工或者到社区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从家里拿一些米面油去看望小区里孤身一人的老奶奶,让孩子从小树立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编后语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既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传统礼仪的传承,还有节日特有的气氛熏陶。
尽管寒假是一个比较长的假期,但由于在春节期间,是一个应该以喜庆、欢乐和愉快为主要内容的休假,不能让孩子们忘记了天性。寒假中应把功课变成学生的调剂内容,不要天天沉浸在没完没了的功课之中。
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让小学生充分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让他们从小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出自己的贡献。
寒假生活并不是学校生活的机械延续,它是成长中的一个逗号、是我们学累了之后的一个休整阶段;它是和小伙伴一起撒欢儿,一起学做蛋炒饭的美丽时光;是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享受的天伦欢笑;它还是绚烂的烟花和噼噼啪啪的爆竹……总之,寒假该是一段回眸时笑容就不自觉溢出嘴角的日子……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快乐度寒假!
寒假就要开始了,孩子们都像脱缰的小马,蹦跳的小兔,从心理上都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大家也对放假充满了期望和热盼,想为自己的寒假生活做点主。但是,有些学生放假后,却仍在功课的苦海中挣扎着,仍在作业的大海中行驶,仍在培训班的郁闷中支撑,让他们苦不堪言。
记者发现,由于家长重视、商家引导以及当前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都想好好安排孩子的假期学习,比如:数学、语文、英语、钢琴、舞蹈等等都做出了详细的学习时间表。这无疑给刚想轻松一下的孩子当头一棒。有的家长,为了督促自己的孩子及时完成各种作业,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不允许外出与同学玩,也不允许参加各种活动,把孩子们完全禁锢在家里。这样,既泯灭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也造成了孩子对实际生活体验的缺失,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家长们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保持理性,把握好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科学地进行安排,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知道,家长是为了学生好,可是这么多的“任务”,怎么能完成呀!更何况是在一个这样忙碌的节日里。天天在喊给学生减负,可这样做是减负吗?这样做,能减得下吗?这样的负担,学生能承受吗?
吃 啥?
过节真快乐!特别是生来喜欢热闹的孩子们,会觉得过节更快乐!可妈咪常会在节日里忙得晕头转向,疏忽照料孩子的饮食。孩子的脾胃还没有发育成熟,饮食上如有不适,便会损害健康。结果,快乐的节日变得并不快乐。希望这份“守则”能提醒妈咪在节日里健康照料孩子的饮食。
守则1:节日大餐应让素菜唱主角
春节膳食肥而腻是传统特点,现代饮食方式应力争改变大鱼大肉集中食用的习惯。过多地吃荤菜会陡然增加孩子的胃肠及肾脏负担,因此,妈咪在节日里应准备几类蔬菜,让它们在节日大餐中唱主角。
绿叶蔬菜中的油菜、菠菜等,都是去油腻的最佳菜肴;块茎瓜果中的西红柿、南瓜、红萝卜等,除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外,还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为孩子身体提供热量;豆类食品中的黄豆、豆芽、豆干等,富含植物蛋白,对孩子的大脑和体格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
守则2:酸碱性食物要注意合理搭配
节日里人们餐餐免不了进食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营养专家指出,健康人体的血液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如进食过多酸性食物,血液就会呈酸性,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妈咪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为孩子搭配碱性食物,如海带、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等等。
守则3:饮食上不能以副食代替主食
节日的餐桌上菜肴丰盛,每样菜肴孩子吃上几口就饱了,经常吃不下多少主食。有些妈咪索性就让孩子以副食代替主食,以为这样更有营养。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副食吃多了易损伤孩子的脾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孩子对营养素摄取不均衡,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守则4:不能让孩子尽情喝饮料
节日里,妈咪会为孩子和客人准备很多饮料。这太中孩子意了,他们时常会敞开肚皮可着劲地喝。有的妈咪以为孩子多喝些饮料也无妨,反正饮料以水为主,多喝会为孩子身体补水;尤其是果汁,补水的同时还可为孩子补充维生素C。
营养专家指出,含气类的饮料中,如可乐、雪碧等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饮用过多会使孩子胃胀,影响消化能力;果汁饮料虽有一定营养,但过多饮用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妈咪最好多让孩子喝白开水。春节正逢冬春交替时节,既气候干燥,各种病菌活动又活跃,白开水有助于孩子抵抗呼吸道感染。
守则5:控制过度吃零食防止孩子肥胖
零食丰富是节日生活的另一突出特点。大人们有时太忙顾不上控制孩子吃零食。孩子常会没完没了地吃这些美味零食。营养专家指出,很多零食的热量并不低,如糖果、开心果、花生等。加上每天不合理的摄取其它高热量饮食,春节过去,有些孩子会因摄取过多热量而一下子胖起来,特别是原本就较胖的孩子。零食应巧选择,以开胃、降火、祛燥为主。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食品,梨、香蕉等开胃通便的水果可有意选吃,话梅、薄荷等糖果可适时品味。
玩 啥?
不同年龄,假期生活侧重点不同,小学生应以快乐为主。父母可多让其与同龄孩子游戏,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在游戏中也提高了其自主意识。
1.做做运动,跑跑步,打打球,锻炼一下身体。
寒假里,很多孩子因为天气冷,大大减少了户外活动量,春节期间饮食又变得没有节制,容易导致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锻炼计划,通过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游戏项目保持孩子的运动量,并鼓励孩子经常和邻居家的同龄孩子进行集体游戏。
2.多些家庭“时尚”活动。
买几张电影票,跟孩子一起看看流行的大片,找几首时下流行的歌曲,跟孩子一起听一听、学一学,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3.一家人去公园、游乐场或城市近郊玩玩。
出去走走,看看山,看看水,看看优美的风光,去感受置身其中的轻松与愉悦,哪怕只是本地游。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对城市有更新的认识,还会让他精神饱满,快快乐乐地投入到下学期的学习生活。在出行前,家长应有计划地让孩子阅读一些关于旅行目的地地理景观、民俗人情等方面的书籍,让普通的娱乐之旅变成孩子的学习之旅。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小记者团、各类冬令营之类的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干点啥?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期末复习考试,学生的身心疲乏,寒暑假对于他们来说是难得的调整期,应充分休息,好好放松。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搞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尽可能为孩子安排一些假期活动,快乐充实的寒假生活会对学生新学期的学习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1.弥补一下弱科
根据孩子期末考试情况,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有利于提高此方面能力的练习,弥补一下弱项,开学有个闪亮登场。
2.寒假学本领
寒假,正好赶上春节,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准备年货,增强其家庭意识;节日里难免亲友互相走动,可以让孩子帮助想想家庭聚会时都该准备什么,策划一些好玩的小游戏,负责招待亲朋等,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为父母或老人制作一些礼物,培养孩子的亲情观。
利用长长的假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学一种“技能”,如学一种乐器的演奏,或是学会滑冰、游泳、画画、做一道菜等本领。
3.理财小能手
用压岁钱中的40%来交学费,既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能培养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用5%买文具、20%来买自己想看的书,当然不能全是漫画书,怎么也要有几本“经典”,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阅读快感,还能丰富知识。用5%来买一些水果和食品孝敬长辈,略表孝顺之心。把30%存入银行:其中20%用来做储备资金,合适的机会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10%捐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或上不起学的小朋友,奉献一片爱心。
4.做社区小天使
寒假中的春节正是走亲访友频繁的时期,应主动问候客人、长辈,还要帮父母端茶、洗水果待客,做个小绅士小淑女,从小培养自己的社交礼仪知识和与人沟通能力。还应帮父母干些拖地、洗碗之类的家务活,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的成就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5.寒假读好书
为小学生们推荐以下好书:《〈史记〉故事》、《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汤姆·索亚历险记》、《爱的教育》、《小王子》、《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
6.寒假做好事
除了学习和锻炼,假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的好时机。家长应利用假期对孩子进行公益、环保教育,比如鼓励孩子每天打扫一段公共楼道;帮妈妈提菜篮去市场,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到社区做一次义工或者到社区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从家里拿一些米面油去看望小区里孤身一人的老奶奶,让孩子从小树立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编后语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既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传统礼仪的传承,还有节日特有的气氛熏陶。
尽管寒假是一个比较长的假期,但由于在春节期间,是一个应该以喜庆、欢乐和愉快为主要内容的休假,不能让孩子们忘记了天性。寒假中应把功课变成学生的调剂内容,不要天天沉浸在没完没了的功课之中。
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让小学生充分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让他们从小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