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5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生活、劳动和居住在辽阔的边远地区或山区,建国前又都饱受反动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剥削,所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他们的体质如何?过去...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导言关于人类淋巴结的血液供应,1901年Calvert曾在他的权威性论文中写道:“淋巴腺动脉经腺门进入腺体,通过门的基质进入小梁。在小梁内,动脉分支分布于腺的所有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1997
全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人体解剖学》第三版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强,结合临床较好,文笔流畅,通俗扼要,吸收了一些新观点,采用了《中...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 来源:广西高教研究 年份:2001
考试和分数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任何考试都有片面性,不应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更不要凭分数把人看死.高村生毕业后表现不一定都很好,学习一般的学生也有工作后表...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黄昌盛,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7
对30具(男18,女12)已灌注防腐的下沉成人尸体心的4个体表投影点进行解剖和用直脚规进行测量,统计出其平均数,认为我国教科书上的有效数字因系引用外国的耐偏大。...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吴荣敏,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女童尸,死时约4岁,身长82cm,有右侧盆腔肾和法乐氏五联症等畸形(见封二图1)。...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吴荣敏,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2003
全国统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在具备"三基"、"五性"的基础上,新一点,深一点,精一点,名词用黑体字并于其后附英文,有索引,附图较大且清晰,有些结构着色,较多...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李培春,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89
对三江县男性22岁和女性20岁至60岁且三代均为侗族的404人(男203、女201)进行了活体观察与测量,计算出49个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38个指数值和16个观察项目的百分率,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吴荣敏,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份:1996
在制作标本过程中,作者发现右侧先天性盆腔肾合并法乐氏五联症心脏畸形一例,报道如下: 女童尸,死时约4岁,身长82cm。 解剖所见:先发现右肾位置很低:其下半部位于小骨盆腔内,...
[期刊论文] 作者:黄世宁, 浦洪琴, 庞祖荫,,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4
为探讨我国侗族成人的体型特征 ,本文采用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 5 1 5例 (男 2 5 4,女 2 6 1 ) 2 0— 6 0岁的土著侗族成人进行了体...
[期刊论文] 作者:吴荣敏,欧永章,庞祖荫,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在20具(男10,女10)成人尸体上,测量观察了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位置关系,各脊神经根间交通支的连系情况及脊髓圆锥下极的位置,其结果与现今教科书及国内其他作者所得的数据有...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欧永章,吴荣敏,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9
在指导我院84级学生局部解剖操作的尸体中,发现一例双侧大块胸骨肌。报道如下: 中年女尸,长148cm。三角形的左、右胸骨肌均位于胸大肌浅面,与胸大肌借疏松结缔组织连结(见封...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吴荣敏,庞文青,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份:1995
女童尸,死时约4岁,身长82cm。 解剖所见:右肾位置很低,其下半部在小骨盆腔内,紧贴小骨盆腔右后侧壁;上半部在大骨盆腔内,上端达第5腰椎下份水平。为先天性盆腔肾。它呈卵圆...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黄秀峰,浦洪琴,黄世宁,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学报 年份:1998
经过修订的全国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第3版,发行3年来,由于它诸多的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推动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功绩是巨大的.但是,人们有理由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吴荣敏,浦洪琴,黄世宁,庞祖荫,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从1998年测得的7~18岁壮族男女学生5249名6项指标(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的资料,计算出12项指数,并与汉族和蒙古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2项指数中,年龄变化规律与汉......
[期刊论文] 作者:黄世宁,吴荣敏,浦洪琴,庞祖荫, 来源:解剖学研究 年份:2003
目的观察成人脊髓下端的位置,以及根据坐高推算脊髓长度,确定脊髓下端的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在100具成人尸体上,打开第12胸椎至第3腰椎的椎管后壁,观察脊髓下端的位...
[期刊论文] 作者:吴荣敏,黄世宁,浦洪琴,庞祖荫,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1
本文调查了4800名广西百色地区壮族7-18岁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和骨盆宽6项指标,用医学统计程序集(POMS)进行统计运算,并把所得体质数据进行了城乡比较,不同年...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李培春,梁明康,周善金,覃琛,,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对德峨乡17至60岁的224名彝族人(男118,女106)进行了活体测量和观察,部分摄影。把结果整理统计,分析彝族的体质特征,并与国内其他民族相比较。在体质特征上,德峨彝族同广西壮...
[期刊论文] 作者:庞祖荫,孙尚辉,张跃明,王飞,李新,杨永舒,, 来源:四川解剖学杂志 年份:1985
肩胛上神经皮支,又称为“肩峰下皮神经”。我们对从华南收集的120具尸体(其中女尸36具,男尸66具)204侧进行解剖,调查研究这条1968年由山田宗里(Munesato Yamada)首先发现,后...
[期刊论文] 作者:李培春,吴荣敏,浦洪琴,庞祖荫,唐军,覃丽苗,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2004
仡佬族现有人口约50多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以及云南、广西、湖南四省区.贵州仡佬族人口494000人,占全国仡佬族人口90%以上,贵州道真仡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