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年份:2005
6月28至30日,国土资源信息化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作了题为《中国地质科学数据库总体构架与共享》的演讲,戴爱德研究员...
[期刊论文] 作者:戴爱德,, 来源:上海地质 年份:1984
引言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量与日俱增。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造成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致使人们大量地开采地下...
[期刊论文] 作者: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3
地质科学数据是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地质科学院主持建设的WDC2中国地质科学数...
[会议论文] 作者: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介绍中国地质科学数据网(域名:geoscience.cn)建设进展,包括目标任务、信息基础设施、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戴爱德,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90
本文给出计算任意岩溶地质区域面积的方法及在IBM PC/XT微型机上实现这一算法的程序。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地质工作者从以往繁重的手工统计面积工作中解脱出来,借助计算机迅速准确地进行任意岩溶地质区域面积的统计,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这一方法还可用于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彭晶晶,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8
在将MapGIS文件向ArcGIS文件转换的过程中,为使文件正确显示,按照目前通用的方法转换后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手工调整,而转换的数据量较大,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本次设计的实施方案就是避免采用中间格式(如E00)进行转换,运用VB编程语言对这两个GIS平......
[期刊论文] 作者:Roach,DE,戴爱德, 来源:国外矿床地质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戴爱德,李德兴,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4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核心元数据,这是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源。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简要介绍了WDC中国地质科学数据网的核心元数据内容及主要元数据元素,旨在对正在建设的各类科学数据共享有所借鉴和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TANG Hanyan,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8
为了存储和管理复杂的地质数据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数据模型,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对象得到精确和完整的表达.本文讨论了用UML的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给出了基于GeoDatab...
[会议论文] 作者:王月粉,戴爱德, 来源:2015地球物理信息检测与计算技术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5
本文以地质科学网络为研究对象,指出基于云桌面虚拟化技术的诸多优点,采用云桌面系统虚拟技术构建的地质科技办公网络有着重大意义,云桌面虚拟化系统是由瘦客户机aDesk、虚拟桌......
[期刊论文] 作者:唐菡檐, 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8
为了存储和管理复杂的地质数据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数据模型,以确保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时象得到精确和完整的表达。本文讨论了用UML的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给出了基于GeoData...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月粉,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6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文首先概述了地质遗迹/景观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比较了动态式和主动式WebGIS系统的优缺点,给出了特殊地质景观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软硬件环境的搭建,详述了运用ArcGIS平台实现了中国特殊......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宇,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8
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背景,深入分析了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框架及功能、 系统优化、数据聚合等多方面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基于Web......
[会议论文] 作者:王月粉,戴爱德, 来源:全国第二十届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15
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与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基于ArcGIS的岩溶天坑空间数据库,并开发了基于ArcReader的岩溶天坑的离线数据产品.该数据产品采用轻量级的、免费的ArcReader软件构建的,用户可脱离庞大的、昂贵的ArcGIS软件平台离线使用的岩溶天坑空间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伟海,朱德浩,戴爱德,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5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洞穴这一具有多方面价值的、不可再生的国土资源而建立了中 国岩溶洞穴数据库,首期完成900个洞穴数据建库工作。数据库中含有图、文、声、 像等方面的数字化信息,数据容量2500MB,作为非商业数据,可通过授权共享,为 科研机构、旅游行业和公......
[期刊论文] 作者:陈竹,戴爱德,王月粉,, 来源:国土资源信息化 年份:2009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语言。它基于ECMA262语言规范(1999—12第三版)中JavaScript编程语言的一个子集。本文介绍了一个将JSON数据交换语言应...
[会议论文] 作者:戴爱德,陈伟海,戴南, 来源:全国第十三届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07
奉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洞穴研究网的服务宗旨与定位、洞穴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主要进展,并提出了洞穴信息服务功能总体框架,进一步建设与运行服务的展望。...
[会议论文] 作者:王月粉,戴爱德,陈伟海, 来源:全国第十四届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08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与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合作,建立并正逐步更新完善中国岩溶洞穴数据库,并通过中国洞穴研究网发布共享,为进一步满足广大用户需求,又进一......
[会议论文] 作者:戴南,戴爱德,王月粉,陈竹, 来源: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12
随着洞穴信息量的快速增加,为进一步提高服务信息质量,加快信息更新,提高信息维护工作效率,本站近期主要进展,一是采用DNN技术重新设计网站服务平台并投入运行服务,二是新增部分洞......
[会议论文] 作者:戴南,戴爱德,王月粉,陈竹,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4
所谓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与内涵.在地球科学领域,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图数据、野外动态监测数据等数据集,以及众多数据集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