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岩相古地理 年份:1995
费希尔图解法在识别和定义长周期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梅冥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希尔图解(FischerPlots)是经线性沉降校正之后把米级旋四层序的累积厚度与时间的变化作图而得出的一种图解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张洁,,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07
梅冥相 1965年出生于贵州省仁怀市,198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沉积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成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寒武纪工作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1
为了达到在地层框架内划分和对比沉积岩的目的,以不整合面为主要地层面,将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定义为沉积层序,并研究沉积层序内的沉积趋势变化,成...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15
以不整合面为主要地层面对地层记录的旋回性进行研究,已成为层序地层学的核心内容。在层序地层学的概念体系中,早期具有"构造旋回"涵义、并且只是由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层序",...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岩相古地理 年份:1993
在前人研究及自己野外观察的基础上,本文把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归为四大类:深水非对称米级旋回层序、L-M米级旋回层序、潮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潮坪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7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高于庄组一套厚度千余米的碳酸盐沉积序列中,第三段组成一个特别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序列。两个剖面(天津蓟县剖面和北京延庆千沟剖面)的详尽观察与研究结...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0
发生在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结束了中上扬子地区自伊迪卡拉纪以来以一个稳定的古地理单元、而且多数时间沉积浅水碳酸盐岩的漫长的地质历史。该地质事件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大...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14
将不整合面理解为重要的时间屏障和地层界面,从而把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定义为层序,并进一步将造成层序界面重复性的基准面变化归因于海平面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7
微生物沉积作用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普遍发育,在显生宙的一些地层中也较为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层之中,以叠层石为代表的微生物岩尤为引人注目。经过长期研究,2000年Riding曾经将...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01
由Folk在1959,1962年及Dunham在1962年所提出的灰岩成因-结构分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还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Embry和Klovan在1971年关于生物礁灰岩的成因-结构分类,即...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2011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 年份:2011
  作为碳酸盐岩的重要类型,的重要的成因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一直是沉积学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沉积学家已经建立了众多的白云石化模式,并用来解释各种白云岩的成因。然而,白云......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 年份:2010
针对类型1和类型2层序定义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概念体系的不协调,1988年以后的层序地层学发生了较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代表了层序地层学的重要进展之一。这些变化包括:(1)成因地层...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7
完成 Mesoproterozoic Gaoyuzhuang 形成的第三个成员的特别 non-stromatolitic 碳酸盐继任可能证明 stromatolite 发生在 ca 的 Mesoproterozoic 衰退。除另外的三个事件以...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4
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交的印支运动,在中国南方表现为以下构造事件:1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形成与隆升,记录了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对接碰撞;2中国南方东南部1300km宽的陆内造山带...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07
作为微生物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凝块石与核形石曾经被统称为“微植石”而与“叠层石”平行使用;但是,鉴于叠层石也具有凝块状组构,所以凝块石又被译作“斑粒石”,或被称作“...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8
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最为普遍的是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而以潮下相沉积为主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与前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因此,与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一样,非叠层石......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2
鲕粒的成因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沉积学难题。Brehm等在2006年的实验室研究的结果表明,将鲕粒的形成可以与叠层石进行类比,是一个特殊的球状微生物席的产物,从而将鲕粒归为微生...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古地理学报 年份:2007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其邻区的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一套化石贫乏的浅水台地相白云岩,横跨中、上寒武统,厚度上千米,自北西向南东随着沉积环境水体的加深逐渐相变为开阔海台地...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12
从早期的"层序"概念到"沉积层序"概念的最大变化,表现为从一个只是由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单位演变为一个由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单位;"可以对比的整合面"这个术...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02
“乐平统”作为国际二叠系年代地层系统的最上一个统的全球对比标准 ,是我国学者金玉研究员为首的研究集体多年艰辛研究的结果 ;几乎同时 ,以陈旭研究员为首的科研集体以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