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24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1990
二十世纪初,中国法制进入了激烈变革的时代。在这场变革中,北洋政府大理院曾踏踏实实地做着综合中西、拾遗补缺、经世致用的工作。 1906年,清政府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依1909...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1989
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作古已64年了。长期以来,阐述和评价其思想学说的论著和文章数不胜数。然而,人们在探讨孙中山宪政方案、法治观以及刑法和...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1991
作者认为,孙中山法律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模仿时期:提出以代议政治为核心的五权方案和“人权神圣”的法制变革方案:转变时期:代议政治向全民政治的转变,从提倡到否定人...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1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国社会进入了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时代。勿庸置疑,学习西方先进的民主法治学说和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是当时中国摆脱半殖民...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孙中山以民生史观为基础,创立了法律正义观、目的论和社会义务本位的法律原则,从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法律思想体系。它包括,以权能区分理论为核心的“五权宪法”方案、以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1992
一、中国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四种形态自然经济、宗法社会、专制政治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社会根基。以无视个人人格、自由、权利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便植基其中并为之服务。人权二字为历代君臣、圣贤所不言。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人权诸说始乘海......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1990
在孙中山思想深处存在着一个终生不解的矛盾:一方面,他毕生执著地追求着人民民主和幸福,把四万万人民奉为至高无尚的皇帝;另一方面,他又叹惜人民的平庸低能,视他们为缺乏当家作主能力的阿斗。这一权力与能力的差距和矛盾观长期纠缠困惑着这位伟人,令他不得不挖......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1989
居正(1876——1951),号觉生,湖北广济人。1905年留学日本攻读法律,并加入同盟会。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内务部次长,代理部务。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党务部长兼《民国》杂志社总理。1922年任护法军政府内务总长。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被选为中央执行......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丛启, 杨一凡,,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4
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它在推进法律文化观念更新方面,同样做出了值得呕歌的历史贡献。这一时期的民主、法治思潮,是伴随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