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4.32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于之水,, 来源: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2018
在中国,建筑业一直是资源利用率低、管理粗放的形象。随着国家对各行业节约资源、提升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领域中。其中,BIM技...
[期刊论文] 作者:于之水, 来源:商品与质量 年份:2016
BIM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对建筑物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引进该技术后,使资源在项目设计、施工、修护等阶段的规划、使用更加合理科学。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郝书俭, 于之水,,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4
本文介绍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勘探的Hagiwara方法和将其应用于辽宁省海城市西荒地热水区隐伏花岗岩体分布特征的探测结果。结果表明,该项工作效率高,勘探效果好,花岗岩体的勘探...
[期刊论文] 作者:郝书检,李建华,于之水,储宝贵,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98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
[期刊论文] 作者:叶洪,张文郁,于之水,夏勤,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0
该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茅山活动断裂与北西向芳山-老虎山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研究了主震与若干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应用零矢量方法确定了地震破裂面的走向。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叶洪,张文郁,于之水,夏勤,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81
由于穿越条件的限制,用地面地质方法研究喜马拉雅地区的近期地壳运动有许多困难,但是地震活动与地震波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对1897年以来80年间喜马拉雅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华,郝书俭,胡玉台,于之水,褚宝贵,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8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秋文,郝书俭,曲国胜,于之水,褚宝贵,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98
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地下储油罐区地表构造模型;结合浅层地震探测结果,研究了工程场区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顶面埋深及深部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场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锡伟,钱瑞华,高震寰,王辉,雷军,刘玉刚,陈健,郝书俭,于之水,杜新贵,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
通过实地考察、槽探和浅层地震探测等手段以及对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超采环境的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大同铁路分局地裂缝带的三维构造特征,指出现今处于发展中的地裂缝带是由东向西扩展的,扩展速率为260~520m/a,地裂缝带两侧的差异升降运动速率达22.1~24.4mm/a,主地裂缝带的水平拉张速率约1.11~11.6mm/a,垂直错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