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4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 来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1
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资本主义的胜利.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看到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张敏,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张敏,, 来源:桂海论丛 年份:20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运用好"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尽快提高我国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2
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的实践者和拓荒者;在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的问题上,不能把党员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8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认为,资本主义是万恶之源,只能造成“大多数人的贫穷”,而战胜贫穷的唯一途径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他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的构想并不断地付诸于实践......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在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的问题上,要把阶级和阶层这个集合概念与阶级和阶层中的个体这个非集合概念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把党员......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玉兰,于恒魁,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95
儒道两家生死观的比较王玉兰,于恒魁人究竟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人应该如何看待生、如何看待死?怎样评价生和死的意义?这些问题是每个有理智、有生命的人所无法回避和缠绕思绪......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3
西方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曾预言:20世纪末,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然而,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已经到来,社会主义不但没有被战胜,反而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向前发...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三是建设社......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取得的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许多有益的启迪:一是政府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农民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9
邓小平生前虽然没有使用过“知识经济”这一词语,但他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确与“知识经济”的内涵具有一致性。本文从二者都具有时代性,都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0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与马克思恩格斯在中所讲的"消灭私有制"并非相悖.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从而使...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 王玉兰,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200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讲的"保护私人财产"与马克思恩格斯在中所讲的"消灭私有制"并非相悖.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极大涌流,从...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王玉兰,,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6
韩国新村运动是韩国政府于1970年起开始组织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的简称,它不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在农业萎缩、农业衰退、社会颓废的大背景下由政府发动组织实施的一场...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赵小娜,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农民的增收富裕,就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期刊论文] 作者:于恒魁,陈程章,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2000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东西部差距非常悬殊的严酷现实。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得到了一定的矫正,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指导下,政治运动不继地冲......
[期刊论文] 作者:赵继伦, 于恒魁, 来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蕴,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标志着两个不同水平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化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指标,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