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00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8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从1937~1998年60多年间桑树研究的概况,其中以1978~1998年20年间成就最为突出,先后争取部、省、院、市级和横向项目30个,取得国家、省(部)、市级科研成果17项,并迅速转化......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1989
《实用桑树育种学》由全国15省农科院蚕桑(业)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25人经3年时间的努力编写而成,最近将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全面阐述桑树育种的理论基...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2001
该品种系我所1974年以苍溪49×6031,杂交后1977年选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通过室内外多年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三年五季叶质生化分析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二年三季饲料养蚕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2001
该品种系我所1974年以苍溪49×6031,杂交后1977年选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通过室内外多年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三年五季叶质生化分析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二年三季饲料养蚕试验,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任作瑛,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1999
广义的蚕业,是一个包括栽桑、养蚕、收烘茧、缫丝、织绸、印染、成品加工和贸易等经济部门的集合体。蚕业长期以来就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种重要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通...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文明发,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1
通过对桐乡青、新一之濑两个桑品种10种不同栽植形式,9种不同栽植密度桑的饲料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全茧量、茧层量74%的试验区不高于5%;茧层、茧重转...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任作瑛, 来源:蚕学通讯 年份:2000
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论证了运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桑树品种选育的可行性。...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文明发,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1996
川7637系采用人工杂交与Co60r射线快照射处理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强的新桑品种。经室内多年和二年区域性鉴定,以湖32为对照平均亩桑产叶...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文明发,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1999
新桑品种川765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培养而成。经过十六年的观察调查及室内鉴定和二年省区试结果及农村推广应用后,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任作瑛, 来源:四川蚕业 年份:1999
本次试验分别用期距预测法和分龄分级预测法预测第4代桑螟幼虫孵化高峰期。最后用田间调查进行准确性检验。通过试验得知,期距法和分龄分级法预测第4代桑螟幼虫孵化高峰期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任作瑛, 来源:激光生物学报 年份:2002
桑在遗传性上高度杂合,杂交育种十分复杂,人工诱导突变可能有利于改良某些性状,获得有益突变又可用无性繁殖的方法遗传下来.日本从1957年开始桑的辐射育种,1962年在r 圃内进...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文明发, 来源:激光生物学 年份:1993
激光应用于桑树育种起于七十年代,通过我所二十多年来对桑树激光育种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激光对桑树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可产生生物学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大小,多少与供试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文明发,,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4
桑树新品种7681是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其母本是苍溪49号,父本是育2号。 7681桑经3年6季养蚕、缫丝、制种试验和叶质生化分析,4年8季氨基酸含量测定,12年生物学特...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文明发,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1
通过对桐乡青、新一之濑两个桑品种10种不同栽植形式,9种不同栽植密度桑的饲料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全茧量、茧层量74%的试验区不高于5%;茧层、茧重转...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任作瑛,, 来源:蚕学通讯 年份:2001
新桑品种川799系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采用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经多年室内观察调查及鉴定和2年区试结果,农村示范推广应用,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冯文和, 来源:激光生物学报 年份:1998
通过以冬芽为材料,对7681桑进行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7681桑是亲本体细胞融合的真杂种;...
[会议论文] 作者:任作瑛,周志康,, 来源:光电子.激光 年份:1987
本试验用Co~(60)γ射线处理大花桑和转阁楼桑接穗,得到性状稳定的“辐花77—1”“辐转82—1”突变体,在叶质、节间长度方面优于供试亲本大花桑和转阁楼桑。但由于基因多效应...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 任作瑛, 王晓芬, 来源:中国蚕业 年份:2004
新桑品种川826系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采用辐射诱变与复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其母本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种子用Co60γ酌射线处理后选出的优良单株,进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刚,任作瑛,杜周和, 来源:蚕学通讯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任作瑛,何大彦,冯文和, 来源:激光杂志 年份:1989
本文通过对新桑品种7681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看出7681具有双亲共有的酶带,是双亲体细胞融合的真杂种。但在 Rf 值、酶带显色上又与双亲和未经处理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