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13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7
文化价值取向的三个面相中国九十年代乡土小说一瞥伍世昭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乡土小说”,其文化价值取向至90年代呈现出了十分复杂的格局。这与大变革、大转折的世纪末现实是相对......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03
文章根据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心灵诗学"的新看法,在此基础上抓住情感论这一核心对郭沫若早期具代表性的诗学话语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同时又对郭...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年份:2008
中国20世纪认识论文论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认识作用,具有包括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命题、反映生活的特殊手段和创作方法、价值取向等要素在内的相互关联的自足的知识体...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2
张道华的新著《走出废墟的姐妹》是他继《夜幕较量》、《非常绑票》、《资本谎言》等著名公安题材长篇小说之后出版的首部非公安题材长篇力作。该著以打工者张小雪、小学生张...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6
我用“世界”来指称刘明霞的散文,乃就其散文整体而言的。当其多样的散文体式统一于完足的思想艺术整体时,其散文世界便自然形成了。而多幅笔墨、多种艺术手段及其所传达的日常......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王国维“境界”论诗学的生成,隐含着重要的创作实践缘由。《人间词话》与《人间词》的内在联系当是对“境界”的标举与追求;《人间词》甲、乙稿序可以说既是对《人间词》创作的......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与大变革、大转折的世纪末现实相对应,90年代乡土小说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多相性的格局,文章将这种多相性归纳为理性批判精神、“恋乡恋土”情结,回归之旅等三个相面......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6
文章运用文学价值学、美国文学理论家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和刘若愚艺术过程四阶段理论,结合中国20世纪历史文化境遇和西方文化、诗学的影响,对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社会...
[学位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暨南大学 年份:2002
本文尝试运用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借鉴上世纪2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中外研究成果,着力从整体上探讨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诗学、文学创作实践的......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心灵表现价值取向的开启者这一事实,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鲁迅的文学理论批评价值选择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心灵表现论,又有着时代和其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本文认为,儒家和道家分别给《文心雕龙》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文心雕龙》体现了儒道互补的特点:它把我国古代“外儒家内释老”的人生处世态度引入文学理论,在论...
[会议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2
文章运用比较诗学方法,对“五四”表现论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仅用浪漫主义概括不了“五四”新文学创始者所持的表现论文学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3
郭沫若早期提出的“灵感”论、“内在的韵律”说和“体相一如”的诗观 ,不纯粹是理论思辩的产物 ,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本人创作经验的概括。郭沫若早期诗学也不单针对诗歌发言...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对胡适的文学思想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胡适文学思想中各种观念间的相关性,最后引出了胡适“五四”时期文学批评实践给我们今天提供的启示。文章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9
王国维的“形上之思”源自其“忧生情怀”,对个体生命和现实人生的深广忧患,促使他去思考人生苦痛之因和解脱途径:人生之苦痛源于“生活之欲”,人生苦痛之解脱则在于艺术——审美......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正】90年代诗歌少有震撼人心,广为传诵之作,90年代的读者也不再以阅读诗歌拥有诗性为乐,80年代诗歌的轰动效应到90年代已成了一份苍凉的记忆。90年代诗歌在汪国真热后被逐...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该文坚持中西文化互阐的立场,揭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建构的真相:其“无目的”论诗学话语的建构就奠基在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中。郭洪若在倡导文艺“无目的”的同时,并不反对文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不惜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看起来两相矛盾,但实际上是郭沫若以“人格”......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章对’97乡土中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整体描述。认为’97乡土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对现实的敏锐关注和大胆直面,以及贯注于其中的对精神价值的关怀;而创作者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意......
[期刊论文] 作者:伍世昭,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本文从美国文艺理论家阿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理论中得到启发,概括出理论批评家观照文学的多种不同相位,并根据这不同的相位,分析了“五四”新文学观念及其相互关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