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43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正】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汉代以后两种主要制钢工艺,即炒炼法和灌钢法的基本操作过程,使我们对其有了较多的了解。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考古 年份:1988
我国的古镜起源于什么?它是怎样发展和演变来的?这是长时期来,学术界甚为关心的事;虽有不少学者作过研究,但我感到问题仍然是没有解决。本文便依据近年考古发掘的一些新...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83
我国古代的铜镜不但是一种生活日用品,也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其形制和花纹一般都具有时代特征,其制作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青铜冶铸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水平.多年来,...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97
我国是古代世界青铜合金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其中工作开展得较早的,日本学者有近重真澄[1]、道野鹤松等人,我国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1994
通过对部分明代铜镜的科学分析,了解到明代也使用过与战国汉唐成分相近的合金来铸镜;除了锡汞齐外,此时还使用了铅汞齐和铅锡汞齐来开镜或磨镜。...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1981
花纹钢是古代工匠用一种特殊方法冶炼加工得到的钢。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打磨光净的表面上,能呈现一种奇妙的花纹;像行云,若流水,似菊花,如鱼肠,难以穷尽。这种花纹是钢材...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8
【正】 人们一般认为,破碎了的镜,要使它重新组合起来,并且映照出完整的一个影像,即所谓“破镜重圆”,那是断不可能的;但从实物考察来看,我国古代却存在过这一工艺。 近年笔...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1985
【正】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腐蚀情况也不同,我国古代铜镜的镜面往往呈现各种不同的状态。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正面覆有一层肉眼可见的透明物,虽然经过了很多年代,仍然明亮光洁...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机械工人 年份:1984
所谓花纹钢,是一种经特殊工艺制成的钢铁料,把它表面打磨光净后,或者再用某种腐蚀剂处理一下,即呈现出各种花纹。其形态有如流水,有似彩云,或像鱼肠,或类木纹,变化万千,难以...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1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枚传世花纹钢剑的外部形态和花纹特征,并对其制作年代作了一些推测。这些剑的基本特点是表面带有自然花纹和难锈难蚀。花纹的基本形态有旋罗纹、半罗纹、斗箕......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文物 年份:1988
【正】 北京琉璃河西周早期墓葬出土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青铜器,包括礼器、车马器、兵器、生活日用器等。承琉璃河博物馆田敬东先生提供试样,我们对其中部分器物进行了科学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7
【正】 巴蜀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青铜合金技术、铸造技术、以及表面处理技术都是很有特色的。1980年,田长浒先生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时,曾分析过六...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87
1956—1960年间,山东省招远县出了330多枚切头尖首刀,经统计,其中80%左右铸有铭文,计约16种。这类刀化过去在寿光、胶县、即墨、朐县也有过出土,但数量这样大、同出文字...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考古 年份:1993
我国刻纹铜器约始见于春秋末至战国初期,战国中期便达到了繁盛的阶段。因其器壁较薄,图纹细腻工精,所以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但迄今尚未对有关实物进行研究,所以人...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文物 年份:1998
所谓花背镜,即镜背表面上明显地呈现两种或多种较为悬殊的颜色的古代铜镜。“花背”之名至迟出现于宋,宋赵希鹄《洞天清录》云:“秦陀黑漆古,光背质、后无纹者为上,花背者次...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1998
对12件山东古代青铜镜进行了金相分析,其中6件为铸态,6件为热处理态,热处理的基本特征是:观察面上可看到许多明晃的交叉状物和不太明显的晶界状、环链状物。这与我国古镜的特征组......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文物 年份:1985
滇池一带是云南古代文化比较先进的地区,这里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几件战国、西汉时期滇池地区青铜器的科学分析,来探讨一下它们的成分配制、成形加工和表面处...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1990
本文通过考古实物的科学分析,认为早在西周时期胶东青铜技术便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战国后便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大约自西周始,胶东青铜技术与中原便是大体同步发展了的.文...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0
宋镜出土量是不算少的,尤其南方一些省份,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研究不多,在型制演变方面只是到了近年才看到过一些较为专门的论述,在制作工艺方面则迄今仍无专文讨论。193...
[期刊论文] 作者:何堂坤,, 来源:北方文物 年份:1990
从多年的考古资料看,不少金代铜镜是颇具特色的,不管图纹设计还是浇铸技术,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艺术水平。但过去对它很少作科学分析,大正七年(公元1918年),日本学者近重真澄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