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46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
野外考察结果表明,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造成了6段不同规模、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成因、不同等级的地表破裂,构成了呈面状分布的复杂地震破裂带,与我国西部地区由走滑断层运动形成的破裂带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的4段破裂与极震区及余震分布的位置相重合,主体散布在冬青顶北......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地震动态与参考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98
在室内航,卫片解释及野外1:5万大比例尺活断层地质填图等专项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主发震断裂皇城-双塔断裂带的几何分段及运动学特征。依据断层的几何特征,活动时期,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9
断层走滑包括粘滑和蠕滑,前者是伴有强震发生的快速运动,后者则是一种缓慢的无震稳滑运动。这2 种运动常随时间交替出现,共同构成了断层的基本运动方式。在利用断层滑动速率讨论大震重复率的问题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则是如何从总滑动量中分辨和划分出其中所包含的粘......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0
利用仪器记录资料,讨论了自1954年以来昌马断裂带及邻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0
1.前言美国地震学者P.G.Okubo等人(1987)在帕克菲尔德—索尔顿湖长达近千公里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带上,分六段对该断裂进行了分维解析,发现该断层具明显的分维结构,计算出六段的分维数为:1.12~1.43。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分维数D值与断裂带上断层几何形态复杂的地段......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1990
1989年在美国马默斯莱克斯召开的全球主要活断层特性对比研究(IGCP)第206项目会议上决定,将各国提供的论文编辑成一专题论文集,具体细节如下:1.发行的理论基础组织 IGCP 206项目的目的在于搜集、评价、综合在各种构造条件下,地质环境中各主要类型的活断层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吴启明, 来源:高原地震 年份:1999
专题讨论了1927年古浪8级大震的基本特征,包括地震的基本参数、震中位置的确定、震源深度及震级、断层面解、地震活动序列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断层面倾角及震源随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张忻,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99
论述了祁连山构造带新生代以来的变形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祁连山构造带的变形过程是在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碰撞汇聚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其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同......
[期刊论文] 作者:Coll.,EW,侯康明, 来源:地震译文集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 袁建民,, 来源:国防技术基础 年份:2007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军后备兵员动员,尤其是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理念、手段、对象、目标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成为世界后备兵员动员领域的领跑者。但我们也要通过表面看透本......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石亚缪,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9
对青藏高原北部NNW向构造的地质地貌组合特征、活动方式及形成年代等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NNW向构造在地貌上由西向东表现为隆、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其中NNW向活动断裂依次发育在隆起......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张守洁,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92
1990年10月20日16时07分在甘肃省景泰、天祝、古浪三县交界处发生了一次6.2级强震。 现场考察结果表明:宏观震中位于下倘至大圈湾一带。地理位置为北纬37°07′,东经103&...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邓起东,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99
通过近年来对古良8级大震的震源机制解、震区活动构造、地震活动性及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古良大震孕育和发生的、浅部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韩有珍,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5
本文在对物质扩散方程进一步推导基础上,分别用数学方程模型Ⅰ、Ⅱ、Ⅲ对发育在昌马断裂带中,东段的单一型地震断层崖和复合型地震断层崖剖面进行了拟合计算,并用最大坡值-断距(tgθ......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闻学泽,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9
通过对16 个板内逆断层地震的基本类型、构造环境、地震地表破裂尺度、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及余震分布图像的研究分析,较系统地归纳了板内逆断层地震破裂的基本特征及分段标志.研究表明:(1) 逆断层破裂往往沿走向延伸较短,常表现为二维面状分布形态;(2) 地震断层未出露地表......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袁道阳,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5
在室内航片解释的基础上,依据野外现场实测资料,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对走滑断裂上有作用形成的弧形,“正”、“逆”牵引变形山脊及断错变形冲沟的4种地貌形态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侯康明,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
在对断层岩的分布、内部结构、宏观变形及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态、表面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昌马断裂带粘滑、蠕滑特征。同时指出,昌马断裂带虽以粘滑运动为主,但仍伴有一定量的蠕滑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杜学彬, 来源:地震动态与参考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侯康明,杜学彬,,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1993
本文依据现场仪器观测资料,总结了1982年以来,用偶极电测深法预报地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震前测区内不同深度的岩石电阻率确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映,并具深部岩石电阻率异常幅度较其浅部岩石电阻率异常幅度大之特点,最大幅度可达24%。实验表明,利用偶极电测深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