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77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本文是对一年前进行的鼻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综合研究的继续。14例未经治疗的早期活动性瘤型麻风病人,经一年监督下规则的氨苯砜治疗(维持量每周300毫克)后,进行了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共取材32份,其中鼻甲20份,鼻中隔12份。......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现已公认,砜类药物普遍使用后,麻风性结节性红斑(ENL)发生率显著增加。许多瘤型病例在有效治疗开始后迟早会出现ENL。目前有两个理论解释这个现象。一是认为二者是间接的关系。有效化疗后麻风杆菌逐渐死亡,继而死菌崩解之产物进入血流或组织,即引起ENL。这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瘤型麻风化疗上有两个矛盾的现象,一是砜类药治疗的近期疗效是令人鼓舞的,但远期疗效则令人很不满意;二是虽然形态指数在治疗初期即迅速下降,约在治疗4个半月后即降到基础线水平,或治疗约3个月后取材接种鼠足垫即无繁殖,但即使治疗多年后仍可出现伴随临床复发的......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氨苯砜(DDS)耐药菌株的广泛发生是目前治疗上的重大问题。为了不致使这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目前普遍认为,所有新瘤型病人治疗的开始阶段均应联合应用抗麻风药物。较理想的方案是足量DDS(每天50~100毫克)加利福平或B663。但由于利福平价昂和B663使皮肤变色,限制了这......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俊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由于HLA-D和HLA-DR位点较之HLA-A,-B或-C位点更接近于假定的免疫反应基因,以及由于HLA-D或HLA-DR位点抗原较之能被测定的HLA-A,-B或-C抗原对于一个特殊的疾病表现出更密切的联系,推测麻风病可能亦与HLA-D和HLA-DR抗原有关,故作本题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本文报告使用鼠足垫模型测定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在数株麻风杆菌的最低有效剂量(MED),并对最低抑菌浓度(MIC)作了估计。方法:MED的测定方法见Lepr Rev 49:101,1978。使用3株麻风杆菌。两药的喂食浓度是0.001%、0.003%、0.01%和0.03%。估计杀菌活性亦按该文介......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作者以常用的鼠足垫模式对链霉素的抗麻风杆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低有效剂量为50~100毫克/公斤体重。每周一次、每周2次和每周3次给药对结果并无明显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作者随机选择了20例瘤型或界线类偏瘤型病人作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的研究。20例中LL18例,BL2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3~70岁;病期3~33年,平均18年;全部病人均接受DDS治疗;ENL7例,无ENL13例。留24小时尿和取血作尿蛋白、尿沉渣涂片、尿素和肌酐廓清率、电解质以及抗......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麻风杆菌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以往多认为从人体排出后迅速死亡。因此,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亦认为主要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由于麻风杆菌不能培养,故没有实验方法能复制其天然过程和考核杆菌从人体排出后的生活力。......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近年来耐砜类药菌株的发现以及瘤型病人长期砜类药物治疗后仍有活麻风菌持续存在的事实都表明:瘤型麻风单用氨苯砜治疗是不充分的。因此有必要参照结核病化疗的方法,比较单用与联合化疗的效果,故进行本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对45例病人69条神经(肘部尺神经49,膝部腓总神经9,腕部正中神经7,踝部胫后神经4)作了选择性外科减压术。手术包括两部分,即神经外减压和内侧纵行神经外膜切除。...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俊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Shepard曾介绍动力法以估计抗麻风药物的杀菌活性.当药物缺乏杀菌活性,则可通过这一方法得到可靠证明.然而大多数杀菌药物已知是一“中止细菌繁殖”(bacteriopausal)作用,即停药后由于可逆性损伤细胞的恢复而延长抑菌状态.另一些药物如B663,停药后仍潴留在宿主......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按比例杀菌试验证明,小白鼠喂以含0.1%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的食物45天,接种的麻风杆菌98.6%可被杀死,此比例仅逊于利福平。本文报告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间歇治疗和最低抑菌疗程试验的结果。本实验开始时用乙硫异烟胺,以后用丙硫异烟胺。材料与方法:采用作......
[期刊论文] 作者:凌绍贤摘,陈均銮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麻风病现代化疗不尽满意。对于促进机体抗麻风杆菌的免疫能力方面尚无有效治疗。有人认为,瘤型病人缺乏一种由遗传决定的抵抗力因子。为了验证这一假说,作者假定,瘤型病人被动输注存在于麻风菌素阳性供血者全血中的“有抵抗力”细胞后,免疫力或许有所改善。本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