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0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实佳,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2020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广泛分布了大量的中生代深水沉积硅质岩,是限定蛇绿岩和新特提斯洋盆时代的重要生物地层约束。放射虫作为其中唯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化石种类,在开展缝合带内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的泽当地区侏罗-白......
[会议论文] 作者:刘实佳, 罗辉, 许波, 王学恒,, 来源: 年份:2018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处西藏南部,主体走向与雅鲁藏布江河谷一致,沿东西向带状分布,代表了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消失的新特提斯洋。蛇绿岩作为该带的主体部分,根据其地理分布、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实佳,罗辉,许波,王学恒,陈迪舒,,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2016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自泽当金鲁乡鲁巴垂附近5块硅质岩样品中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共20属26种(含未定种),包括Becus triangulocentrum Dumitrica,Cecrops septemporatus(Parona...
[会议论文] 作者:王学恒,罗辉,许波,陈迪舒,刘实佳,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目前仅有少量文章报道过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古近纪放射虫(李红生等,2000;Liu & Aitchison,2002;丁林,2003;Chan,2006;李亚林等,2007;梁银萍等,2013),它们主要发现于仲巴、江孜和萨嘎县折巴一带混杂堆积的硅质岩和硅质泥岩中。......
[会议论文] 作者:许波,罗辉,王学恒,陈迪舒,刘实佳,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尹集祥等(1988)曾在藏南吉隆县党拉北坡地层剖面的硅质岩、硅质泥岩中报道有晚白垩世的放射虫,但未见放射虫名单及图影。他们将这套地层归入晚白垩世宗卓组。...
[会议论文] 作者:刘实佳,罗辉,许波,陈迪舒,王学恒,牟林,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处西藏南部,大致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呈东西向平行展布,是晚侏罗世以来新特提斯洋演化、大陆碰撞和高原隆升造山运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的构造带。...
[会议论文] 作者:罗辉,陈迪舒,牟林,王学恒,许波,刘实佳,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恒,罗辉,许波,祝幼华,陈迪舒,刘实佳,,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2016
本文描述的放射虫化石新材料发现于藏南桑单林剖面中部灰绿色硅质岩和硅质泥岩层段,共计21属33种,含5个未定种。通过与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古新世放射虫化石带进行对比,该放射...
[期刊论文] 作者:周志澄,罗辉,Willems H,许波,王学恒,蔡华伟,陈迪舒,刘实佳,陈金华,,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2017
二叠纪末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海洋底栖生物的大灭绝及早三叠世蓝细菌的爆发,有关这一时期我国华南蓝细菌化石的报道主要来自早三叠世早期的微生物岩。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
[期刊论文] 作者:周志澄,许波,罗辉,WILLEMS H,蔡华伟,陈金华,陈迪舒,王学恒,刘实佳,, 来源:微体古生物学报 年份:2015
三叠系龙介类化石在欧洲早有报道。在我国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牙形刺Hindeodus pavus带微生物岩中首次发现环节动物龙介类化石Spirorbisphlyctaena,与以...
[会议论文] 作者:韩屹,李国彪,董丽平,李新发,邵平,薛嵩,张金彪,刘实佳,王天洋,张文苑,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地球发生了众多重大地质事件。西藏南部海相白垩系发育且保存完整,产出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藏南地区下白垩统含化石较......
[期刊论文] 作者:周志澄,罗辉,Willems H,许波,王志浩,蔡华伟,陈金华,陈迪舒,王学恒,刘实佳,, 来源:古生物学报 年份:2016
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上二叠统长兴组顶部出现的群体珊瑚Waagenophyllum sp.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晚的古生代群体四射珊瑚之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直接覆盖在它上面,二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