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4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92
本文根据汕头传输台网测定的96次地震走时数据,用联合测定法计算了该区地壳波速比,得到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07±0.005。此值较华南区域平均波速比1.692略高。因研究时段...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98
利用自激励门限自回归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对广东地区陆地和珠江口外以及台湾海峡部分地区2000年前后的最大地震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区至2001年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为M_L5.2级,未来几年内发生M≥6.0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97
应用文献[1]的方法,对广东及部分邻近地区进行了熵值计算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时间熵、频度熵和强度熵在ML≥4.7级地震之前,大都存在较明显的低值变化,即存在减熵现象,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减熵的中、后期,少数发生在减熵初期。三种熵值变化基本同步,震级越大,熵值波动越大,其......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2
目前近震的震级测定大部分是采用里克特定义经改进后的公式:M_L=logA_μ+R(△)。但由于发震机制及各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的介质特性等不同,致使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吸收(衰减系数)也是各有差异的。汕头台网应用上式测定震级,R(△)采用地震观测规范提供......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潘海生,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1999
应用b、η和广义时间分维D_t值的时间扫描计算方法,对广东省及邻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15次M_s≥4.6级地震震中周围的小震活动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震前2个月至1年半内,这三种参量大都存在明显的低值异常过程。与地震的对应率达69%,表明该组参量可作为本区地震预测的有效判据,利......
[期刊论文] 作者:杨向东,刘特培,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4
研究了华南地区 14次中强地震前中等地震活动特征 ,据此提出了本区中强震短期预测判据 :中期 (或中短期 )中等地震累积频度呈指数 (加速 )增长 ,短期至发震中等地震持续平静 (通常小于 3个月 )。......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康英,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4
在波谱分析的基础上,对广东地区75个地震的波谱和震源参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侧重研究了它们与地震强度的关系,初步结果表明地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震源半径,地震矩,应力降,平均位错,环境剪切应力,它们与地震的震级的相关性十分密切,主要表现在当震级小于ML3.8时,......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芳,刘特培,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4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原理,对广东地下水位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卸载响应比计算,以广东及周边地区数次MS4 0级以上地震作为震例,提取可能的中期至短期的响应比异常变化,研究其异常特征以及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前响应比存在增大变化,大多数井......
[期刊论文] 作者:秦乃岗,刘特培,,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5
2004年9月17日阳江M4.9级地震是1969年阳江M6.4级地震发生后至今震级最大的余震之一,该震中区及附近1970年以来至2004年底的九千余次ML1级以上的地震月频次的统计结果显示,本地4.5级以上地震震前短临时段内,ML 1.0级以上小震活动水平增强不明显,但2004年与1986......
[期刊论文] 作者:秦乃岗,刘特培,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3
分析了二十世纪末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南沿海地震带在地震序列分布上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在1970~1997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b值滑动时间曲线从1984年起至1986年的高值异常可能是东南沿海地震带1986年开始的活跃幕的中期前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巧娟,刘特培,,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7
采用极限时间法对广东省1970年至今发生在河源、阳江12次ML≧4.7强余震进行h′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两地强余震有较好的短期(短临)预测能力,可作为两区地震预测参考依据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李健梅,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0
应用“八五”地震攻关成果及相关软件,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性参量的计算和分析表明,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发生突变,从1991年......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王莉娅,潘海生,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2
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华南地区 12例中强以上地震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有 8例在震前响应比值有明显的高值 (Y≥ 2 0 )异常显示 ,通过对响应比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 ,响应比对 5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 ,因此响应比理论可作为本区地震预测的新方......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杨向东,万永芳,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3
通过对1067~2002年广东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6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沿海近海区域,7级以上地震全部位于海中,陆地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带或其...
[期刊论文] 作者:魏柏林,刘特培,陈玉桃,,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11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主震是一个主压应力轴NW-SE的逆倾滑型的地震,而之后的余震震源机制解有的与主震震源机制解一致,有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南至北逐步变成走滑型地震。主震和同主震震源机制解一致的部分余震,在构造应力场直接作用下,龙门山推复体向四川地......
[期刊论文] 作者:邵叶,刘特培,刘吉平,, 来源:地震 年份:2016
利用广东新丰江锡场2012和2013年2次MS4.8地震震中附近的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精定位小震资料,依据小震丛集发生在大震断层面及附近的原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和高斯-牛顿算法...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秦乃岗,郭贵安,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2
应用“八五”地震攻关成果及相关软件,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性参量的计算分析表明,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产生突变,从1991年起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参量在时空方面中短期异常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秦乃岗,陈玉桃,,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5
对2004年9月17日阳江Ms4.9地震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属1969年阳江 Ms6.2主震后的晚期强余震,北东东向的平冈断裂和北西向的洋边海断裂是本次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具有逆冲特征,这次地震的震感范围大,影响波及面广,震中烈度达Ⅵ,造成了一定破坏。震前1个月至......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秦乃岗,郭贵安, 来源:地震 年份:2003
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华南地区12例中强以上地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8例在震前响应比值有明显的高值(Y≥2.0)异常显示,通过对响应比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响应比对5级左右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因此响应比理论可作为华南地区地震预测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刘特培,李健梅,万永芳,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2000
应用“八五”地震攻关成果及相关软件 ,对 1994年 9月 16日台湾海峡 7 3级地震前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性参量的计算和分析表明 ,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发生突变 ,从 1991年起出现孕震空区 ,多项地震活动参量的中短期时空异常显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