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2004
对于郑樵《通志·艺文略》类目的具体数量,众多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认识,这是由于未能深刻理解郑樵"类书如持军"的目录学思想而导致的差异。结合郑樵的目录学思想,从《通志·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04
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国际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2019
以港台新武侠小说代表作家金庸、梁羽生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二者武侠小说的影响。金庸和梁羽生改变了以往武侠小说武功评价只由技击之术所决定的特点,而引入...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通行本《周易本义》(以下简称《本义》)和《周易程氏传》(下文简称《程传》)前各有一篇文字相同的序文,且均无署名,同时《二程集》中也收有此文,这就引发了此序作者究竟是谁...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18
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回目自明代中后期成熟定型以来,在自身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变革,每次变革的背后都显示出雅文学影响的持续加深。近代小说作家梁羽生、金庸等人在继承前人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波兰雅盖隆大学图书馆所藏南宋嘉定蜀刻本《周易集解》是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目前唯一可见的宋刻本。清末时流至德国柏林普鲁士国立图书馆,当时尚为十卷完本,二战时辗转入于...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20
1922年到1925年间,支伟成曾陆续六次致函胡适,信中内容有的是因为拟编书而请求指导,有的是为已完成的著作请求指正和作序,还有的是商讨拟作新著的体例,而胡适对这六通书信均...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根据陈垣的授课笔记、生平资料及著作等文献,可以看出陈垣对经学是以史学研究为视角加以考察,具有以史观经的态度;在立身行事之中他还借用经学内容表达修身、爱国、劝学等涵...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清末民初的旧派学者孙德谦晚年撰成《太史公书义法》一书,从宏观的角度推阐《史记》著述之意,总结出49条“义法”,其中对《史记》撰作宗旨、记述原则等偏于“义”的部分的阐...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21
《世说新语》中“陆沉”为古汉语常见词。对“陆沉”之本义,历来注家均根据郭象等对《庄子》中“陆沉”的注释而将其解为“无水而沉”,但对这一所谓本义到其他常见引申义的过...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2019
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本《赵梅峰先生遗稿》是明代理学家赵仲全的著作,其中包括《梅峰语录》三卷。较之通行的二卷本《梅峰语录》,《遗稿》所收多出54条语录,并且《遗稿》还收有...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2018
对于郑樵《通志·艺文略》类目的具体数量,众多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认识,这是由于未能深刻理解郑樵“类书如持军”的目录学思想而导致的差异.结合郑樵的目录学思想,从《通志...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唐代蜀地易学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集解体易学著作。书中不仅保存了大量唐以前的易说,而且在对前人注文的去取、顺序的安排、加案语的方式等体例上显示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2021
摘 要 清乾隆时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得以确立。清朝统治者在经营边疆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利用史书编纂彰显“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受此影响,清代三通馆所修“续三通”与“清三通”在疆域书写中逐渐摒弃了“三通”以九州为纲的体系,改以当朝区划为纲,以彰......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清末学者孙德谦在《太史公书义法》一书中从宏观角度推阐《史记》著述之意,并用较大篇幅对《史记》史料采择与编纂体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孙德谦强调《史记》在取材上多采用从...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 年份:2021
清乾隆时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得以确立.清朝统治者在经营边疆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利用史书编纂彰显“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受此影响,清代三通馆所修“续三通”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2021
《太史公书义法》是清末民初学者孙德谦的暮年之作,近来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对于这部书的刊行时间,存在民国12年(1923年)、14年(1925年)、15年(1926年)、16年(1927年)诸...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22
乾隆时期稳定的社会局面使高宗皇帝得以继承“盛世修典”的传统,开展大规模的纂修书史活动,清代史馆渐次完善的制度与多样化的格局是保障这些活动顺利进行的制度基础。由于清朝政府进一步总结典章制度的需要,朝野上下越来越重视以“三通”为代表的典志体通史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刘骏勃,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20
乾隆十二年(1747),清高宗下令开馆纂修《续文献通考》。修《续文献通考》的动议与清廷校刻"三通"的工作有直接联系,在校刻"三通"开始后,曾有人提议一并校刻明王圻的《续文献通考》。高宗皇帝否决了这一提议,并进而决定纂修一部新的《续文献通考》,遂成为开馆之肇......
[期刊论文] 作者:孙中华,刘骏勃,刘卓异,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2020年11月12—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