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41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会议论文] 作者:廖椿庭;区明益;赵金生;董诚;,
来源: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 年份:2000
介绍了电感调频式位移传感器的有关实验研究,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重复性、稳定性和足够的灵敏度。电感调频式位移监测系统经过室内试验和在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裂缝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张春山,廖椿庭,区明益,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5
为了解风火山隧道应力状态,在隧洞内及附近地区进行了6个点地应力测量,首次在风火山地区取得了应力实测资料.测量结果表明:风火山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量值为5.5 MPa,方向为NE...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廖椿庭,张春山,区明益,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4
红透山铜矿是国内最深的金属矿山之一,岩爆灾害具有典型性.为了解矿区应力状态及分布特征,开展了应力实测工作,应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进行应力测量.通过现场实测获得该矿区5...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马宇,廖椿庭,雷扬,高直,区明益,,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8
金川镍矿是我国最大的硫化铜镍矿,而二矿又是金川镍矿的主力矿山。目前二矿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由于矿岩破碎、剧烈开采扰动以及巷道采场结构越来越复杂,加之应力状态的改变,围岩......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张春山,廖椿庭,马寅生,区明益,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5
青藏高原腹地现今构造活动强烈,为了解强烈构造活动下的应力背景,我们在五道梁、风火山、雁石坪和安多不同构造部位的四个测点采用压磁应力解除法进行了现场应力实测工作,测量深度12~2 0m .测量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方向总体为北东向,与地质、地震以及大地测量等......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春山,吴满路,廖椿庭,马寅生,区明益,,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7
本文给出了西藏羊八井-康马地区不同地点的现今地应力实测值的大小和方向.为了解青藏高原现今地应力状态,结合青藏铁路工程的需要,我们在羊八井一康马地区进行了现场地应力测量.......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马寅生,张春山,廖椿庭,区明益,,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8
兰州—玛曲地区是印度板块北东向推挤引起青藏块体强烈变形的前缘区,该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对研究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了兰州—玛曲地区不同地点的现今地...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春山,吴满路,廖椿庭,马寅生,区明益,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5
本文给出了格尔木-五道梁地区近年地应力测量的结果,并据此进行了构造分析.实测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总体上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基本一致,呈NE向,局部地区主应力的方...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马宇,廖椿庭,雷扬,高直,区明益,WUManlu,M,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会议论文] 作者:廖椿庭,吴满路,张春山,马宇,马寅生,区明益,
来源: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暨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本文简略介绍我国地应力测量的技术方法,通过地应力测量在金川镍矿开采中的应用实例和在青藏高原的实测结果剖析其在工程和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我国的地应力测量技......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小凤, 冯梅, 安美建, 史大年, 马寅生, 陈宣华, 区明益,
来源: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06
...
[期刊论文] 作者:张重远,王振峰,范桃园,侯春堂,付长垒,区明益,汪西海,陈群,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5
西沙群岛独特的构造位置决定了其构造运动背景和地壳应力场动力源的复杂性.位于西沙群岛石岛、深达1268.07m的西科1A井在1257.52m钻遇花岗岩基底.在1125.8~1262.0m开展5次水...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凤,冯梅,史大年,马寅生,陈宣华,区明益,霍光辉,王连庆,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重远,王振峰,范桃园,侯春堂,付长垒,区明益,汪西海,陈群策,,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5
西沙群岛独特的构造位置决定了其构造运动背景和地壳应力场动力源的复杂性.位于西沙群岛石岛、深达1268.07m的西科1A井在1257.52m钻遇花岗岩基底.在1125.8~1262.0m开展5次水...
[期刊论文] 作者:吴满路,张岳桥,廖椿庭,陈群策,马寅生,吴金生,严君凤,区明益,,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0
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省西部汶川发生Ms8.0地震,震中位于青藏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发生后的4个月,沿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开展了原地应力测量,获得了3个测点的应力大小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凤,冯梅,史大年,马寅生,陈宣华,区明益,霍光辉,王连庆,田晓娟,张西娟,李会军,李国岐,蒋荣宝,,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小凤,李会军,李国岐,蒋荣宝,李丽,尹成明,冯梅,安美建,马寅生,王连庆,陈宣华,区明益,霍光辉,田晓娟,
来源: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对微地震台阵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在柴西深层构造解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它不需要人工激发震源,另一方面它利用的是直达波而不是反射波......
[会议论文] 作者:冯梅,李会军,李国岐,蒋荣宝,李丽,张西娟,安美建,王小凤,马寅生,王连庆,陈宣华,区明益,霍光辉,田晓娟,尹成明,
来源: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对利用微地震观测研究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地区深部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技术方法、地震观测数据、结果及解释等进行了论述。...
[会议论文] 作者:冯梅,李会军,李国岐,蒋荣宝,李丽,张西娟,尹成明,安美建,王小凤,马寅生,王连庆,陈宣华,区明益,霍光辉,田晓娟,
来源: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对利用微地震观测研究柴达木盆地西部狮子沟地区深部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技术方法、地震观测数据、结果及解释等进行了论述。...
[会议论文] 作者:王小凤,田晓娟,张西娟,李会军,李国岐,蒋荣宝,党玉琪,陈志勇,刘云田,张敏,尹成明,冯梅,江波,张道伟,安美建,史大年,马寅生,陈宣华,区明益,霍光辉,王连庆,
来源: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勘探领域的应用是近几年才在国际上兴起的。它区别于人工反射地震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该方法利用的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被动震源产生的地震波信息。而人工反射地震则需要在地表人工主动激发震源。所以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优点不仅在于其经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