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2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14
本文借用舒茨的"社会世界"理论,尝试回答"新闻何以使现代性成为可能?"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新闻这一"现代文化形式",主要描绘"共同世界"的及时变化,并重构了周遭、前人和共同...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2010
本文探讨媒介时间如何存在于日常生活、产生何种结构性影响,以及人类应如何应对新时间的问题。研究发现媒介时间在电子媒介网络中形成了即时的时间纪律,并影响人们的认知片段...
[学位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春秋 年份:2013
本文运用阅读史的方法,以甲午至辛亥间三类读书人(上层绅士、地方读书人、青年学生)日记为史料,借用舒茨的“社会世界”理论安排行文框架,通过分析具体而微的阅读碎片,试图“...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09
本文以《扬子晚报》1997至2007年十年间节日报道为分析文本,观察传媒对节日形象的呈现,进而从理论上探讨大众媒介对节日意义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消费类议题的报道数量...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15
受西方阅读史启发,本文探索在中国语境中进行"报刊阅读史"研究的可能性。文章指出,报刊与书籍拥有不同的知识特性,报刊偏向刊登"知晓"类型的知识,具有关注当下的现实性和公共...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5
在一个降神会上,许多人围桌而坐,突然,由于突然降临的某种魔法,他们看到他们中间的桌子消失不见了,以致相对而坐的两个人不仅无法隔开,而且也完全没有什么有形的东西能把他们联系起......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传播 年份:2013
本文探讨文本"信息方式"的变化对阅读主体的影响。文章指出,同印刷文本相比,电子文本的信息方式具有时空的不稳定性,阅读主体所处的媒介环境偏向"同时性"的时间模式,导致阅读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2019
论文从阅读史角度,描述了1850年到1870年前后新闻纸在晚清官场的兴起过程。通过细读奏折、书信、档案和日记等史料,作者发现:在林则徐翻译澳门新闻纸之后,广州官员继续通过新...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2004
本文借助哲学研究中相关的"自我"概念,探讨了社交媒体对人类交往实践的改造。文章通过追问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失去手机意味着什么"?发现手机消解了1970年代以来虚拟/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17
作为报纸和民族国家叙述中最显著的概念,"想象的共同体"已成该议题的研究范式。但"想象"一词,语义模糊,其特定所指——与不能谋面的同胞的联结,常遭误解;同时,"想象的共同体"...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历史研究常聚焦国家大事而忽略人生常态。运用"阅读史"的方法,可以描绘出甲午前夕以孙宝瑄、皮锡瑞、刘大鹏、张棡为代表的中国读书人日常生活的"不变状态",试以回答一个"否...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16
"传播"一词意义丰富,最基本的解释是"交流""交往"和"沟通"。围绕着交流的可能与不可能,传播思想史的论述分化为两条河流,一条探索人的不可交流性,一条围绕共同性展开叙述。前...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大学 年份:2004
本文通过梳理部分"洋务派"官员的日记、奏折和书信,勉力还原1860年代初到1880年代末晚清官员阅读新闻纸的情形。研究发现,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新闻纸逐渐参与到中西交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19
中西比较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现象,不过以此为主题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文章以郭嵩焘为个案,据其《伦敦和巴黎日记》,借助社会比较理论的相关叙述,深描了近代中国思想史上一...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有关社会转型之论述此起彼伏,论者常推举电子媒介以及时间概念之重要,但却不愿意多着笔墨关注时间,这无疑是传播研究的机遇:研究者应抓住时间与电子媒介之关系,发展基础理论,形成传......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新闻传播 年份:2013
以《申报》为代表的上海新闻纸是中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报纸,但读书人却长期对其存有偏见,根源在于将报刊视作"学问"对待的观念。然而,"表达"与"实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894年的战......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9
从1898年起,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除了在殖民空间遭遇的中西交往以外,"接触地带"以外的民众主要通过读报知晓和理解帝国主义,此现象可命名为"远距帝国主义".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12
新闻与政治息息相关。过去几十年美国新闻思想中,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论和公共新闻业的对抗,均可以放置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框架里看待。建立在消极自由基础上的新闻专业......
[期刊论文] 作者:卞冬磊,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03
最近读到关于美国报纸星期刊运作的文章,介绍到:美国报纸的星期刊,内容极为丰富,版面数较平日多2至3倍,因而很受读者欢迎,尽管价格是平日刊的3至4倍,其发行量仍普遍比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