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52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少数民族在经济上的欠发达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 ,民族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种种“不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 ,在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民族文化的调...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7
聚居在中越边境"京族三岛"一带地区的京族人,因其跨国民族的特殊身份和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为世人所瞩目。长久以来,作为"弱小岛民"的京族人,通过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宣示...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东南亚纵横 年份:2003
一个族群的生计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总是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社会结构(规则与资源)和族群文化相适应.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广西京族人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进行考察,分析了京...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对发生在广西临江镇的“四月初九”事件进行了考察,认为尽管从表象上看这是一起由政治斗争引发的社会事件,但实质上却是以互酬为主导的农耕社会的社会整合模式与利润至上的商...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5
桂越边境地区聚居着壮、汉、瑶、彝、京等众多民族群体,这些民族群体支系繁多、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繁杂多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以及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实...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聚居在中越边境线附近地区的京族人,长期以来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而以一种“他者”的身份生活在地方社会的边缘地带。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09
文章聚焦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去主体化倾向,分析了这种倾向由以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此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文章认为,谋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需要超越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同时蕴含着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人类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性源于其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共同意识的象征物,具有不可侵犯和亵渎的"天然属性"。然...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被认为是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有效途径。然而,民族文化的这种运作方式,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民族文化资...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3
本文简要介绍了经济人类学在西方的萌发情况,回顾了自费孝通以来经济人类学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学术发展历程,分析了在中国发展经济人类学的紧迫性...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08
广西南宁市郊的“扬美古镇”是一个汉族平话人聚居的村落。民国期间曾是繁华一时的商埠。由于祖籍地的不同想象以及语言、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地人的族群认同呈现出某种......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化传统赋予了性别关系诸多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存在,客观上要求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的人要秉持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审慎对待自我与他者的文化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5
本文对1949年以来海村京族人族群意识的变化进行了考察。认为,客观文化特征的不断消退,族际交流与族群互动的日益频繁,族群认同上功利性取向的不断增加以及“法定”的民族属...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3
在京族哈节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经历了从“与民同庆”到“还俗于民”的转变。无论行政权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重要,都不能忽视民间力量的实存意义。只...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项重要表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中国城市新移民以及这个移民群体在社会生活当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其实并不只是移民本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社会"该...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海村京族人的哈节仪式过程有大量国家符号的植入现象。民间仪式中国家符号的出现,既是国家意识向民间渗透的结果,也体现了民间力量试图征用国家权力来整合族群内外部关系的努...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2
西南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重要的聚居区域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亦有较为明显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剧推进的城市化......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1
海村是中越边境线附近的一个京族村落,当地人世代以捕鱼为生。哈节是海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哈节仪式则是当地人建构其族群认同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949年以来,随着地方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9
平话人是广西一支重要的汉族民系,大致形成于唐宋时期。长期以来,因其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广西临江镇的平话人常以“名门之后”自居,族群意识较强。......
[期刊论文] 作者:吕俊彪,,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9
一、问题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黑衣壮”已成为继“刘三姐”之后壮族“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标识之一。不过,尽管被赋予“原始”、“原生态”、“古老而神秘”、壮族文化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