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40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发布年度: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3
本文从板块构造的观点出发,根据深大断裂带、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兰闪石片岩的空间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了五条不同时期的板块缝合线。它们从北向南的发展过程是由老到新...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 向光中,,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7
本文对民乐盆地三条活动断层断层泥内石英颗粒表面的显微构造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根据这些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对该区莺落峡等断层的滑动性质和断层活动的相对年代进行了讨论。提...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向光中,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3
本文用扫描电镜、X衍射等方法对阿尔金断裂东段断层泥的特征、断层活动强度及断层滑动方式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论: (1)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活动强度自晚更新世以后,由西往东...
[会议论文] 作者:向光中, 吕德徽,,
来源: 年份:2004
河西走廊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最先受龙首山南缘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控制。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海封闭时, 河西走廊盆地也开始产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早更新世前,龙...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向光中,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4
对毛毛山断裂带断层岩进行了宏观及微观的观察和分析,特别是对断层岩中石英颗粒的形貌特征、溶蚀类型及断层岩的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是一条具有多期活动的全新世活......
[会议论文] 作者:吕德徽,向光中,
来源: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4
...
[期刊论文] 作者:向光中,吕德徽,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7
本文以甘、宁、青地区为例,分析了青藏块体内北东向构造的分布、生成、发展和现今活动以及力学性质诸方面的特点。同时强调了这组构造的成因和运动学的独立地位及其对地震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邢成起,吕德徽,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和论 了土壤圾其测年原理,以及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侯康明,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
在对断层岩的分布、内部结构、宏观变形及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态、表面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昌马断裂带粘滑、蠕滑特征。同时指出,昌马断裂带虽以粘滑运动为主,但仍伴有一定量的蠕滑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万武,吕德徽,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6
用航磁资料研究了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的深部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由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各两条断裂组成的构造系统;地震主要分布在由两条东西向断裂和两条北东向断......
[期刊论文] 作者:邢成起,张杰,吕德徽,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8
通过对构造变形、构造空间展布关系、断面产状变化以及构造应力场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阿尔金北缘活动断裂带在第四纪内的运动方式经历了由挤压逆掩为主(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初......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万武,吕德徽,胡存德,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6
用航磁资料研究了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的深部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由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各两条断裂组成的构造系统;地震主要分布在由两条东西向断裂和两条北东向断......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李素琴,陈爱玲,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0
大地震前若干年,常常出现不同强度地震环绕未来大震震中分布的状态,形成所谓地震空白区。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空白区是予测主震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邢成起,吕德徽,董治平,王新林,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8
干旱—半干旱地区冲洪积物顶面土壤中发育的砾石钙膜含有明显的年龄信息,其厚度及由统计计算得到的累积速率可用来估算所在冲洪积物或土壤的形成年代。在阿尔金山东段北麓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杨杰,吕德徽,刘秉光,薛宪祖,,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57
白云鄂博区位于包头正北145公里。该区主要是中下古生代(可能包括震旦纪)地层。震旦纪以前的地层约分3层:1.石英岩(S_1,S_2);2.具矽质条带的白云质大理岩,有Gymnosolen(苏会...
[期刊论文] 作者:邢成起,吕德徽,董治平,龙军华,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和论述了土壤年代学方法及其测年原理,以及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前景.作者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引入榆木山和阿尔金山山前地区的活动构造测年工作,并......
[期刊论文] 作者:吕德徽,向光中,郭万武,陈文彬,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6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一些主要断裂(包括阿尔金、昌马、毛毛山等断裂)的断层泥首次进行了研究。在对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围岩成分、断层泥的厚度及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综合分析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爱玲,赵淑兰,吕德徽,李素琴,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1
我们根据该区11个M_s≥3.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求得该区主压应力轴的平均方向为北东75°,平均仰角为17°。结合地形变资料和深部构造特征,讨论了该区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向光中,吕德徽,郭万武,张志坚,胡存德,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2
本文以青藏地块北部盆地的形态、规模性质及沉积地层和断裂几何形态性质及发展历史为基础,结合深部结构、Pn值的对比和新生代岩浆活动,对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印度板块碰撞后的推挤作用转换为剪切作用,形成不同性质和产......
[期刊论文] 作者:邢成起,吕德徽,董治平,孙忠,陈军营,贾政,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
在河西走廊榆木山前开展了旨在用于活动构造测年工作的土壤发育年代学方法的研究。通过在不同时代河流阶地上开挖土壤探槽、系统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对各级河流阶地形成年代的14C和热释光年龄测定,详细研究了本区与断层新活动有关的土壤发育的主要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