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1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6
鸦片战争前中英司法冲突主要表现在对凶杀案件的审判与执行方面。从18世纪末开始,来华英人就利用其海上强权,规避中国的司法管辖,并宣称中国相关法律和司法制度不可接受,在欧...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清代中叶今文经学的崛起,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危机,是近代思想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怀疑和再估价的前驱。今文经学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意味着对旧时代的厌弃和对新时代的展...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1
从 18世纪初到 19世纪中叶 ,中西交往的语言基础是被称为“广州英语”的一种变种英语。它起源于出现时间更早的澳门葡语 ,由广州口岸从事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人群所发明。它主...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8
《中国丛报》是鸦片战争前后在广州口岸发行的一份英文月刊,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卫三畏等印刷发行。《中国丛报》发表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的文章,是当时西方正在兴...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2000
1830年,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其传教活动中,根据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中国民众对外来宗教的态度,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传教方法,即“医务传道”方法。传教士试图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4
多年来,研究容闳的直接史料,主要是其自传,而美国耶鲁大学所藏"容闳文献"及康涅狄格州立图书馆所藏1902年"容闳日记"等资料,则未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些第一手史料,展示了容闳...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7
1834年的律劳卑事件是中英双方争夺交往规则制订权力的一次较量。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清朝政府坚持的对外交往体制,也明确了英国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的体制。1837年,英国驻华商...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2
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问题一向为中外研究者所重视 ,但因各种原因 ,迄今为止 ,对当时对华鸦片贸易状况的所有统计和描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够准确、不够完整之处。鸦片战...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 年份:2012
论及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体制,学术界曾经多采用"朝贡贸易体系"这一概念,而目前更多使用的是"广州体制"(The Canton System)这一说法。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的演变一般...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8
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之中文档案保存在英国外交部档案中(编号为F.O.1048)。这批档案共1232件,除1件为乾隆年间文献外,其他全部为嘉庆七年(1802)至道光十四年(1834)的文件。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岭南大学作为民国时期一间具有基督教色彩的私立大学,在1927年由华人收回自办后,经历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时期,成为国内外闻名的高等学府。它向政府注册,逐渐融入国家教育体制。......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谢卫楼(Devello Zelotos Sheffield)是美国公理会1869年派遣来华的传教士。在40多年的时间中,他一直从事传教和基督教教育活动,先后担任通州潞河中斋、潞河书院和华北协和书院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7
清末广东对外交涉体制之演变吴义雄广东在清代前期是中外交往的主要窗口。鸦片战争后,广东在中外交往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清末广东对外交涉的诸多史事,已有不少论著作了较详......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郭嵩焘看作“洋务运动的理论家”,“洋务派内部的批评者。”通过对郭氏关于洋务运动以及中国近代化等问题的看法的分析,便会发现这一观点是对郭嵩焘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1904~1905年,梁启超相继发表了几部阐扬阳明之学的论著,将王学作为转变其新民学说的重要思想资源.其在1904年后的新民学说中,主张阐扬王学以养育"私德",放弃了以前输入欧美文...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4
183 6年 ,西方商人在广州组织了广州外侨总商会。这个以英国商人为主导的商会的成立 ,以中英关系基本格局的演变为背景 ,反映在华西方商人群体力图维护自身利益的意愿。该商...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4
20世纪前期,华南地区基督教势力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开展,使基督教会认识到,必须消除基督教的"洋教"色彩,建立与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吴义雄,,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2
澳门自16世纪以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活动的初期,也是将澳门作为重要的活动基地。马礼逊、裨治文、卫三畏等传教士,都有在澳门长期居住和活动的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