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85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4
"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思想源于古希腊自然法思想之正义观。作为一项法律规范,它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在法律文化的变迁过程中,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刑法谦抑主义、正当程序...
[期刊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4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一定制度安排,促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于地方政府创新,促进公共物品结......
[学位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2015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百年屈辱史开始的标志,也是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否定自己的标志。此后,接踵而来的更多失败、更多不平等条约,...
[期刊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15
对于中国传统司法官制度,如果观察者把它们从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中剥离出来并用现代眼光进行审视,看到的当然是缺陷。其实很多"缺陷"是与其他司法制度以及当时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10
元代楚州寡妇蔡婆“广有钱物”,与8岁的儿子一起生活。丧偶秀才窦天章与女儿窦娥流落此地生活困窘,向蔡借了20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40两”。蔡婆多次索要。窦天章无力还债,且正......
[期刊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年份:2017
前不久,笔者在某省高法的大院里见到一“法”字的石刻:一个硕大的繁体“灋”字刻在一块巨石上,下有较小的字体解释道:“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这是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关于法的经典解释。整个石刻隶书写就,古色古香,又契合司法审判职......
[期刊论文] 作者:吴冀原,,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检察理念体现检察制度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是引导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履行检察职责的高度抽象的精神原则,深刻影响着检察工作的品质和价值。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经历了新中国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