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2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义和团运动对孙中山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鼓舞。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完全是一场由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侵略而激成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民族自卫战争;它一方面显示了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4
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周兴梁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于1924年6月亲自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它初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十多年里,孙中山曾三度以广州为革命基地,重新进行统一祖国与再造共和的不懈斗争。他依据国情,先后三次举兵北伐,冀以北伐武力推翻北洋军阀专制政府,恢复...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正】 孙中山和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政治代表。一九○○年前后,一度互相向慕、商谈合作,后又彼此分手、展开斗争;他们间的关系大致可为戊戌维新、义和团运...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周兴梁由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21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香......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中国同盟会是国内革命派力量壮大和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孙中山的救国革命思想实践与留日学生界革命风潮高涨所形成的结晶。在同盟会的筹建过程中,孙中山的重要角色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6
1924年秋的韶关北伐,是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孙中山亲自督师的一次“讨直”军事斗争。由于这次北伐行动是与“皖段”、“奉张”等军阀一致动作等方面的原因,至今...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廖仲恺一生在政治思想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他的精神遗产包涵了爱国主义精神、近代化经济建设思想及勤政与廉洁高尚品德等丰富内容。借鉴、继承和弘扬它,对祖国...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国共两党正式建立了革命联合战线的1924年,是孙中山伟大而光辉一生中最繁忙的一年.他几乎每天都有数项重要的政治活动——或党务、或行政、或军事、或财政、或外交,堪称日理...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 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3月29日),同盟会在广州领导的黄花岗起义,是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起义。孙中山先生在评价这次起义时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年份:1996
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办校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山大学选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思路与做法周兴梁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技文化诸方面的竞...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1994
【正】 中国儒家的民本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民本主义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有重民、保民、尊民、爱民、牧民、养民与恤民等内容,其核心则为民气不可侮,民力不可轻,民心...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1
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发动的惠州起义 ,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正式举行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坚持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最终目标 ,义军由受革命党人影响与统领的会党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梁启超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亏的四五年间,继续寻求救国的方案。这期间,他思想上保守性与进取性常交战于心中,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兼有并存,行动上徘徊审顾于改良与革命两者的十字路口。他与孙中山、康有为的三角关系也有过复杂的变化:他与孙一度谋求合作以便联合救国,而......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统一论坛 年份:1994
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台湾很早就是祖国统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94
孙中山思想活动的新史料──孙中山民国元年巡视大江南北的八篇佚文周兴梁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即以普通国民身份,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他巡视上海、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山东、河北、北京、山西、江西、浙江等地的革命宣传.........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0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晚年在中国共产党人和第三国际的帮助下,于新旧民主革命转变时期重新寻找革命途径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历史已经证明:三大革命政策,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正因为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逻辑学研究 年份:1988
辛亥革命运动失败后,民国徒有空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为捍卫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的英勇斗争。在孙中山领导的讨袁...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1996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广东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与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地。大革命时期最显著的历史特点是:国共两党革命民主联合战线领导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梁,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1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使传统的爱国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他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第一个用民主主义纲领来号召革命,是共和主义的最早倡导者与宣传者;他还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他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贡献了一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