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1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美术学报 年份:2004
生土建筑因其土壤材料及其地域性特征成为近当代建筑学讨论中常被提及的对象。作为传统夯筑方式之一的"桢杆"法,其建构方式与显现形式鲜被学界讨论。本文试图结合已有关于浙...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美术学报 年份:2004
本文以清人沈复提到的造园核心"小中见大"为契机,来探讨"小"在园林发展中的作用。"小"除了作为界定事物属性的形容词外,还代表了由其引发的、关于主体的知觉关联及其世界观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风景园林 年份:2019
城市空间的生活状态与传统历史园林的体验之间呈现出一种异质状态,它发生于两者所处的物理边界中。以宁波中山公园独秀山以及杭州勾山樵舍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两处园林从私人到...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美术学报 年份:2017
北宋李公麟于11世纪创作的手卷画《龙眠山庄图》有别于同时期另外的文人山水画。美术史家方闻先生总结的视觉结构分析法使得笔者觉察到,画面空间和视觉经验的形式显现需要"凝...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遗产与保护研究 年份:2017
元代小说中的西晋石室藏书之地"嫏嬛福地",这个来自于经典母题"桃花源记"的名称在明清时候被文人知识分子用作其藏书楼的命名,以及文学、绘画以及园林营造等领域。晚明造园家...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花城 年份:2019
L城我已故的曾祖和我说过,每个中国城市除了自己官方的称呼外,都有一个和自然相关的名字。我出生的被称为“园林城市”,这里所有园林的兴造相传都参照了明代造园大师否道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18
藏书石室"嫏嬛福地"的描写首次出现于元代小说中,并成为藏书空间发展的潜在线索。与晚明文人张岱和清代藏书家完颜麟庆有关的"嫏嬛"文学与图像,展现了其变化过程;前者拾得并...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21
城市是一首诗。--罗兰·巴特《符号帝国》外来新刺激的兴奋,脚步的踏空。期待、张望,换一个方式站立,感受是复杂的。这么多的起起伏伏,冷冷热热,这么多的充实与空虚、简单与复杂,只是因为是夏天?我怀疑。--梁秉钧《城市笔记》。类编城市香港诗人梁秉钧(笔名也斯......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书城 年份:2021
志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物且如是,书何不然。若锓木以行,使游秦者不劳登涉,而知地理之详,未至秦者得观此书,日下长安宛在目前矣。  —贾郁《类编长安志·序》  在西方文明中,城市被认为是一种伟大的成就。美国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人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书城 年份:2020
《图书馆建筑的历史》[ 英 ] 詹姆斯·W. P. 坎贝尔[ 英 ] 威尔·普赖斯著万木春 张 俊译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 年版  假如哲学家的语言不足以解释(奥秘),那么包罗万象的图书馆里应该找得出所需的一种闻所未闻的语言,以及那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博尔赫斯《巴......
[会议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7
结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本科二年级“兴造的开端”的教学工作,笔者试图探讨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视觉感知”为基础的、将绘画空间表征和建筑空间体验进行比较性研究的设计教学实践.以传统园林及其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课程试图探讨画家从“思”到“造”的主......
[学位论文] 作者:周功钊,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年份:2021
在当下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城市文化正面临传统空间形态的消亡、对地方传统的漠视以及自上而下的同质化操作等冲击。与此相对的,来自地方行动者的地方文化反思与在地艺术活动与实践引起了笔者对传统地方志的关注,尤其是......
[期刊论文] 作者:何平,周功钊, 来源:花城 年份:2019
何平:你介绍自己说自己是建筑师和写作者。"写作者",我们一般对"写作者"会进一步细分为文学的和非文学的,文学的又会按照文类细分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甚至写散文的也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Alfred Bernardin,, 来源:建筑知识 年份:2013
现如今许多的餐厅都有着指向性的定位,比如田园式、蓝调式等等,但是过度的标志及符号往往使得其氛围略显单一。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做餐厅老板的Alfred Bernardin是一个敢于...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功钊,周轶玲,, 来源: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生土建筑因其以自然材料土壤作为绿色建筑材料在近当代建筑学讨论中被广泛提及。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传统建造方式,生土建造的内涵丰富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桢杆"法是...
[期刊论文] 作者:彼得·塔居里,周功钊,,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04
一一个充满活力的伟大学院在过去的十二年间,承蒙许江、王澍和陆文宇的邀请,我有幸多次来到杭州。我们加入到了这个新建筑学院的授课计划中,如今这个学院已经十岁了。中国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