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03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耿村故事展现了民众伦理意识中“命”、“福”观念的表现形态及其内在矛盾,“命”、“福”观念为人们提供面对挫败的心理适应工具。但它把挫败原因归结为他人、天意和自己不可......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作为理解文化的科学 ,民俗学首先肯定人类生存样式的无限可能性 ,它对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应该以描述或说明现象为目的。然而如何描述 ?面临的选择和存在的问题很多。从民俗形...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6
传统道德惯习作为一种实践体系形成于中国传统的礼俗社会,但在遭遇现代性引发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它的文化诉求越来越难以与当下制度要求相整合。这实际上反映了基于礼俗的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本文通过耿村民间故事讨论民众社会伦理意识中“义”的表现形态及其内在矛盾,认为“义”所具有的面对面的互惠本质使之难以成就真正的“共同体德行”。它不能为民众提供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展现了民众伦理意识中神鬼信仰的表现形态及其内在矛盾 ,民众的神鬼信仰主要是巫术性质而非伦理性质的 ,它在很多方面保留着上古自然宗教的禁忌主义特征。其...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民间故事反映民众的价值观念。它架构起民众的精神世界,是他们接受或形成各种社会观念的渠道之一。耿村故事文本展现出民众社会伦理意识中成人观和地位观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根源......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6
通过耿村故事文本分析民众家庭伦理观念中所蕴含的矛盾及其表现形态。民众家庭伦理主要是为解决具体的生存实践问题而存在的。迫于生存的险恶和环境的压力,民众首先考虑“功...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民间故事展现了民众两性伦理意识的表现形态及本质特征 ,民众两性伦理与大传统的伦理纲常既相契合又存在差距。经济和生活环境是造成二者疏离的根本原因。“知恩 /报恩”是民...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8
民间传承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与各种实体的或观念的民俗事象一样,同为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是民俗学难以回避的认识对象。这种传播形式大概与语言的诞生、成...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6
如果说认知结构来自于社会世界的结构,那么再生产就意味着认知结构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社会结构.民众伦理和精英伦理作为传统等级社会两种行动主体的道德惯习体系"中介性"地促成了......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民间故事反映民众的价值观念。它架构起民众的精神世界 ,是他们接受或形成各种社会观念的渠道之一。耿村故事展现了民众社会伦理意识中成人观和地位观的矛盾 ,而矛盾的根源在...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兴”是“神话象征”,是一种在获得表达概念的能力之前人类特殊知觉的必然表达方式.“兴”句与正句意义联系的缺失反映着类概念形成之时必需的“简化”所造成的限制,而非人...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07
东北的地域文化中有突出的喜剧感,东北人爱笑爱闹,向来不缺乏体会幽默的能力。在他们精神世界中,肆意放恣的笑是被用作超越日常生活的感性武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通过笑...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东北方言相对于正规、得体、精确的书面语及官方语而言是一种富于狂欢色彩的语体。东北民间笑谑艺术最流行的形式"二人转"即是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二人转"作为艺术更突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2006
民间故事的思想观念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民俗知识的结构问题,它的旨趣在于还原行动者的生活世界原貌。本文通过对此类研究的反思,分析民间故事讲述与意识形态建构之间的关联。...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养”与“弃”是民众孝亲伦理观的核心问题,它是由农村的生产实际造成的对血缘关系的依赖而产生的伦理问题。本文通过民间故事文本,分析民众孝亲观念中蕴含的“孝与非孝”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作为一种理论方法 ,表演理论开辟了民间口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它缩小了文学批评和民间传承与闲暇生活研究间的距离。本文从口承文艺的特征出发评价其优劣得失。力图获得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与正统的伦理观一样,民众的婚恋观仍是以“道德之爱”为统领的。民间故事中所反映的两性伦理一如其代际伦理,基础还是经济或者生活的需求。“知恩/报恩”是民众理想的婚姻达...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1
学科史上对民间故事研究在方法上经历过几次重大范式的更迭 ,它们都不自觉地触及了文学批评和传承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献比较和进化论立场上的推断足以概括民间故事始为学...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福岩,,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05
儒家伦理作为一种精英伦理(个体的“私德”),通过“礼俗社会”的等级结构勉强充当了社会公共道德(“传统共识”)。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公德”,而是单一场域中的相关性道德。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