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23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北宋书家对颜真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一种以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来强调颜真卿的人品,进而延伸到他的书法作品;另一种对其书法的评价带有浓厚的道禅意味。前者以欧阳修、...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2008
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从她开始萌芽到成为特定的风格,成为某一民族的审美爱好,在光怪陆离的表象背后,是一只什么样的大手在背后默默推动这一切呢?唐卡,是藏族地...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0
张大千绘画观念中独特的临摹观来自李瑞清书法“双钩法”的学习方式,其写生观与临摹观一脉相承,是以古人笔墨写当下之山水。张大千试图将古人原汁原味的笔墨程式贯注进画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其内在理路,其实质是对中国画笔、墨、色传统关系的重塑。张大千以对画面视觉性的关注为基础,削弱画面中线条的地位,强化墨与色的表现力,...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张大千在道德层面上注重文人“奇士”形象的自我塑造,绘画技法上追求视觉因素的综合运用,对商业力量操作熟稔。这些不同于传统文人画家形象塑造的“另类”做法,遭到了以京派画家......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3
文章通过对南唐文化文人化与平民化两个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前人观点,从题材,技法,画风三方面重新分析徐熙的绘画面貌,得出徐熙的画风是摇摆于"野逸"与"庙堂"的审美趣味之中...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对作品的形式美感给予特殊关注是张大千书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书法结体夸张,左低右昂,点画跳跃,糅合篆、隶、行、草诸书体,这使其兼具方圆、疾涩、粗细、疏密、干湿、浓淡、...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坛一个重要趋势是画家师法对象从石涛风格转为更为久远的唐宋风格。石涛富有“创造力”的画风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时,不可避免地走向“模式化...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坛一个重要趋势是画家师法对象从石涛风格转为更为久远的唐宋风格.石涛富有“创造力”的画风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对象时,不可避免地走向“模式化...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新课程·小学 年份:2014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不断地提......
[会议论文] 作者:周芳利, 来源:2019第九届深圳美术馆论坛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王英,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泼墨泼彩不仅是一种绘画风格,更为张大千提供了一个融合不同技法风格的平台。在类似西方抽象艺术的表面下,既保持了鲜明的个人风貌,又有包容不同体系绘......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唐波,,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在面对中西方艺术比较时,张大千存在明显的矛盾性。他一方面试图通过中西艺术"意境、功力与技巧"的一致性来改变中国画面对西方艺术的弱势现状;同时他又强调中国画"非写实性"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唐波, 周芳利,,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张大千以"文人画"为起点,以"大风堂"为根据地,通过对士夫画、画工画的层层推进与绘画实践,深刻地认识到"书法功底"与"骨法用笔"是中国绘画本体的基础特质;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斌, 周芳利,,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在张大千一生超过三万幅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带有应酬性质。来自艺术市场的巨大的需求,使他不得不"自我复制"大量程式化的作品。张大千曾提出"职业画家"的概念,希望通过文人...
[期刊论文] 作者:王践,周芳利,,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2019
张大千人物画的从传承古代名家到自己风格的建立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化转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张大千后期人物画所折射出的现代精神与古典情怀,都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徐诗婷,,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对张大千《东坡居士笠屐图》的分析发现,张大千笔下的苏轼形象表面上表达了他希望以一种超然的文人高士形象游走于中国画坛的愿望,实际上却暗示了他在商业化的画坛中辗转腾挪...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芳利, 罗宗良,,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3
近百年巴蜀地区中国画多元风格的形成,受到巴蜀地域边缘化历程、地理人文因素、画派支持系统缺乏等多个方面影响。在绘画风格多元化表面下,巴蜀书画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绘画的“文......
相关搜索: